刘远举:竞争性舆论消解偏执情绪

2013年12月05日07:29  环球时报

  刘远举

  “中国大妈碰瓷外国小伙”的新闻以其情节戏剧性逆转引发舆论热烈的讨论。笔者认为,真正有意思的是,这则新闻从最初爆料引发的激烈舆论氛围,到罗生门式的叙述引起的猜疑,最后真相大白,围观者索然无味、情绪弱化、一哄而散,整个事情的发展呈现出来的意义非常具有样本价值。

  不难想见,如果没有微博这类公开而迅速的媒体平台,这则新闻在有意识的引导下,在放大部分事实的操作下,既很容易顺着逆向种族主义的思维去发挥、扩散,也容易被用于引导、集聚起国内的民族主义。在整个事件之初,从各种网络上对“摔倒大妈”错误的“声讨”声音中,我们已经能看出这种新闻舆论的发展态势。不过,幸运的是,在一个公开的、竞争性的社会舆论中,当事实迅速全方位呈现的时候,即便争论仍然存在,整个事件却完全无法偏执而情绪化地发酵下去,更不受原有信息量的束缚而不断自我扩容。可以说,微博的好处就是,永远有更多的细节补充,而细节的不断补充会影响舆论风向的转变,尤其是催发理性思考的出现。

  可以说,在这个过程中,即便是媒体在逐步的抽丝剥茧中产生各种各样的罗生门叙述,呈现出来在事实上的相互对立,也不能算坏事。它们的出现证明事件本身存在疑点,令舆论逐渐静下心来等待真相,而不是随意倾泻偏执情绪。结果,不管是“自己瞧不起自己”的逆向种族主义,还是“帝国主义欺负中国人”引起的同仇敌忾的民族主义情绪,注定都没有生存的土壤。

  在中国社会,新闻报道对于普通人有非常强的影响力,人们对传统媒体的信任度始终相当高,并爱屋及乌地影响到他们对网络媒体、自媒体的认识。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中国老百姓有一种铅字崇拜、电视崇拜,只要是印刷的、电视播放的都是真的,值得信任,是经过权威认证的。这种崇拜实质是对新闻权力的绝对信任,而背后则是对权威的盲目服从。

  随着部分市场化媒体的出现,随着自媒体的出现,媒体的深度与广度上的扩展,这些因素都导致了媒体不可能做到完全正确,会在新闻事件报道上出现“罗生门”甚至大逆转。这些事件将使中国老百姓产生对单个媒体的不信任,不愿意偏听一面,转而寻求全面可相互印证的报道,这就会形成对媒体的一个正面制约,督促更专业的新闻报道。实际上,正是因为有了开放而迅速的新闻平台,多家媒体通过竞争与合作,共同、迅速地完成了一个纠错过程。从更大层面上看,对单个媒体的不信任往往意味着个人开始重拾自己的判断,摆脱铅字崇拜,不言而喻,对于整个社会来说,这是一件好事。▲(作者是上海市金融与法律研究院研究员)

(编辑:SN090)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 环球时报:泰国误以为投票和街闹就是民主
  • 人民日报:祖国强盛是人心所向
  • 环球时报:道德自我矮化成了条件反射
  • 新京报:北京公交该适度调价了
  • 人民日报海外版:布朗预言破产说明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