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青:北京PM2.5成因争论的启示

2014年01月06日17:51  东方早报

  最近,天气稍有好转,雾霾不那么严重,但有关雾霾话题的讨论仍在继续,并且持续升温。

  2013年末,一项来自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的关于雾霾重要成分之一PM2.5成因的科研成果引发了热议。据介绍,经过对北京地区PM2.5的化学组成及源解析季节变化的比对分析,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张仁健率领的课题组发现,北京PM2.5有六个重要来源,分别是土壤尘、燃煤、生物质燃烧、汽车尾气与垃圾焚烧、工业污染、二次无机气溶胶(一般由汽车尾气和燃煤排放物等转化而来),这些源的平均贡献分别为15%、18%、12%、4%、25%和26%。

  对这一研究结果,笔者的第一反应是,汽车尾气去哪儿了?怎么只对PM2.5贡献了不到4%(汽车尾气和垃圾焚烧总共贡献了4%的来源)?这显然与人们先前有关雾霾成因的认知有明显区别。

  果不其然,包括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大气污染物研究专家庄国顺教授在内的诸多同行做出了快速反应。庄国顺教授称,机动车尾气排放对于雾霾的贡献远远不止4%,中科院研究文章最基本的错误是将二次无机气溶胶也归类为雾霾的来源,而二次无机气溶胶的主要来源却是汽车尾气的排放。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院长、国家城市环境污染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潘涛研究员也明确表示,机动车排放是北京市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这是毋庸置疑的。

  这一争议也迅速引起中科院官方的关注,中科院于1月2日召开新闻通气会,表示该院“大气灰霾追因与控制”专项课题组召集相关专家进行认真探讨后“得出一致结论”,“(4%)这一数字被严重低估”。另据北京市环保局大气环境管理处处长于建华介绍:“机动车污染还是北京较为主要的污染源。这不仅是我们通过模型解析的结果,也是污染物监测测算的结果。”

  事实上,早在2013年年初,同样是来自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另一位研究员王跃思公布的结论是:在北京地区,机动车为城市PM2.5的最大来源,约为四分之一;其次为燃煤和外来输送,各占五分之一。这个结论也已基本成为2013年度北京制定交通及减排政策的重要依据。

  截至目前,针对各种质疑的声音,张仁健研究员及其课题组并无具体回应和解释,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上述研究成果已经被国际刊物收录,相关结论已成为铁板钉钉的一个科学结论。这似乎可以说明,在科学界内部,对作为雾霾重要成分的PM2.5的成因,仍存在一定的争论(至少是尚无完全共识)。受此影响,对公众而言,更值得关注的是,围绕雾霾等愈演愈烈的环境问题,应该如何看待科学研究与公众认知的关系。

  在人类发展史上,科学研究的积极作用众所周知,但基于某些限制条件,有时候科学研究本身却也可能滞后,并误导公众的认知。

  譬如,以引发本次争论的汽车尾气排放为例,其实,正是科技的进步让人类拥有了汽车这种快速而便捷的交通工具,并且在科技进步的作用下,交通工具本身的持续改进和扩展,又大大提高了社会经济运行的效率。到1943年,仅美国洛杉矶地区就拥有了250万辆汽车,可见当时汽车产业的繁荣场面。

  但与此同时,也正是在1943年,洛杉矶地区爆发了严重的光化学烟雾事件,直接致死800多人。对于这一事件,作为汽车产业发展推手的相关科学研究本身,却没有在第一时间发挥其“以正视听”的作用。相反,由于汽车产业等部门极力否认汽车尾气的危害,公众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无法正确认识空气污染的成因,造成环境治理上的严重滞后。一直到后来,由于空气质量不断下滑,经过科学家反复查证,才发现引发光化学烟雾事件的正是汽车尾气(贡献率达75%以上),由此揭开了治理空气环境的序幕。

  以上这段历史表明,在环境污染的治理上,如果说,公众的积极参与是推动全社会开展环境保护的引擎,那么,在公众参与之前,对环境问题的正确认知则是那个掌握方向的方向盘,如果没有正确的方向指引,公众即便有很高的环保热情,也有可能误入歧途,造成极大的社会经济资源浪费。而在如何有效引导公众对于环境问题的认知,并确保其知情权方面,科学研究无疑任重道远。

  美国耶鲁大学“气候变化认知研究”课题组曾经开展过一项持续数年的跟踪调查,他们发现,在影响公众认识“气候变化”这一全球性环境问题的信息来源方面,在包括大众媒体、官方政府、教师等二十个选项中,“科学家”的影响力排名第一。这个调查结果充分说明,在公众认知与环境问题的事实真相之间,科学家及其研究成果无疑扮演着极为重要的桥梁作用,正是在科学家研究发现的影响下,公众才有了正确的认知,并继而左右各项环保政策的出台。

  于是,在环境问题集中爆发的当下,我们的科学研究究竟应该如何发挥其功效呢?从公众参与环境治理的角度,笔者认为,科学研究的作用有二:

  其一,科学研究首先应致力于探究事实的真相。公众要采取合理的行动,离不开正确的判断。据笔者观察,有关PM2.5成因的最新研究结论之所以甫一公布便造成社会哗然,主要原因仍在于其模糊性,譬如作为最大来源的“二次无机气溶胶”,总共占到PM2.5成因的26%,而研究同时认为这部分来源“一般由汽车尾气和燃煤排放物等转化而来”。那么,汽车尾气在这里面究竟占多大比例?对此,相关研究显然有必要继续深入,让公众掌握全部的真相。

  其二,以科学的声誉来确保公众的知情权。笔者也曾针对“气候变化”问题对国内公众开展过认知方面的调查,结果显示科学家仍然是公众心目中最值得信赖的信息来源,这说明,科学在声誉上没有国别之分,只要是基于科学精神开展的研究,都有必要呈现给公众,让公众知道相关结果。就这一点而言,本次有关北京地区PM2.5成因的研究成果,即便有违先前公众的一般认识,也应该让公众知晓,因为,这是公众最基本的知情权。

  (作者系复旦大学经济学院讲师、环境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

(原标题:北京PM2.5成因争论的启示)

(编辑:SN093)
分享到: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 环球时报:书记百平米办公室,全国决非个例
  • 环球时报:中国“雪龙”号,好样的!
  • 新京报:我们如何面对“当童工有肉吃”的孩子
  • 人民日报:“乡愁车票”里的解题布局
  • 南方都市报:见乳房就捂眼,汪峰有点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