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政治失衡已成常态,以往军队或王室出场,形势会重归短暂平衡。大选,难以替代这种平衡。
2月2日,泰国议会下议院选举如期举行。在历经3个多月的动荡后,这次民主程序的启动,能否遏制住日趋激烈的政治对抗态势,不仅决定着英拉政府的执政寿命,也决定着泰国能否重归相对平静的政治和社会运转周期。
从目前的迹象看,无论这场重要选举的结果如何,都难以产生令人乐观的正向效应。首先,这场提前举行的大选,本身就是对立政治格局的产物。此次政局动荡,源自英拉欲推动特赦法,反对派最终将对特赦法的反对立场,上升为对英拉政府乃至为泰党的否定。大选本身,不可能改变反对派的政治诉求。这也就意味着,民主政治程序应该发挥的磋商和制衡作用将被大打折扣。
其次,泰国选举史上,不缺乏用各种手段事实否决大选结果的先例。2006年他信获胜后,即被选举委员会以贿选为由取消了选举结果。2008年,沙马获胜后,又被司法部门以违宪为由驱逐出政坛。许多迹象表明,对于此次大选,反对派并不打算遵守计票结果。相反,由于估计没有胜算,反对派已号召在各地围堵投票站,意图封杀选举。即使英拉能够在大选中胜出,其执政合法性也将遭遇持续的政治考验。
大选本身,不仅难以弥合歧见,反而可能成为新一轮对抗的燃点。泰国围绕他信出现一轮又一轮政治攻防,在对他信毁誉两端的背后,是泰国趋于固化的阶层对立。即使此次英拉大选获胜,并跳出此前他信、沙马的悲剧规律,要改变泰国社会已经显性存在的族群对立局面,也非一日之功。在这种局面下,任何政策失误或者偶发事件,都可能引发新的政治动荡。
而且,这种失误发生的概率正在增加。许多人认为,与印度、巴西、土耳其等令人忧心忡忡的经济体相比,泰国的经济防火墙更加脆弱,发生市场危机的可能性更大。这对于急需弥合社会裂痕的泰国来说,绝非好消息。总之,泰国政治失衡已成常态,以往军队或王室出场,形势会重归短暂平衡。大选,难以替代这种平衡。
从更大范围来看,在部分新兴经济体因为美元回流而前景迷离之时,曾在1997年成为亚洲金融危机策源地的泰国,是否会因为政局紊乱而导致出现新的金融风险,并传导到新兴经济体本已脆弱的金融体系中,更值得关注。一定程度上看,泰国大选有潜在的巨大国际性效应。
(原标题:大选尚难以左右泰国政治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