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长安
养老保险资金的运营状况一直是民众最为关注的话题之一。财政部刚刚公布的2014年全国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情况,似乎又为这种担忧增添了强有力的佐证。很显然,日益扩大的基金缺口,正在对我国现行的养老保险基金可持续性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相关数据显示,2014年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支结余2371亿元,年末滚存结余28251亿元。但在剔除巨额财政补贴和少量利息收入的因素后,当期保险费收入与支出相减,“亏空”达到1563亿元。让人更加揪心的是,在2012年之前,我国的养老保险基金还处于收大于支的盈余状态。然而,到了2013年,我国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开始出现支大于出的趋势,剔除财政补贴后“亏空”959亿元。
面对这种养老保险基金已经连续两年出现“亏空”的现象,无疑会进一步加剧公众对“将来如何为我养老”问题的担忧。但官方的看法似乎又与普通民众不尽相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官员就认为,从全国层面看,并不存在养老金缺口的问题。
应该说,这种观点并非没有道理。对养老保险基金运营的信心和相对乐观的情绪至少建立在如下两个基础之上:一是总体来看,养老保险基金处于盈余而非亏空状态,而且年末滚存结余依然在持续增加。2010年,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年末滚存结余为1.4万亿元左右,四年之后已达到2.8万多亿,且结余额10年来年均增长33%,大大超过支出额的增幅。二是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收益状况良好。作为我国社会保障“后备军”的全国社保基金,其投资收益一直表现突出,其中2012年的盈利率超过8%,大幅超过同期银行存款利率水平。
但是,养老保险基金的运营仍存在着诸多的隐忧和困难,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甚至会有恶化的可能。这主要表现在:
一方面,养老保险基金的盈余在很大程度上依靠财政补贴,这具有很大不稳定性和不规范性。近些年,我国财政资金对养老保险的投入力度不断加大,补贴规模日渐庞大。由于财政赤字规模的扩大,再加上经济下行所带来的财政增收困难,一旦财政补贴规模缩小,那么养老保险基金陷入持续性亏损的可能性完全存在。
另一方面,享受养老保险人员的数量在迅速扩张,待遇也在持续提高,但不愿缴费、退掉社保的现象却十分普遍。这种矛盾一旦到临界点,就会动摇整个社会保障的基础,这也是未来需重点关注的核心问题之一。
需要强调的是,养老保险基金的短期亏空不宜过度解读,甚至去推波助澜引发社会恐慌。实际上,我们应对养老保险挑战的“弹药”依然十分充足,比如扩大缴费面潜力巨大、政府掌握的可随时变现的资源庞大,以及考虑开征社会保障税、发行社会保障彩票等储备手段仍未使用。
总之,面对当前我国养老保险基金收支状况的短期恶化,我们需要尽快在弥补基金缺口、开源节流方面找到新的办法,同时注重加强制度创新的步伐。只有多管齐下,才能构建起一个能够真正解决民众后顾之忧的养老保险制度。▲(作者是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