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平:台湾学运退场,两岸关系如何解套

2014年04月15日10:49  海外网 收藏本文

  占领“立法院”24天后,台湾“太阳花学运”终于在4月10日落幕。这场学运说明,两岸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依然严重。此前,绝大多数大陆人不会想到,那些看上去温文尔雅的台湾学生,会发动如此暴力而偏激的运动,尤其是在两岸已经用去6年时间,反复证明经贸往来之利好的当下。

  一般人的认知中,既然台南的绿营铁杆支持者都已经高兴地将农渔产品卖到对岸,眼界更宽的都市年轻人更应理解两岸大局。然而,似乎只是几个民进党党工学生的煽动,加上网络上扭曲解释服贸协议的“懒人包”,就让学生们变成了一群蛮不讲理的“陌生人”。

  事实显然不是这么简单。除了政治势力的暗中操弄,至少有两个深植于台湾社会的文化因素,构成这场学运爆发的土壤,并且让它极具破坏力。这两个因素,在两岸关系向好的这几年有被低估的倾向。

  第一个因素是台湾日益高涨的民粹风气。历史造成台湾的悲情意识,民进党执政时期,充分利用悲情,挑起两岸之间、台湾内部族群之间的仇恨。他们宣导“台湾同心圆”史观,强调“台湾主体性”,不断往“台湾人”这个词汇里注入情绪因子。民进党下台了,但这一策略的效应却仍在继续。

  台湾常以“多元”自诩,但事实是,台湾社会正在陷入“沉默的螺旋”。过去的“白色恐怖”变成了“绿色恐怖”。近两年,台湾日益呈现这种趋势:凡是打着“保护台湾”、“民意”、“人权”等旗号的主张和行为,似乎都有天然的正当性,不容挑战和质疑。骂当局、骂领导人成了显学,个体利益无论是否与公众利益相悖,都“神圣不可侵犯”;而所有相反的意见,则成了“异端邪说”。

  一位台湾媒体同仁曾私下说,“我们真的不敢骂啊”,他指的是报纸不敢骂学生,因为骂“可爱的学生”就意味着站到了“反民主”的一边,将为天下所不齿。这种氛围下,学生成了无敌的存在:警察不敢动,一动就成了政府暴力;媒体不敢说,一说就成了威权帮凶。所以台湾学生们横扫“立法院”和“行政院”,甚至连围攻蓝营媒体、殴打女记者都做得理直气壮。

  第二个因素,是年轻一代的“恐中”情绪。这种情绪在台湾始终存在,但在学运之前,很少有人意识到这在年轻群体中会如此浓重。学生们反服贸,有被煽动、被误导的成分,但信息只有在符合自身既有观念时,才容易被接受。许多学生以保住自己的工作机会为诉求,他们认为,大陆的人才会来抢走饭碗。从服贸的条文和两岸的经济现实来看,这种担心根本是庸人自扰,却仍顽固地存在。

  有个IP地址显示为台湾的网友跟大陆网友辩论称,如果七成台商一夜之间撤出大陆跑去东南亚,会让许多大陆劳工“穷到发疯”。这种建立在无知之上的傲慢,毋宁说是自卑投射出的影子。面对一个崛起的大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台湾实在太小,容易缺乏安全感。尤其是接受“去中国化”教育的年轻一代,心理问题就更加严重。可以说,没有特效药能迅速消解上述这两种因素的影响,至少经济往来不能解决全部问题。唯有两岸全方位的接触,双方的信息不对称降低到一定程度之时,才有云开雾散的希望。

  相比之下,政治层面的隐忧更加迫在眉睫:反服贸让马英九此前备受肯定的两岸政策遭遇滑铁卢。由于“立法院长”王金平临阵倒戈,迫使国民党接受“先立法,再协商”,意味着服贸协议必须干等《两岸协议监督条例》法案的通过。而这个法案目前版本众多,民进党更是主张“两国论”,因此要等它通过似乎遥遥无期。在此之前,两岸ECFA(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的后续协议只能相应顺延。就算《两岸协议监督条例》通过,会有什么样的内容、对两岸协议签署将产生多少消极影响都还是未知数。马英九已经陷入背水一战的局面,如果不能解套此局,则难免面临“跛脚”危机。相应地,至少在短期内,两岸经贸关系发展也将陷入停滞。

  (王平,人民日报海外版记者,海外网专栏作者)

  海外网评论频道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海外网(www.haiwainet.cn),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编辑:SN090)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人民日报:靠什么破解“一闹就停”难题
  • 钱江晚报:捍卫PX词条,可贵的知识理性
  • 人民日报:荡涤污泥浊水,还网络清朗空间
  • @晏扬 :镇领导和193头猪去哪儿了?
  • 环球时报:就乌东部局势表态是对中国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