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阳鹏:“以开放促改革”在中国何以成功

2014年04月16日14:11  海外网 收藏本文

  上周举行的博鳌亚洲论坛,笔者在现场听到很多有意思的对话。个人觉得颇有些意思的一场是围绕着上海自贸区谈中国未来的制度创新,政界、商界人士从各自的角度出发谈自贸区对他们意味着什么。

  在问答环节,一位企业的代表向前外经贸部副部长龙永图提了个颇为尖锐的问题:“我特别崇拜龙部长,因为当时WTO谈判,龙部长作为外贸部的高官,从自己的条线里让出利益,推行的时候比较方便。刚才龙部长提到这次自贸区的试验不仅仅是贸易,还有金融、投资,牵涉的部门太多了,都需要这些部门做出体制上的改变……您认为其他各个部委会有您这样的胸怀做出让步吗?”

  龙永图答得也很精彩。首先他承认在目前体制下,要一个官员、官僚机构放权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这就是为什么负面清单会这么长。但他认为现在和十几年前中国入世时候的情况已经不一样了。中国入世给全国上下一个很重要的经验:开放不可怕,只要有好的管理。

  “我觉得在目前的情况下,根据我的经验,只要中央能够下大的政治决心,各个具体的部门在放权的问题上会从大局出发的。而且现在整个开放形势和过去也不一样了,再说国际上正在进行那么多的谈判,包括TPP谈判、WTO框架下的谈判,包括亚洲经济一体化当中的RCEP的谈判,等等,都在倒逼中国官僚机构放权。”龙永图说。

  让龙评论上海自贸区,本身就是件有意思的事。遥想十几年前,也是在巨大的争议中,龙率领的入世谈判团队毅然向全世界做出了开放的承诺。当时即使是最乐观的观察者,也认为入世对中国的许多行业肯定会造成巨大的冲击,但权衡之下利大于弊,因此还是要加入。如今再回头看,最乐观者的乐观都显得保守了。伴随着关税水平的大幅削减、外贸审批的取消,再加上刚好搭上了发达国家外需强劲的快车,中国贸易的主体翻了上万倍(想想入世前中国从事对外贸易的企业只有经过批准的一两百家),进出口总额去年超过4万亿美元,而2000年时连5000亿都不到。当时大喊着“狼来了”,视入世如洪水猛兽的电影业、银行业,现在都在开放的浪潮中变得比以往强壮得多。

  曾经痛苦地放下诸多审批权限的外贸部门,如今已成为中国最开放、最接受自由贸易体系的行政部门。究其根本,是他们尝到了开放的甜头:几十上百倍增长的进出口相关税收、急速膨胀的可供其管理的财富,这都是在原来相对封闭的外贸体系下不可想象的。

  回头来看,任何中国观察者都会钦佩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的智慧:不争论,大胆地试,大胆地闯。停留在图纸、理论上的口舌之争,谁都说服不了谁。只有用实践说话,让反对改革者在事实面前哑口无言。二十多年后的今天,当制度红利看似已经耗尽,当改革开放进入深水区、既得利益团体根深蒂固时,领导层再次选择了“以开放促改革”的思路,以上海自贸区为桥头堡,力图在金融和投资体制上跟世界接轨——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自贸区的实验至关重要,其成败决定着保守的官僚机构能否被说服:眼前的一点点让利在今后巨大的收获下不足一提。

  其实在任何国家、任何时候,官僚机构都是相对保守的、缺乏想象力的,他们也需要从改革中看得见好处,才能真心致力于改革。在中国谈改革不必讳言利益,那些抽一鞭子才动一下的改革,从开始就注定是难以成功的。

  (郑阳鹏,财经记者,海外网专栏作者)

  海外网评论频道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海外网(www.haiwainet.cn),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编辑:SN090)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人民日报:靠什么破解“一闹就停”难题
  • 环球时报:所有中国人都须力挺国家安全
  • 青年时报:拒绝立案 别让兰州市民无处说理
  • 钱江晚报:捍卫PX词条,可贵的知识理性
  • 环球时报:冲绳美军司令打嘴炮就想唬住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