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浩月:“雷人”高考标语凸显清新校园文化

2014年05月20日14:12  海外网 收藏本文

  “吾日三省吾身,高否?富否?帅否?否,滚去学习!”、“提高一分,干掉千人”、“不苦不累,高三无味;不拼不搏,高三白活”……近日,一组由高三学生制作的高考标语在网上疯传,引发网友围观,并被称为“雷人标语”。

  标语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一道靓丽风景线,本应活泼生动、趣味盎然,但是曾几何时,严肃呆板、陈词滥调却是人们对校园标语的最直观印象,而造成这种刻板印象的原因其实与标语创作者的身份有关,原先的标语主要是由校方或老师主导生成的。而现在,由学生创作的标语能够堂而皇之地展示出来,某种程度上表明学生在校园生活中有了更多的发言权,学校对待这种无伤大雅的事情也愈渐持包容态度,校园自由风气的形成,有助于为学生们减压。

  自由,曾经被老师们视为学生取得好成绩的大敌,家长们则会因此怪罪学校缺乏严格的管教,正是在长期枯燥的校园氛围下,越来越多的学生失去活力,成为了学习与考试机器。但是另类标语的出现,不单是学生们一次情绪的发泄,也是校园文化清新一面的体现。如今的高中校园已非我们想象中封闭的象牙塔,参加高考的学生们,也可以利用发达的信息传递技术、多元的信息接收渠道,让社会文化与校园文化相沟通,而不再被高墙所阻隔,这或许更利于学生们保持对自身境遇的清醒认知和对未来生活的准确判断,让学生们少了一些稚嫩,多了一些成熟。

  我其实不太同意把这些标语称之为“雷人”,相反,这些戏谑的文字,一样拥有促人思辨的功能。“没有高考,你拼得过富二代吗”,“每一个不满意的现在,都有一个不努力的曾经”,与从前的“努力拼搏”、“梅花香自苦寒来”等标语相比,现在的标语使用的是新新人类的语言,也蕴涵着新一代青年鲜明的价值观。

  在校园中勇于表现自身的存在,在有观点的时候敢于发出自己的声音,是学生成为校园主角的一种表现,我们乐见这样的校园文化的形成。孩子们正在冲破密不透风的各种束缚,努力活成自己的主角,这比他们考上好大学更令人欣喜。

  (韩浩月,海外网专栏作者)

  海外网评论频道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海外网(www.haiwainet.cn),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编辑:SN090)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新京报媒目:“国民女婿”栽了,今后咋扮好男人?
  • 人民日报:“小推车”精神不能丢
  • 环球时报:广州裸官提前退休,雷终于化成雨
  • 中青报:“卖淫还房贷”怎可乱解其中味
  • @王传涛的小屋 :连打个的,都要赤裸裸的“专属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