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民周刊专题 > 正文

2004年欧美展开思想冷战 美国阴暗面暴露无遗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2月27日10:41 新民周刊

  这场“思想冷战”所反映的尽管是两种“孪生兄弟”般的世界观,实际上也在国际事务中越来越清晰地表现出不同的结果。历数一下欧美今天在世界事务中的分歧,很大程度上并非因为国家利益的摩擦,而大多为思想观念上的冲突!

  尽管“冷战”这个令人不寒而栗的词汇已经在国际新闻界久违了,但事实却日复一日地表明,一场新的“冷战”正在生成:不过,这次冷战却不是在两个敌对的阵营之间发生,
也不是在军事或经济领域内发生,而是在西方(如果这个概念还存在的话)内部欧美舆论和思想阵营之间爆发,其猛烈的程度令人瞩目。

  今年11月美国大选,欧洲民意测验表明,几乎达到80%的欧洲人期望小布什下台。而小布什却以高票再次被美国选民推上总统宝座。这一巨大反差令人印象深刻!这绝对是一个罕见的事实。欧美之间的思想观念产生分歧,也许是冷战以后最为重要的动向之一。因为它将大大影响明天世界的走向。

  这场“思想冷战”从伊拉克危机开始,今天已经进入全方位的冲突……欧洲舆论对美国的批评空前激烈。尽管这场“ 思想冷战”已经极大地引起欧盟内部各国最高当局的不安,但作为民主国家,无论是法国还是德国或其他欧洲国家,舆论的导向束缚着政府的手脚,就像反战舆论终于导致法国做出要动用否决权阻止伊拉克战争一样,“思想冷战”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到欧洲外交。而美国则在欧洲极度不安之中继续用手中选票再度将小布什送上总统宝座,而小布什也“不负众望”,顺从美国选民的意志而继续他4年来的单边主义……这一切均预示着2005年将会是全球动荡加剧的一年。

  欧美合演“皮影戏”

  自人类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一方面在盎格鲁-撒克逊人主导下加速步入经济全球化轨道,另一方面在西方则点燃了一场未见穷期的越来越像是两个文明世界之间的战火。在历史学家们的笔下,2000年美国选出一位历史上最为宗教化的总统、2001年伊斯兰原教旨主义恐怖分子本·拉登发动了历史上最骇人听闻的纽约和华盛顿恐怖袭击事件、2002年在阿富汗战争的硝烟尚未消失即已爆发了造成欧美分裂的伊拉克危机,2003年则发生了一场被美国视为“解放”、被伊斯兰 -阿拉伯世界认为是“入侵”的伊拉克战争。2004年呢?

  应该说,这一年是在一种相对乐观的气氛中拉开帷幕的。欧美首脑将会有多次机会相逢,藉此修补他们之间因伊拉克危机和战争所造成的裂痕。而在此之前,由于美国在伊拉克遇到了未曾料想到的困难,不仅战死沙场和遭遇袭击而丧生的美国大兵越来越多,而且整个伊拉克局势也在朝着混乱、动荡的方向在逆转。小布什不得不重新将目光转回联合国。小布什恰好利用欧洲各国出于大局考虑期望弥合双方分歧的心理,打出了一连串王牌:在欧洲的妥协下,联合国通过了1511号决议,使得非法入侵伊拉克的美军得以合法化;此后,美国又在西班牙马德里主导了伊拉克国际会议,又是在欧洲的协调下,会议筹得 300多亿美元支持伊拉克的重建;就在2003年年底,小布什又派出老布什时期的国务卿贝克前往欧洲,寻求欧洲各国削减伊拉克债务,以助这个饱受战争创伤的国家的重建。这一切都是在非常冠冕堂皇的旗号下进行的。“反战派”阵营的法、德、俄等国此时各有各的难处,同时也都一厢情愿地认为小布什在伊拉克的困境面前正在改弦易辙,更加“多边主义”一点…… 因此都一个个摆出了妥协让步的姿态。就连反战态度最坚决的法国,此时也不愿意再冲在前面,因为今年法国要举办诺曼底登陆六十周年大庆典,希拉克总统当然不愿意看到美国总统布什缺席,而法国舆论也不会忘记毕竟是美国大兵拯救了法国,使法国最终成为战胜国阵营中的一员。

  于是欧美外交舞台如走马灯似的上演了一幕又一幕的“皮影戏”!说它是“皮影戏”,是因为尽管台前观众们看到的是一片热闹、和好的表面文章,而其实幕后操纵者却相互之间正在暗中你一脚我一拳打得不亦热乎。其中特别引人注目的是6 月份:6日美国总统小布什出现在法国诺曼底,8-10日世界最发达的八国领袖会聚美国佐治亚州海岛,25-26日欧盟与美国在爱尔兰的德罗莫兰卡斯举行峰会,28-29日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举行北约首脑会议……

  当我们扫描一下在这一密集聚会底下的内幕新闻,就会发现其实真实世界并没有那么光彩照人。

  第一幕是在诺曼底海滩:各国领袖共乘一辆大巴前往诺曼底海滩时,唯独英国女王和美国总统另乘防弹车自行(而且都大大迟到)抵达。这一幕非常刺激现场人们的神经:今后的西方似乎正在分成以美国(加上盎格鲁-撒克逊民族治下的诸国 )为一方、而其他剩余国家为另一方。而在庆典结束后一位欧盟的高官私下对记者们说:“令人吃惊的是,除了西班牙换了政府,今天所有各方都继续坚持自己在伊拉克战争前的立场,没有挪动一毫米!”

  另一个镜头则是法国总统希拉克参加完在美国举行的八国首脑会议后,在回程的飞机上对他的记者朋友们说,小布什实在是一个“不知从自己的错误中吸取哪怕是最小的教训”的人,是一个“对现实就像水从鸭子身上的羽毛流过而不知如何吸收”的人。据一位当事的回忆,记者们听到这些话时都惊呆了。而没有在场的记者则纷纷向总统府发言人科洛娜求证,科洛娜则表示总统确实针对布什“说了一些尖锐的话”。

  第三个场景则是在爱尔兰。欧盟各国领袖对布什以教训的口吻表示“欧盟应该接受土耳其入盟”时面面相觑。要知道,欧盟内部舆论目前大部分倾向于反对土耳其入盟,各国政府对此问题正头疼不已。布什不但触到了欧洲人的痛处,而且这也是欧盟的内部事务,“干卿何事”?难怪希拉克对此怒不可遏。他当即驳斥布什“涉入与其无关的领域”之外,还致函欧盟其他主要国家领导人,要求他们也驳回布什的要求……

  由此足以窥见欧美之间昔日亲密无间的气氛早已不复存在。

  批判连任总统

  事实上,在6月份之后,欧洲对美国小布什总统已经“盖棺定论”:指望小布什改变无疑是水中捞月式的奢望!由此,可以说欧美重修“蜜月”的希望彻底破灭,双方正式进入一场思想和观念上的“冷战”!而这场“冷战”在美国大选时达到了高潮。

  要想了解这场思想和观念上的“冷战”究竟进行到何种程度,我特意选择了一份在欧洲颇有一定影响的法国著名刊物《外交世界》为例。这是法国《世界报》旗下的一份月刊,撰写文章的都是具有代表性的法国学者、研究人员、记者和专家。《外交世界》对法国知识界号召力很大,对政界——至少是左翼——也有相当大的影响;而即使是目前在法国当政的右翼,也非常注意《外交世界》的评论;可以说,法国外交思想与这份左翼意识形态刊物有着不可分割的渊源。今年《外交世界》12 月号在头版头条位置上刊登了一篇由其社长伊尼亚西奥·拉莫纳亲自撰写的文章,题为“布什第二任期”,对布什的批评(应该说是“批判”)之严厉,令人叹为观止(下面的引文全部直接引自该月刊中文网站,因此绝无任何翻译上的“用词”问题。当然读起来因其中文“港台化”比较重,且半文半白,因此有一定的难度,但其表达的意思却绝不会被歪曲):

  “今年11月2日美国总统大选结果,乔治·W·布什先生获胜连任,民主历史最悠久的堂堂大国之民主精神因此严重蒙羞……小布什先生之胜选却不免令人深感不安,甚至震惊不已;吾人可据以断言﹕最少瑕疵的政治体制,民主制度下之人民仍可能选出蛊惑人心的危险政客。

  “值得格外关注的是,小布什先生为一基督教基本教义派信徒,智慧平庸且文化低落,人尽皆知;可是此次胜选得票率竟然高居美国总统大选史上之冠!更何况,他于首任总统期间曾犯下诸多违法恶行:为取得美国国会授权对伊拉克发动预防性战争(但未获联合国同意),不惜误导美国人民并欺骗国会;大事兴师动武,导致成千上万伊拉克无辜平民丧命(原注二:据《伊拉克平民死伤计数协会》AssociationIraqbodycount估计,截至2004年11月21日,美军军事介入伊拉克以来,伊国因之丧命的无辜平民已达14454余人。另据英国医学专业杂志《TheLancet》2004 年11月号,直接或间接于美军军事干预中丧命的伊国平民为100000人);无视前福特总统1976年颁布,仍具法效的《严禁情治机构暗杀外国领袖》之《行政法令》,授权刺杀所谓的“恐怖分子”;触犯了《日内瓦战俘处置国际公约》,授权美军于阿富汗的AbouGhraib及其他秘密监营对囚犯进行刑求;重新点燃50年代麦卡锡主义白色恐怖,对任何疑与敌对组织挂钩之美国公民径行法律制裁。

  “换成其他领导人,如上昭然恶绩势必早已使之名列拒绝往来黑名单,为文明世界所唾弃。可是我们的乔治·布什先生非但秋毫无损,尚且高踞全球独霸强权王座,成为国际政治舞台上呼风唤雨之中心人物……”

  显然,这样的评价过去只会在西方媒体描写苏联领导人时才会出现。因此以“冷战”这个词冠之,并不过分。

  这场“思想冷战”所反映的尽管是两种“孪生兄弟”般的世界观,实际上也在国际事务中越来越清晰地表现出不同的结果。历数一下欧美今天在世界事务中的分歧,很大程度上并非因为国家利益的摩擦,而大多为思想观念上的冲突!

  就拿目前最热门的话题伊拉克来说吧,对这场战争的性质、现状、前景……欧美之间的看法大相径庭。美国媒体普遍认为这是一场“解放”战争,而法国《外交世界》在今年6月号上的一篇题为“画面与刽子手”一文中开宗明义地写道:

  “发动伊拉克殖民战争的侵略者终于作茧自缚。如同昔日深陷殖民战争泥沼的侵略军……进占伊拉克的美军虽拥具压倒性军力,如今却四面楚歌,深陷遭夹持突击等致命攻击困境……占领伊拉克已沦为炼狱煎熬。

  “殖民战争特征在于占领者之傲慢,优越感自视比被占领者文明进步,对被殖民者蔑视,有时甚至视被殖民者为非人。

  “怀具“自命非凡殖民心态”的殖民者假神圣使命美名(卫善除恶,维护文明,建立民主等),不惜动用强大武力。兹举一例,为严惩那些亵渎遭谋害之美国保安人员尸首的暴徒,美军于今年4月初断然对逊尼教派的费卢杰城市民宅发动轰炸,导致600余平民丧命……”

  美国人认为,目前要使伊拉克局势稳定下来,以便明年1月能够举行大选,唯一可行方法是“把这些坏蛋赶尽杀绝” ,而法国人则认为,美军愈是赶尽杀绝,从每一被轰炸后的残垣断瓦及每一遭地毯搜索的村庄里将冒出更多的“坏蛋”(见《外交世界》今年6月号文章:《千年征战》)。美国人指望消灭恐怖主义的阿富汗和伊拉克战争,在欧洲人看来是“结果适得其反,为恐怖主义注入强心剂,实不需大智大慧即可一目了然。战争源自国家恐怖主义,国家恐怖主义与非国家恐怖主义彼此滋补,互为表里”(见《外交世界》今年8月号文章:《赞美理性》)。

  从上述例子即可看出,欧美对伊战的分歧,已经从是否合法、要不要联合国授权等方式之争,转向对战争性质的意识形态之争。在《外交世界》月刊的眼里,美国小布什与恐怖大亨本·拉登没有太大区别:“小布什总统不是说文明对抗野蛮之战已经开始了吗?基地恐怖组织首脑本·拉登的回答是:世界已经分成两大阵营,一个顶着十字旗帜,另一个扛着伊斯兰旗帜,就如同异教徒首脑小布什所言”(见《千年征战》一文)。

  欧美观念上的分歧几乎表现在所有重大国际事务方面:

  在对中国的政策上,欧美也表现出根本点上的一个不同,这在苏联解体后还是首次出现:欧盟视中国的崛起为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而美国则视为对其霸权的一个威胁——尽管目前还是潜在的。

  在对中东巴以和谈问题上,欧洲在阿拉法特生前曾大力支持他;而美国则全力支持以色列沙龙,全面封锁阿拉法特。欧洲人看到的是巴勒斯坦人应有建国的权力,而美国则看到的是耶路撒冷作为一个基督教圣地,绝不能让巴勒斯坦人占去。

  其他在诸如对付南北危机问题、全球环境保护问题、伊朗核武器问题、死刑问题……等众多全球性问题上,欧美观念均有相当严重的分歧。这些分歧看来都非一朝一夕就能消除的。

  暴露美国阴暗面

  还应该看到,除了全球性问题以外,美国自身存在的种种弊端,也成为欧洲针砭的对象。自今年以来,法国乃至欧洲舆论对美国的“阴暗面”进行层层“剥皮”,对其披露之深,是我在90年代——甚至直至90年代后半期——所从未看到过的。都说法国人有“反美情结”。实际上这是搞错了对象:法国人是世界上唯一从未与美国兵戎相见的最老的盟国。从美国独立战争开始,只要有战事,两个国家基本都是并肩作战:从一战、二战,直至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均无例外——除了这场伊拉克战争。然而正是这场战争,仿佛被神奇的小棍点了一下,欧洲媒体突然从此睁开了眼睛,看到了美国的种种“缺点”、“ 劣行”乃至“罪恶”。

  我们再来翻一翻今年的《外交世界》对美国的无情披露:

  美国人也是宗教极端分子:美国国防部军情局副局长威廉·勃金是福音教派虔诚信徒,他曾公开表示,伊斯兰教激进分子深恶痛绝美国,“因为我们是个基督教国家,因为我们的建国基础和文化根源是犹太基督文明。我们的敌人,它的名字就叫撒旦。”“我们是上帝战士,生长于上帝宅邸,我们是上帝王国子民,歼灭撒旦是我们的天职。”谈及美军进驻索马里对抗该国军阀时,他说道﹕“我深信我的上帝比他们的神更伟大;我的上帝是真神,他们的只是偶像。”……美军凌囚事件先有国防部长之诡辩,继之则有国家安全顾问之辩解:“此一事件无关宗教之争。”然而此言诚难取信于人,因为有伊拉克囚犯指证曾被迫发誓弃绝伊斯兰教信仰……(均引自《千年征战》)。

  美国人种族歧视:美国传媒……难以遮掩其对伊斯兰教之偏颇成见;例如﹕畅销书排行榜上赫赫有名的右派作家AnneCoulter 女士乃是主流电视时事评论节目如《早安,美国》等节目之经常座上宾。她……认为:“我们昔日的敌人俄共固然是万恶凶手,曾有过惨无人道的古拉革集中营,但是他们毕竟是白种人,有着精神文明;至于今日吾人所面对的新敌却是百分之百的野蛮人。”“我们蒙受野蛮疯狂伊斯兰教徒攻击已长达20年……我所眼见耳闻却是伊斯兰教徒持续不断残杀无辜!”(均引自《千年征战》)

  美国严重侵害人权:2001年10月26日美国国会通过了美其名为防范遏阻恐怖主义的《爱国法案》,授予警察和情治机构无比威权,削减了被告自卫权,并侵犯了人身保护法;授权对嫌犯径行逮捕,强制驱逐出境和隔离监禁,甚至可以对非美国公民嫌犯无限期拘留审问,无需透过任何司法程序进行搜证调查,如电话窃听,信件检查和网络通信监控等。(引自《外交世界》2004年3月期《反恐怖主义》一文)

  美国谋求战争红利:小布什总统……明确表达美方立场﹕“此次攻伊战役耗费的是巨额美元,美军及其盟军冒了人命牺牲之重大风险……因此,伊国重建合同之分配恰恰反映此一事实,更何况这也是纳税大众所期待的。”小布什政府始终掩饰攻伊战争之商业利益考量,唯独高唱大规模毁灭性武器威胁和解放伊国人民,从今以后已不再有所忌讳表态,伊国重建大饼乃战利品,分红应与所流的战争鲜血成正比。(引自《外交世界》2004年5月期《伊拉克-失落的黄金乐土》一文)

  到了今年11月美国大选前后,欧洲对美国的分析和批判达到了一个高潮。各类有关美国国情的书籍纷纷问世,其中虽然也有为美国辩护的,但更多的则是对美国的激烈抨击。从美国宗教对政治的强大影响力、军火工业集团在幕后的操纵、美国保守势力对社会进步的反动(如反对妇女坠胎、人民缺乏医疗保险、少数阿拉伯裔族遭到歧视……)、有关当局对发动伊战的谎言,等等,美国社会的方方面面几乎都涉及到了。最近我还在欧洲报刊上读到一篇调查和分析美国几家与当局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特别是直接金钱关系的公司,是如何通过“利益交换、违约背信、盗用公款、浮报支出、偷工减料等种种非法舞弊手段”来谋求个人暴利。其中特别提到美国副总统切尼、顾问帕尔勒等名字,和他们几年来介乎合法与非法之间的收入。欧洲舆论的最后结论也是非常令人震撼的:美国还是一个民主国家吗?其中最为激进的看法认为美国实际上已经向法西斯集权主义迈出了小小的一步……

  更趋危险的2005年

  这场“思想冷战”目前正在继续。但问题在于,欧盟与美国之争,胜算实在不大。毕竟美国是一个国家,而欧盟却是一群“乌合之众”,其中不乏听命于美国的欧洲国家。更何况在欧盟各国内部还都存在着一批人数不多、但能量却很大的“泛大西洋派”,这些人都一心想着傍上美国这个世界级“大款”,就可以从世界事务分一杯羹了……再加上,即使是“冷战”正酣,欧美也还是有着共同的利益:在反对俄罗斯车臣问题上,在最近的乌克兰大选问题上,在反对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问题上……欧美也还存在着共同性;更不用说双方经济领域的相互渗透、相互依存的深入程度了。

  但由于布什总统的连选连任,证明美国选民认同布什的“反恐战争”,认同布什的单边主义和美国利益至上,认同布什对威胁到美国安全——不管是真实的或是想象的,就如同对伊拉克(永远也找不到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那样的“邪恶国家”动用武力,哪怕没有联合国的批准也罢……这正是2005年欧美双方“思想冷战”进一步深入下去将要涉及的问题。

  欧洲最为担心的,是小布什将复杂的世界事务简化成单一的“反恐战争”。对于美国的“新保守主义鹰派”来说,没有反恐战争的世界将是不可想象的。而欧洲则认为,恐怖主义只是一种攻击手段,而非一种意识形态。反恐应是警方的工作范围,而非出动军队来反恐。欧洲怀疑美国实际上是在打一场“文明战争”。看一看美国公布的敌国名单,除了朝鲜和古巴以外,其他从伊朗到叙利亚清一色都是阿拉伯-伊斯兰国家。欧洲最害怕的是,美国真的挑起文明之间的冲突。欧洲人很清醒地看到,如果欧洲不能说服美国,而任由美国从入侵伊拉克起始,对中东开始实施“大中东民主”改造从而激发起阿拉伯-伊斯兰世界更为激烈的对抗,就有可能形成文明的冲突。纵观人类历史,以暴力输入民主,至今还没有任何成功的例子。而以阿拉伯 -伊斯兰文明为一方,基督教文明为另一方的冲突要是继续下去的话,就太像是一场文明之间的战争了。这场战争将不仅在欧洲之外展开,而且由于欧洲内部已经包含了一大批穆斯林——法国就有400万至600万之众,占总人口的10%以上,因此这场“文明的战争”也将在欧洲内部爆发。而如果这两大文明爆发战争的话,将只有一条出路:你死我活。

  面对这样的危险,欧洲将不得不全力展开与美国之间的这场“思想冷战”,以求将美国战车刹止于文明战争的边缘。

  法国外交界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研究人员向记者表示,伊拉克战争之后,将出现另外一个非常具体的关键症结:伊朗核武器问题。据此间新闻界私下流传的一个未经证实的谣传:以色列在今年8月份已经向美国发出“最后通牒”:如果美国在6个月内不能解决伊朗的核武器问题,以色列将如同当年炸毁伊拉克核设施那样自己动手,为此,以色列特意从美国进口了 500枚能够炸塌深达几百米洞穴的深钻炸弹。然而,无论是从伊朗的石油出发,还是从意识形态考虑,欧洲都是绝不会支持美国对伊朗使用武力的。如何在这个问题上找到共同点和解决方案,将考验大西洋两岸的政治智慧。然而,如果双方如同在伊拉克问题上一样再度冲突的话,这场“思想冷战”恐怕就将进一步发展成“政治冷战”了………(本刊驻巴黎特约记者 撰稿/郑若麟)

  相关专题:新民周刊


 【评论】【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彩 信 专 题
圣诞节
圣诞和弦铃声专题
3DMM
养眼到你喷血为止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