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夏天,全中国出奇的热:广东7月的平均温度超过常年,8月仍比常年要热。不仅仅岭南受热,大家都有份。“南方将遇今年最强高温”的坏消息也传来了,北方的热更要了人的命:在济南,3天热死8名户外工人,且无人认尸。人命关天!难道真的是“老天”杀人不成?社会有没有责任?谁该为被酷暑夺去生命的人们负责?     

    “火炉城”湖北武汉迎来持续高温天气,白天最高气温直逼38摄氏度。有媒体记者在街头几个工地采访露天作业的农民工时,发现他们对高温津贴表示陌生。当记者试图就高温津贴相关事宜对某市政建设工程业主单位进行采访时,遭到强硬拒绝。而在该工地上,几位农民工和他们的家属则表示,单位给他们发放了一些防暑药品,但是“钱没多给”。再加上先前的报道,7月初的那一轮高温,工地上的人们“干活日当午,汗滴脚下土”,一天至少要喝10斤水。

    其实早在2007年,湖北省卫生厅、原省劳动保障厅、省安监局、省总工会就发出《关于转发进一步加强工作场所夏季防暑降温工作的通知》,明确规定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在高温天气下(日最高气温达到35摄氏度以上)露天工作,以及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工作场所温度降低到33摄氏度以下的(不含33摄氏度),应当向劳动者每人每天支付8元的高温津贴,且须按实际工作日计算,不得计入最低工资。
    对于这一规定,农民工知之甚少。更何况,投诉程序复杂,无论是精力上还是经济上,一般农民工都承担不起。也难怪有人说,“为了几块钱丢饭碗,划不来”。
    难道农民工避暑就只能喝凉水?[详细]
  

  今年7月30日至8月1日,由于高温肆虐,济南市中心医院等3家医院收治了许多因中暑入院的户外劳动者,其中8人经抢救无效离开了人世。
  面对8名工人被热死,济南市城建委表示,7月初下发过一个应对高温酷暑天气的紧急通知,规定高温天气下户外作业施工工地须限时停工。但这个通知缺乏强制性。“施工单位如果问,‘如果我耽搁了工期,谁来负责?’我们无法回答。”一句“耽搁工期谁来负责”把高温保护制度的软弱暴露得淋漓尽致。制度的软弱,就是工人权利的软弱。
  耽误工期谁负责?工程的大老板们可以使这个问题成为一个问题,没有人敢忽视老板们这样的反问,因为老板们掌握着资源,因为其后有着强势的利益背景,所以,“耽误工期谁负责”是一个很强势的反问,没人敢负这个责任。
  可是,高温死人谁负责?工人权利的弱势使这个问题弱不禁风。谁会在意这些工人“卑贱”的生命呢?新闻中的描述让人非常心酸。在那些被高温热死的工人的病历上,“所在单位”一栏均写着“无”,最多只是在职业一栏中写上了“工人”或是“农民工”字样。对一些人来说,那不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而只是一个个数字,一个个无足轻重的名字。这样的弱者,他们微弱的声音,“高温死人谁负责”的反问轻如鸿毛。[详细]

    对于那些必须在高温下、在户外工作的人们来说,我们应当给予特别关注。建筑工人、环卫工人、交通警察等群体,承受高温不只是一个生活层面的问题,他们拿身体拼酷热,基于工作性质,基于某种职业属性,哪怕心里不愿,也不得不投身其间。现在人们所特别提到的权利、权益、保障等问题,主要是关于他们,这既是一种感同身受的关注,也是一种显示人心温度的声张。


  我们应当明确一种认识,对高温岗位人群来说,战高温、冒酷暑并不适宜被放大为展示精神意志的强大,本质上这是行业分工的要求。如有可能,我们希望每个人都应当避免高温作业,但现实中高温行业的运行是社会秩序的一部分。建筑工人、环卫工人、交通警察、公交车司机,他们并非是被恶意安排在高温下工作的群体,一种普遍的现实是,高温作业不是报复,不是惩罚,而是一个工作,一种职业。[详细]
  

  至今,我们仍在使用一部颁布于半个世纪前的《防暑降温措施暂行办法》。这部关于高温劳动保护的唯一全国性法规和现实严重脱节,暂行了这么多年仍未“转正”,可见相关立法工作的缺失。更令人遗憾的是,这部法规每年都被人拿出来说事,却始终不见相关部门对此进行修订。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关于高温劳动保护的法规措施就是一片空白。2007年国家有关部委曾发布加强工作场所防暑降温工作的通知,明确了高温天气的标准;有的地方还出台相关办法,对高温劳动保护工作进行规定和细化。
  问题是,全国性法规不到位,地方办法执行难,这就能够成为政府部门无所作为的理由吗?像济南这种3天热死8人的情形,毫无疑问已经是一场公共灾难。洪水死人是灾难,台风死人是灾难,高温热死人也是灾难。

法规不到位是一方面,政府部门对高温灾害天气的认识滞后,对高温劳动保护的观念淡薄,可能才是造成执行难等问题的深层次原因。这也说明,我们首先必须把高温天气当成可能发生的公共灾难,而不能仅看作是天灾。只有这样,才能从制定政策和监督执行上完善救灾机制,进一步推动高温劳动保护工作。[详细]

调查

本期特约策划顾问

新浪评论
新浪评论

新浪评论,负责评论一切:支持评论作者,传播独立观点。

《新观察》往期回顾

第16期:未曾学艺先学礼
第16期:未曾学艺先学礼

相声界有句老话儿——“未曾学艺,先学礼!”

第15期:三问加碘盐
第15期:三问加碘盐

认真研读这个《编制说明》,有几个问号如鲠在喉。

第14期:唐山地震34周年
第14期:唐山地震34周年

唐山大地震是当代中国一道很深的伤口。

第13期:关注中国死刑
第13期:关注中国死刑

在中国,有多少种犯罪可以被判处死刑?

第12期:商品化的学术
第12期:商品化的学术

课堂里被教化的弟子,市场掏钱顾客,有本质区别。

第11期:谁来保护农民
第11期:谁来保护农民

78岁的王庆柏惨死在挖土机下,不是偶然的命案。

第10期:中国发票乱象
第10期:中国发票乱象

常出差之人都有感觉,机场、火车站有人叫卖发票。

第9期:足球背后的博弈
第9期:足球背后的博弈

足球早已经超越了体育,成为国力竞争的体现。

第8期:风水入非遗
第8期:风水入非遗

风水在这块土地上传承几千年

第7期:天上人间?
第7期:天上人间?

号称天上人间的地方,背后会发现权力的身影。

第6期:上班族或上班奴
第6期:上班族或上班奴

上班奴是被工作牢牢捆绑住,逐渐失去自主权的人们。

第5期:被封杀的传奇
第5期:被封杀的传奇

邓丽君的她的歌声唤醒了无数人的心灵。

不管法规政策是否完善,应对高温灾害都是政府部门不可推卸的责任,各地必须采取积极措施,保证老百姓的生命安全。相关部门除了及时发布高温预警,还有必要设立和开放纳凉场所,关注可能受灾的重点人群,确保和监督建筑工地等户外工作场所及时停工、错时上班。目前,许多人对高温天气的关注,还停留在单位有没有按规定发放高温补贴,这实在是对高温劳动保护的一种肤浅解读。[详细]

我来说两句 更多

登录: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