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周小川总是被“误读”

2016年03月27日10:18  新闻专栏  作者:经济观察报观察家  
为什么周小川总是被“误读” 为什么周小川总是被“误读”

  上周,央行行长周小川“希望或鼓励储蓄资金进入股票市场”的消息疯传,股指应声躁动。央行随后澄清,这是又一次媒体曲解和误读。3月20日,周小川行长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发表演讲,重点阐释中国企业杠杆率偏高的原因和解决方法,并表示:“解决的方法也有很多种,其中一个重要的方法就是加快发展资本市场,通过资本市场股本融资能够使国民储蓄中更大比例资金进行股本融资,也就降低了债务占GDP的比重,也降低了债务股本的比例。”

  这段话没有“鼓励储蓄入市”的字眼。央行称,周行长讲话的原意是指解决我国借贷比例高的办法,其中之一是股本融资。

  这是不长的时间里,周小川的讲话又一次遭到误读。今年2月举行的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上,市场疯传周小川表态 “楼市加杠杆是对的”,其时楼市正热,周小川的确在答记者问时谈到楼市加杠杆的问题,不过追根溯源,市场所传还是断章取义的成分更多一些。

  资本市场关注周小川的一举一动乃至片言只语,因为他是央行行长。无论是经济运行、股市、汇市、楼市,任何政策信号都可能让市场随风起舞。所以一直以来很多人说周小川的表达颇有些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的风格,也是一位模糊语言大师。既不透露确定的政策信号,但也让你了解央行对特定时期经济问题的理解。但是从上述两次讲话的内容来看,周小川传递的信息还是相当明确的。为何市场依然误读乃至曲解呢?

  我们认为,这或许跟投资者的“刺激”期待有关。尽管决策层明确不搞强刺激,不过一些投资者对更加宽松的政策是有想象的。对于加杠杆,虽然有一朝被蛇咬的教训,但投资行为中的非理性因素还是很容易被点燃。风不动,投资者的心在动。低迷的市场行情下,这种心理预期加上有意无意的曲解,的确可以给市场增加一点点温度。

  但这当然不是周小川的语意所有,也非决策逻辑本身。1月份2.5万亿元的天量信贷让很多人相信“放水”已成现实,楼市会成为另一个股市。2月份信贷增速回顾常态,7200多亿元的新增信贷无疑证伪了“强刺激”。

  解决借贷比例高其实是努力了20年的命题。在中国,以银行信贷为主的间接融资占比80%左右,直接融资仅为20%,但在美国等发达市场经济体正好相反。无论从避免风险集中于银行体系,或者优化居民资产配置结构的角度看,提高直接融资比重都是一件很紧要的事情。中国有超过60万亿储蓄,这给股本融资提供了庞大的资金池,逐步建立和正在完善的多层次资本市场,更给股本融资提供了更大的空间。“通过资本市场股本融资能够使国民储蓄中更大比例资金进行股本融资”,可以说是必然趋势。

  不过趋势不等于现实。正如周小川所说,中国的股本市场发育比较晚,股票市场在90年代初才开始出现,市场发展的时间还短,民间的股本融资也相对薄弱。由于民间财富积累不足,变为股本的机会也相对比较少。更何况,过去很多年里,为国企脱困,为指数涨跌,股市很多时候被种种复杂目标干扰,市场的地基打得并不牢靠。拔苗助长,后果不问自知。正如新任证监会主席刘士余所说,泡沫怎么吹起来的,就会怎么破灭。

  当下的股市正处在休养生息的阶段。在经历去年的异常波动之后,无论市场还是监管,股市需要正本清源的变革。今年两会期间,证监会主席刘士余透露,他到任后对股市异常波动做了专门的了解和研究,此后注册制暂缓,熔断机制搁置,战略新兴板停摆,直到最近ST博元退市,我们有理由期待一场务实的市场导向的监管革命。果真如此,直接融资比重的提升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不妨说,对周小川的误读,固然是对货币政策取向的误读,也是对中国经济现实的误读,更是对决策者理念和改革决心的误读。有人说,投资本身是一场漫长的修行,若做如此想,不仅仅是投资者,包括监管者在内的市场主体都能少一些浮躁。

  本文是3月28日《经济观察报》社论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 周小川 市场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推荐阅读

热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