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名上学”事件莫非要中纪委去查?

2016年03月27日10:27  新闻专栏  作者:马涤明  
“冒名上学”事件莫非要中纪委去查? “冒名上学”事件莫非要中纪委去查?

  文/马涤明

  河南省周口市调查组3月19日公布了对于王娜娜被冒名上大学事件的调查结果,但对于整个事情的经过,调查组并没有详细公布。据称,由于录取通知书的经办人、张莹莹的舅舅已去世,当年究竟是谁收的钱、谁办理的入学、谁伪造的档案,都已经查不到了,目前未发现涉及渎职、滥用职权等犯罪问题的线索。

  谁办理的入学,没什么不好查的,即便是具体操作者去世了,但谁在中途截留了入学通知书,应该能找得到;大学那边谁在审查入学资料、新生个人信息上出现严重“疏忽”,应该查得到。被处分的9人中,有中学人员,有周口职业技术学院人员,这两个学校的参与冒名顶替的人员,应该知晓办理入学、伪造档案的情况。问题是,官方只说这些受处分人员对冒名上学问题有责任,但究竟都是什么责任,却成了秘密。这种情况下,又说因为中间人去世了,所以有些问题 没发查,就不能让人信服。

  如果说,其他的造假,都可以说不好查,但户口、身份证造假,任何时候都能查得到是谁干的。因为假王娜娜上大学以后的身份证,属于“真的假身份证”,名字、照片是冒充的,但身份证号却是真的,公安户籍系统中能够查得到。受处分的9人中,既有当地公安局的,也有辖区派出所的,说明伪造户口、身份证的人已经查实。而利用职务之便伪造户口、身份证,是否涉嫌滥用职权罪,这就是一个常识问题。问题已是明摆着,官方仍然瞪着眼睛说“目前未发现涉及渎职、滥用职权等犯罪问题的线索”,那么其他的问题能不能“发现”,也就可想而知了吧。

  很多的丑闻丑事,在当地都很难揭开盖子,从一些爆料记者或网友的遭遇,也不难证明这个问题。近来,一些地方腐败问题被上级巡视组揭开后,往往听到这样的说法:有些问题一发而动全身,牵扯到不少人,所以不好动。而这一轮反腐所以更多地采用巡视手段,主要是因为地方基层的“土围子”太厚、太硬。

  可是,彻查一桩冒名顶替上学的问题,难道也要中纪委来吗?之前曾有人说,闹到联合国也没用,还得周口管。结果,联合国真的“关注”了,有人说“联合国的关注推动了问题的解决”,这个说法或有些夸张,但因为联合国的关注表情炒热了媒体舆论,舆论发酵引发了当地的高度重视,却是事实。

  冒名顶替上学事件,没有舆论来推,调查就很难启动,已令人唏嘘;如果上级不出面,有些问题就不能彻查,连被责任人的具体责任都成了秘密,官方对待“负面事件”的态度,要比“冒名顶替上大学”更叫人难过。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 冒名上学 王娜娜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推荐阅读

热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