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给国家”不只是盗墓贼的真实谎言

2015年07月09日09:11  新闻专栏  作者:单士兵  
网络剧《盗墓笔记》截屏 网络剧《盗墓笔记》截屏

  文/新浪专栏 观察家 单士兵

  最近,我在陪十岁的女儿看网络剧《盗墓笔记》。这部电视剧,实在够雷人的,不论是故事情节,还是技术处理,都可以说是漏洞百出,当然也引来了无数人吐槽。

  比如,“交给国家”已经成了热得烫手的网络热词。原因就是剧中的“盗墓”主角,频繁地念叨,要将挖出来的宝贝“交给国家”。从开篇的牛头到后来出现的藏宝图,他的表现都是毫无私心,一心要“充公”。那种字正腔圆的表达,真的让人感觉好假,也让“稻米”们(盗迷,《盗墓笔记》粉丝)忍无可忍,在网上纷纷隔空喊话《盗墓笔记》的编剧:我想把你也上交给国家。

  对此,编剧也觉得委屈。日前,《盗墓笔记》编剧白一骢就说,设置这么多“上交国家”的桥段,也就是为了让《盗墓笔记》顺利过审,“盗墓是违法的,按照原著拍没有办法播出。”看来,这部戏是要让“上交国家”进行到底了。

  不难看出,这种“政治正确”,在作者心中,也是属于技术层面的手段,并不反映他真实的思想境界。这种情况不复杂,成年人都能理解,特别是从事文化行业的人,对此太熟悉了。就像我这种时评老油条,现在内心很清楚如何才能让自己的话语在底线和天花板中间穿梭,如何通过让文章释放点正能量,来保证顺利发表出来,因为只有这样,我的码字才能换来稿费呀。

  不过,要向女儿讲清楚这其中包裹的复杂性,就太难了。毕竟,“交给国家”原本就有正当性,盗墓行为也确实是违法的,必须反对。这种价值导向本身没有问题,完全可以拿出来教育女儿。问题是,如此设置“交给国家”的情节,动机并不纯,不属于创作者的“我手写我心”,而是在用一种伪饰手段,去蒙混别人,来实现自身的利益诉求。最可悲的是,这种技术手段很不高明,只要有成年人的智商,完全就能一眼看穿。

  戏里戏外都在演,连观众都在跟着演,这种情况,在现实中有太多表现。惟一演不下去的,也就是到孩子那里。毕竟,真的不愿意让孩子沾染那些伪饰的东西。比如,我肯定不想让女儿知道,自己的写作有时也不足够真诚,就算有勇气向孩子承认自己有些话语是虚伪的,但是,又很难向她说清楚,为何自己这种明显的不真诚,别人还是会选择相信。难道要说,别人显然智商都比我差吗?这样说,我自己不信,孩子也不信。

  这也就是无处不在的现实版“皇帝的新装”。仅以“送给国家”为例,就有太多。记得以前支付宝在与银行争缠的时候,马云还表示“支付宝随时可以献给国家”。当然,阿里巴巴高层同时又强调,“支付宝不能送银行”。这些话里的爱恨情仇,利益纠葛,真是太复杂了。甚至连成年人都搞不明白其中逻辑,比如,银行不就是国家的吗?不真诚真是害死别人,真诚有时又会害死自己,这种尴尬,令人唏嘘。比如,李娜曾说过,不要说我是为国争光,我只是为了自己。结果,她不止遭到炮轰,还遭受为难。

  这个世界,有两个主体,应该成为我们永远都不应该欺骗的对象,那就是国家和孩子。“送给国家”是真实的谎言,真的希望“送给国家”不再虚伪,真的希望在孩子面前没有欺骗。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 盗墓笔记 送给国家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推荐阅读

热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