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民周刊专题 > 正文

新民周刊:大学生“助学贷款”变革解读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9月19日14:58 新民周刊

  作者:夏学銮

  今年上半年,对中国在校贫困大学生和未来贫困大学生及其家长来说,再也没有比“国家助学贷款大面积叫停”这一消息更让他们心急火燎的了。对此,学者亦纷纷发表看法,在《人民法院报》上,笔者曾经发出了“国家助学贷款政策怎能这样轻率叫停”的“天问”,有的网友在“人民网”发表评论说:“停什么都不能停国家助学贷款!”

  8月31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请有关方面负责人详细介绍了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的五大变化,这被一些新闻媒体称作是国家助学贷款的“大变脸”。“青山缭绕疑无路,忽见千帆隐映来。”2004年的“气候”变化可真大呀!三个月以前,贫困大学生还感到寒风刺骨,而进入9月份,他们却又感到温暖如春了。人们不禁要问:这种变革或“变脸”到底是怎样发生的?它所昭示的时代精神是什么?

  原国家助学贷款从启动到叫停再到重新启动,经历了一个“正-反-合”的哲学过程。原政策的内在矛盾是其“叫停”和“变脸”的根本原因。原政策把贷款风险全部都转嫁到银行头上,使银行处于异化的外部性地位;它把尚未还贷的大学生不分青红皂白地推到违约人的外部性地位;它把政府和学校的责任推得一干二净,同样使政府和学校处于旁观者的外部性地位。国家和银行功能的这种错位,一方面引发了银行和贷款学生的尖锐矛盾,另一方面又使国家助学信用贷款失去了根本的信用保障。

  国家助学贷款新政策主要新在五个方面:第一、还贷年限由4年延至6年,使贷款的高校毕业生有两年缓冲期,体现了一种人文关怀精神;第二、在学期间政府100%贴息,毕业后开始计算利息,消除学生在校时的还息之忧;第三、贷款银行由政府指定改为由政府招标确定,充分体现银行的内部性;第四、加强贷后跟进管理,充分发挥学校在信用助学贷款中的主要管理者作用;第五、建立风险补偿机制,风险补偿基金由财政和学校各负责一半。

  国家助学贷款新政策,像社会保障等其他领域内的一系列新政策一样,体现了一种新的社会情操和时代精神,具体而言,它们是:

  求真务实精神。求真务实精神是追求真理、真抓实干、不尚空谈、不弄虚作假、不做表面文章、不断检查工作中的失误、知错就改和办事不拖沓的科学精神和工作伦理。它不仅体现了唯物主义的认识路线,而且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职业伦理。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在短期内能够得到如此快速的调整和革新,就是求真务实精神的生动体现。

  人文关怀精神。从延长还款期限到政府全部贴息,这里充分体现了政府对贫困大学生的人文关怀精神。人文关怀是一种高尚的社会情操,它是由理解、宽容、尊重和关爱所组成的一种人文化成行动。《周易详解》说:“天地之生万物,圣人之化天下,莫不皆有所感。然则非有心也,以性感,性以情感。情,天地万物之常理也。观其所感,其情可见矣。”观感化物,人文设教,实为圣人之道也。

  市场主体精神。新政策由政府指定银行从事助学贷款业务,改为由银行投标竞争这项业务,这一转变既体现了政府功能的归位,又突显了银行的内部性和市场主体地位。许多银行之所以积极投标,就是因为它们看准了这一有利可图的巨大市场:新的国家助学贷款不再是赔本的买卖。

  风险共担精神。新的助学贷款既是国家、银行、学校、学生互利互惠的产物,又体现了四个行为主体之间的风险共担精神。风险共担是社会治理理论和实践的基础,又是任何一种伙伴关系形成和发展的前提。没有风险共担,就没有政府、非政府组织和市场合作开展的社会治理行动,它们之间的伙伴关系就不可能形成和发展。

  信用道德精神。新政策特别强调对贷款的跟进管理工作,这一工作的显功能是保障信贷的还贷率,其潜功能是提高信贷者的信用道德精神。诚信和信用是现代人安身立命的法宝,也是现代人通向成功的阶梯。如何以诚信的品质利用现代信用制度,对现代青年来说既是一种权利,也是一种义务;既是一种机会,也是一种挑战。

  政府担当精神。新政策的最大亮点是明确了政府在国家助学信用贷款中的责任,由于政府提供了一半的风险储备金,学校承担的另一半也是政府的拨款,这就调动了银行从事这项业务的积极性,把本来已经死掉的助学贷款业务又激活了。这说明,在市场经济社会,政府担当精神是不可或缺的,它是解决许多社会问题的制胜法宝。当政府把经济问题交给市场后,解决社会问题就是它义不容辞的责任。(作者系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相关专题:新民周刊


 【评论】【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F1中国大奖赛
《2046》公映
法国特技飞行队访华
2004中华小姐环球大赛
2005新浪考研大讲堂
国庆出游宝典
“十一”缤纷车世界
全国万家餐馆网友热评
《性感文化的解析》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新浪会员代号:   密码: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