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民周刊专题 > 正文

“防非”定点医院债务链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9月25日14:46 新民周刊

  撰稿/汪 伟(记者)

  站在湖北黄冈市黄州区中心医院二楼窗口,探头下望,可以看到张宏的家。

  张宏曾是这家医院的医生。2003年4月21日,他被确诊为湖北省第一例SARS病人,在黄州区中心医院进行治疗,据医院统计,共用去治疗费用14.8万元。2003年9月30日,张宏 收到太平洋人寿保险公司武汉分公司赔付的大病医疗保险5.8万元。这笔钱随后即被交到医院,算作张宏的治疗费用。2003年9月,张宏辞职,远走温州行医。2004年9月,张宏一纸诉状将黄州区中心医院告上法庭,要求医院返还保险金。

  老旧的中心医院至今保留计划经济时代的建筑格局,门诊大楼离家属区只有5米之遥:这近在咫尺的距离,从前意味着单位的保障和安全感,而今因为张宏和医院反目,成了面面相觑的难堪。

  良心和寒心

  官司10月14日要开庭,张宏早早请了假,从温州返回黄州。医院大院并不大,进出之际,抬头低头就会碰到昔日的同事。有人一如既往地和他打招呼,关系好的同事还主动提及官司。也有人一低头就过去了。

  张宏被确诊为SARS时,院长凌泽淦到医院上任刚好7天。他成了张宏的主治医生。凌泽淦说,“张宏告医院,医院有点寒心,说一点不寒心,是假话。”

  有医生则说,医院感到寒心,因为张宏“不讲良心”。黄冈市财政局一位工作人员表示,张宏和医院纠纷作为SARS时期的事件,不能只考虑法律的合理性,还要考虑良心和社会导向。“你闯过了鬼门关就来要钱,没有闯过去呢?”黄州区卫生局副局长钟细望说,张宏讨要这笔钱,从常理上讲不过去。“治病掏钱,你没有掏钱,怎么还能拿钱呢?这样有悖常理。”

  这是对张宏的质疑中最多的一项。有一个问题几乎被所有人忽略了。张宏索要的保险赔款,正是他亲手交给医院的。

  张宏知道SARS的治疗费用是一个大数目。从没人向张宏提及过治疗费用的问题。病愈出院,他也没有像一般病人那样去办理结账手续。这些都给张宏一个感觉,一些有关SARS的费用虽然发生在他名下,其实都和他无关。

  2003年9月29日,医院通知张宏,保险公司有一笔款子要赔给医院,但是需要张宏签字才能领到。张宏以为,这只不过是诸多发生在他名下但与他无关的款项之一。第二天,张宏在太平洋人寿保险的领款收据上签下自己的名字,领到5.8万元保险金。钱随手交给了医院,张宏连收据都没有要。事后,张宏只将这件事告诉了妻子丰慧。事情看起来顺理成章,丰慧也没有觉得有不妥之处。

  张宏领取保险金的场景在黄冈电视台播放后,变得家喻户晓。突如其来的SARS带来的阵痛,似乎有了皆大欢喜的句号。同事常常打趣,说张宏的运气不错。丰慧出去打牌的时候,牌友们也说,拿了这么大一笔钱,打牌可以不用计较小小的输赢。亲戚朋友有人上门告贷。也有辗转听来的消息说,“非典”不在保险之列,保险公司为“非典”赔钱给张宏,是赔错了。一个熟人对他说,国家有规定,“非典”的治疗费用由政府承担,因此,保险公司赔的钱应归他个人所有。

  多番解释之余,张宏突然觉得惴惴不安,钱无凭无证就交给了医院,似乎不太对头。不管怎么样,保险领款收据上签的是他的名字。在一段短暂的时间里,这笔钱曾经捏在他的手上。2004年2月6日,张宏去医院医务科办理辞职手续,第一次提起保险金,希望医院能给他开一张收据。

  这是双方龃龉的开始。张宏没有说完,一个冲动的同事一听提到保险金,劈头说,你要是提这笔钱,你就没良心。

  事关“良心”,争吵就变得没有节制起来。伤感情的争吵之后,张宏拿到了一张住院预付款的收据。但他终于选择了为自己找一名律师。

  张宏和他的官司成了黄冈街头巷尾的新话题。“良心”是采访中到处可以听到的一个词。黄冈市委宣传部一位工作人员说,张宏谁都告不倒,他只能告倒他自己。理由是,不管法院怎么判,老百姓从常理也知道,张宏告医院太“没良心”。

  张宏的妻子丰慧也是中心医院的医生。张宏患病期间,丰慧24小时守在病床边,每隔一个小时和凌泽淦通一次电话,传达张宏的症状。按照凌泽淦的说法,没有丰慧,张宏很难渡过难关。丰慧一直拿不定主意,张宏的官司到底是该打还是不该打。

  “我从来没有想过要这笔钱”,丰慧说。在她看来,治病没有花自己的钱,反而能获得保险赔偿,这种事情太难以理解。一开始她强烈反对张宏打官司。现在她只希望,官司能向她的牌友们澄清一个事实,这笔钱现在在医院,不在她手上。

  丰慧说,毕竟大家生活在一个凡事先讲人情而不是先讲法律的环境里,出了官司,别人的非议就变得难以避免。

  有人问她关于官司的事,她一概说,我不知道。

  谁为张宏埋单

  在这场迄今为止外延吞没了内涵的官司中,矛盾其实集中在“谁为张宏埋单”的问题上。张宏的律师在诉状中称,张宏在工作中感染非典,属于因公受伤,理应全额免费治疗。而政府亦有规定,非典的治疗费用由政府承担。因此,保险公司的理赔款属于张宏的个人财产。

  黄州区中心医院院长凌泽淦则反复告诉记者,作为SARS期间的非典防治定点医院,中心医院为防治非典花去巨额费用。中心医院因防治非典开支的费用,政府没有足够的拨款支持,现已变成医院的巨额债务。因此张宏的大病医疗保险理赔款,理应作为治疗费用交给医院。

  SARS过后,国家财政部驻鄂专员办专门对中心医院防治非典实际支出情况进行审核,核查结果是中心医院支出306万元。与此相比,SARS前后,中心医院共收到财政拨款和慰问金共计仅51万元。其中包括湖北省委领导到中心医院视察疫情时带来的10万元慰问金。

  两者差额巨大,到底这笔债务如何消化,由谁来消化,连同“免费”的费用谁来出,现在成了悬案。讽刺的是,恰恰是在“谁来为张宏埋单”的问题上,医院和张宏的律师达到一致。

  双方都称,SARS期间湖北省在全国率先宣布实行非典患者及疑似病人一律免费治疗,费用由各级政府统筹解决。这一举措有全国媒体广泛的报道为证。2003年5月27日,湖北省第十届人代会第三次会议提交的《关于全省非典型肺炎防治工作的报告》中也称,“非典及疑似病人从留验、隔离到治疗的全过程一律实行免费……体现人民政府对人民负责”。

  张宏据此称,医院不应将属于他的保险理赔款收做治疗费用,因为14.8万元的治疗费用应由政府负担。医院也称,防治非典造成的巨额债务应由政府来消化。张宏的治疗费用,只有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支付了2.5万,即使扣除争议的5.8万,还有6.5万元缺口。

  作为一名医生,中心医院作为一家县级医院,成功治愈湖北省第一例非典患者,凌泽淦显然以此为荣,言谈中十分兴奋。然而,作为一个院长,走出隔离区,凌泽淦发现,导致他的前任辞职的医院债务,又增加了数百万元。中心医院作为非典防治定点医院,在SARS恐慌中门前十分萧条。一段时期内,新增债务和病员日稀成了凌泽淦的心头之痛。

  毫无疑问,中国群众性防治SARS的成效,某种程度上和“不计成本”有关。至于防治定点医院的巨额医疗投入和由此造成的经济损失,则作为特殊时期的特殊事件,在法律、行政和财政上的相关纠葛,至今还是研究者争论不已的话题。

  为了要钱,张宏曾向市长信箱和其他各级机关多次反映,凌泽淦因此不得不到相关部门进行解释。反映、解释和奔走相求的结果都是不了了之。接到应诉通知的一刻,凌泽淦甚至感到如释重负。他希望,法律能够就SARS期间的费用分担方式,做出有约束力的表述。

  作为黄州区卫生局下辖医院,中心医院每年的财政预算资金是40万元。然而对凌泽淦来说,这笔钱只是一个数字,从来只有纸面上才能看到。因为这笔钱和医院需交的种种公共服务和行政事业费用一相冲抵,账面上得出的就是一个负数:医院必须倒掏。

  问题是,撇开2000万债务不谈,医院正常年份的收入不到1000万,除去成本,这笔钱分摊到医院的人头上,每人不过几千元钱。现在医护人员只拿2001年工资数的50%。凌泽淦说,最辛苦的是护士,劳动繁重,却只能拿每月450元钱的微薄工资。凌到任之前有一段时间,医护人员每月只能拿200元钱。更有甚者,2003年初,医院全体人员有两个月根本没有拿到工资。

  医护人员因此大量流失。几年内医生流失有五六十人之多。仅在张宏打工所在的浙江瑞安县,就有他5个同事,分散在瑞安各个医院中。院长亦因此在短短几年内,连换数任。

  死结难解

  黄冈人在用“良心”考量张宏的时候,没有忘记官司另一个主角凌泽淦。凌泽淦在前任因债务辞职后被调往中心医院;上任7天,张宏被确诊为SARS患者,凌泽淦是主治医生;最后,一笔不菲的债务看来又逃之难去……当地人和凌泽淦自己称此为“背时”。

  问及张宏的医疗费谁来埋单,黄州区卫生局副局长钟细望说黄州区的财政是吃饭财政。卫生局副局长的说法在一墙之隔的财政局得到一致响应。财政局预算股的股长苦笑说,黄州区的财政充其量只能算是“稀饭财政”,而办公室一位副主任则自嘲说,不如说“讨饭财政”更为贴切。

  黄冈市财政局一位工作人员苦笑说,现在他手头上关于“抗非”资金方面的文件“太多了”,需要清理掉一部分。那些文件上的种种规定,会随着清理停留在纸面上。

  “中心医院的欠债问题,根本讲只有靠医院改革。到底医院是由政府主办,还是推向市场,相关政策至今举棋不定。要是政府主办,就要按时按量拨人头费;要是推向市场,就要放开医疗和服务价格,让市场整合资源。政府既要老百姓消费得起,又要医院创收,这是一个死结,解不开的。”

  钟细望说,“事情过就过去了。去年防治非典轰轰烈烈,今年就不咋的,明年再不咋的,人们就会淡忘了。人是健忘的,生活照样要继续。”

  生活还要继续。因此,如无意外,306万的债务将由医院来背。钟细望说,不在中心医院,在张家医院李家医院,结局也不会有什么不同。这就是历史的局限性。

  相关专题:新民周刊


 【评论】【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F1中国大奖赛
《2046》公映
法国特技飞行队访华
2004中华小姐环球大赛
2005新浪考研大讲堂
国庆出游宝典
“十一”缤纷车世界
全国万家餐馆网友热评
《性感文化的解析》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新浪会员代号:   密码: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