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开放的社会必是共赢的社会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26日10:31 新京报 | |||||||||
9月24日,北京市海淀区统筹区域发展高层联席会议上,由海淀区政府发起,包括中央军委办公厅在内的海淀辖区内118个单位,联合签署《统筹区域发展共建和谐海淀宣言》,海淀统筹区域发展高层联席制度正式启动。海淀区政府将同驻区单位通过多种合作形式,将“大院大所”里的公共设施部分,如礼堂、电影院、图书馆、游泳馆、健身房、餐厅等对附近居民开放。(昨日《新京报》)
无疑,海淀区首次建立这种区域性的高层联席制度,对于我国正在建设中的、走向一个开放社会的事业意义深远。 世界各国的经验表明,任何以提高民众福祉为目的的改革,都会不遗余力地增加公民选择生活的便利与自由。从某种意义上说,多一份民众选择生活的权利,便多一份民众热爱自己社区、城市乃至国家的理由。值得一提的进步是,作为联席会议单位的北大、清华等海淀区辖区内的22所高校,有望首先开放图书馆的网络资源,供社会各界共享。应当说,此为民众之福,亦为大学之福。 在欧美,许多城市因为受过高等教育者人数众多,而被人们称为“大学城”,身处其中的居民也常以此为荣。但是,对他们来说,真正的荣耀还在于,大学是一个得天独厚却不论尊卑远近的公共讲坛。校方不会特意颁布金科玉律禁止校外人员自由出入,即使他目不识丁。他们可以在大学里查阅图书、举办讲座、参加沙龙、发表演讲。在这里,大学是全体国民乃至世界公民以知识参与社会、保卫社会的重要场所。 应该看到,一个开放的社会必然是尽可能共享知识与资源的社会,它在本质上被赋予了自由、平等等诸种价值。 法国以“自由、平等、博爱”作为立国之本,长久以来,它们同样被视作人类相通共有的价值。但是,必须看到的是这三项价值内在有序的逻辑:惟有充分开放的社会,才有真正的自由;惟有真正的自由,才可能进行多元抉择、同等追求,共享资源与成功机会;同样,正是发端于平等主义之上的正义,使一个社会能以“博爱”自我标榜。换言之,在开放中走向平等是一个社会走向和谐的基础。 谈到开放的社会,英国著名政治理论家卡尔·波普尔曾有精彩论述,人类历史上不外乎封闭社会与开放社会两种。在封闭社会中,人们的生活习惯是一种神秘的、非理性的态度,反对变化,充满了禁忌;而在开放社会里,人们把生活习惯当成可以批判思考的对象。前者的成员像一个有机体的器官或细胞,各据其位,各司其职,有发号施令的大脑,有惟命是从的手脚,而后者的成员在整体中的地位是可以互相竞争与流动的。 从本质上说,人类文明史就是一场从封闭社会走向开放社会的漫长革命。中国近两百年未歇、矢志不移的大转型,正是共此征程。必须承认的是,今日中国正在努力成长的改革开放,正在积极养成的开放社会,并不止于对外开放,它同样包括对内开放,对民众的智慧开放。对内开放,它不仅包括逐步打破地理界线,同样包括打破不同单元之间关乎资源的禁忌与区隔,包括打破关于知识与权力的禁忌。 一所走向伟大的大学,必以无界传播知识为朴素信仰;一座走向伟大的城市,必以增进居民生活便利与福祉为首任;一个走向伟大的国家,必将因为为民众提供更多选择而备受尊敬。同样,一个开放的社会,必将是共赢的社会;一个朝气蓬勃的新北京,就是开放的北京。 所谓共享,即为共赢;民若共赢,国可自信。 相关专题:媒体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