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新周刊专题 > 正文

恶搞排行榜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07日22:59 新周刊

  我们时代的恶搞的最大价值,在于把无意义的行为变成了有意义的创意发表活动,它,甚至连一种娱乐都算不上。

  文/胡斐 胡尧熙

  《大史记》系列——恶搞短片的教科书

  出位度:★★★★★

  咸湿度:★★★★

  嘲讽度:★★★★★

  创意度:★★★★★

  恶搞短片的先驱,迄今为止最专业的恶搞作品,为日后前赴后继的短片确立了发展方向和技术标准,并首次大肆引用了红色经典。《粮食》、《分家在十月》等短片分别取材自抗战影片和苏联经典革命影片,错位产生的效果极佳。从社会现实到办公室政治,多处涉及个人隐私和央视评论部的分家内幕,讽刺言辞异常尖刻。最重要的是,它出自央视,证明了主流媒体仍然存有自嘲的勇气和幽默感。

  其余提名:央视新闻评论部春节团拜会

  《南方公园》——没什么不能拿来恶搞

  出位度:★★★★★

  咸湿度:★★★★★

  嘲讽度:★★★★

  创意度:★★★★☆

  是的,这就是那部禁止儿童观看的动画片,然而家长们可能自己在一边看得乐不可支。它会告诉你萨达姆·侯赛因其实是撒旦的同性恋情人,圣诞节的吉祥物是一坨屎,耶稣基督的老爸是只奇丑无比的四不像生物……片中充斥着屎尿屁笑话和大胆露骨的荤段子。如果想学正宗的美式国骂,只需要把两部片子多看几遍即可。导演特雷·帕克和马特·斯通对于任何有政见、有立场的角色进行无情的讽刺,典型的无政府主义,他们与迈克尔·摩尔的最大区别就在于他们在恶搞环境中不偏不倚的“中庸”,任何事情都能被拿来开涮。

  《小小英国人》(LITTLE BRITAIN)系列剧——全英国人民都是恶搞对象

  出位度:★★★★☆

  咸湿度:★★★

  嘲讽度:★★★★★

  创意度:★★★★★

  “英国!英国!英国!由女王于1975年建成,盛产同性恋和爵士头衔……”每一集开头,《小小英国人》都会如此这般地把大英帝国从上到下贬损一遍,然后提醒大家“最‘可爱’的是我们英国的人民!”于是接下来的剧情里,各种有人格缺陷的英国人一一出现,创作人兼演员的马特·卢卡斯和大卫·威廉姆斯用精湛的演技夸张地演绎各种英国人,包括有同性恋倾向的首相助理、夸张的异装癖、神经兮兮的苏格兰人、缺德的减肥班老师、假残疾人、精神病人等等。然而英国人的幽默在于,即使是部恶搞系列剧,在2004年的英国电影电视艺术学院电视奖颁奖仪式上,该剧依然获得了最佳喜剧表演奖和最佳喜剧连续剧奖2个项目的大奖。

  伊格诺贝尔奖——科学有可能是一场玩笑

  出位度:★★★★★

  咸湿度:★★★

  嘲讽度:★★★★★

  创意度:★★★★★

  由哈佛大学和剑桥大学幽默科学杂志《不可思议研究年报》联合创办,与真正的诺贝尔奖几乎同时颁奖,评奖要求是“不寻常、幽默、有想象力”,奖项范围包括生物、医学、物理、和平、经济、文学、公共卫生、考古、营养学等类别。每位获奖者需要自费到哈佛学院出席10月前后每年一度的颁奖典礼,即席演讲的时间被严格限制在30秒以内,由专业的足球裁判掐表计时。迄今为止,“人造狗睾丸”、“在糖和水中游泳哪个快”、“研究131种青蛙气味”被认为是最受欢迎的获奖项目。但请相信,伊格诺贝尔奖颁布的都是真人真事,发明5寸软盘的日本科学家中松义郎称它为“最接近科学本质的思考标准”。

  《全民大闷锅》——从头到尾的模仿秀

  出位度:★★★★

  咸湿度:★★★

  嘲讽度:★★★★★

  创意度:★★★★★

  要准备看《全民大闷锅》,请扶好桌椅,勿喝水。

  《全民大闷锅》是个诙谐的时事节目,最大特色当然是模仿秀,也就是现场所有的嘉宾都是“被模仿的名人”,连节目中间的小单元,也都是“被模仿的名人”,让热门话题人物“陈胜鸿”、“唐泽寿明”和“林志玲”同台讨论。选题基本都是台湾本土的最新时事,尤以政治时事为主,经常借这些“假名人”之口对台湾的高层政治人物指名道姓地痛骂。搞笑中带了一点严肃,嘻嘻哈哈中消解着貌似神圣的政治和公共话题。

  《中国队勇夺世界杯》——球是这么踢的

  出位度:★★★★★

  咸湿度:★★☆

  嘲讽度:★★★★★

  创意度:★★★★☆

  从“无厘头以人为本”起家的网友猫少爷终于开始进攻视频,在他的处女作中,中国队顶替塞黑队进入世界杯决赛圈,在足协主席成龙的率领下,一路战胜阿根廷、德国、日本和巴西等强队,最终捧起大力神杯。这部短片上网不到半个月,点击数就超过百万,被网友评为超越“馒头”之作。尽管同样摧残了多部经典影片,但没有导致观赏者消化不良,在人们的意识中,中国足球的意义就在于恶搞。

  其余提名:《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鸟笼山剿匪记》/《十面无间》/《咆哮江湖之铁血摇滚》

  《MAD》杂志——所有人都只是一个傻里傻气的小孩

  出位度:★★★★☆

  咸湿度:★★★

  嘲讽度:★★★★★

  创意度:★★★★☆

  《MAD》是一本美国漫画杂志,代表人物是一个叫做阿尔佛雷德·纽曼的怪模怪样的小孩,几乎出现在《疯狂》杂志每期的封面,他是美国有名的白痴人物,经常“妙语连珠”。《MAD》杂志用其来恶搞从超人到总统几乎每一个人物,不管是英雄还是政客,一律变成阿尔佛雷德那副傻里傻气、满脸雀斑的模样。不过这小孩虽然看上去很傻,说出来的话都很经典,比如“吸烟有助于减肥——只剩下一个肺!”、“为什么我们只从两个人中选总统,而从50个人中选出美国小姐?”、“如果歌剧是娱乐,那么从房顶上掉下来就是运输!”

  《蜡笔小新》——色情动画片

  出位度:★★★★☆

  咸湿度:★★★★★

  嘲讽度:★★★

  创意度:★★★☆

  如果说《南方公园》完全就是在恶搞大人,那么《蜡笔小新》是在用小孩的方式恶搞小孩。这个才5岁的好色小男生,经常掀女生的裙子(妈妈也不例外),动不动就当众裸奔,在“小弟弟”上画一个大象,然后唱“大象大象鼻子怎么那么长”的歌,另外很会甜言蜜语,擅长装傻演戏。靠“整蛊作怪”赢得大把人心。

  《武林外传》——江湖不过是一个玩笑

  出位度:★★★☆

  咸湿度:★★☆

  嘲讽度:★★★★☆

  创意度:★★★★★

  网络作家宁财神的作品。引用了现代明星绯闻、流行歌曲、环保理念,套的是明代的时间地点。打着武林的招牌,却卖着中西合璧的膏药:莎士比亚的诗句、村上春树的小说。通过联想力把不同的时间空间统统恶搞在一块儿,于是诞生了此剧。男女主角身着古装,刀剑齐全,但既没有吊威亚满天飞的镜头,也没有刀光剑影的场面。细看内容,完全颠覆了武侠剧给人的传统印象,一个个小人物粉墨登场。在一片粗制滥造的所谓“武侠片”中,《武林外传》反而显得清新有趣,第一周的收视率就位居央视电视剧收视排行之首。

  《怪物史莱克》——这世上没有白马王子

  出位度:★★★☆

  咸湿度:★★★

  嘲讽度:★★★★☆

  创意度:★★★★☆

  “极尽嘲讽调侃之能事”是影评人给予这部动画电影的普遍评价。美丽的公主下嫁给沼泽地的吃人绿怪,自己也成了一只母绿怪,并且擅长中国功夫。当《怪物史莱克2》在美国公映时,电影院里大人的笑声远多过于他们的孩子,孩子的经验还远不够来分辨电影里恶搞到的经典桥段。谁会想到穿长靴的猫突然就学起了艳舞女郎,长鼻子皮诺曹偷穿丁字裤,而菲奥娜公主对着史莱克泥泞嘴巴的一吻,脱胎于《蜘蛛侠》。好事者甚至逐个镜头琢磨并编写《恶搞不完全手册》。显然,恶搞经典选择“偷偷的干活,放枪的不要”也是一种手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点击此处进入《新周刊》论坛

  相关专题:新周刊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