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CCTV-4《今日关注》专题 > 正文

中欧的合作与博弈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01日17:14 央视《今日关注》

  中国重要的贸易伙伴欧盟,亮出了新的对华政策文件。未来的中欧关系拥有什么样的起跑线?在合作与博弈的同时,欧盟能否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对华军售解禁的路还有多远?敬请收看《今日关注》。

  主持人(王世林):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收看正在直播的《今日关注》。

  26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与来访的法国总统希拉克举行了正式会谈。在会谈之后,两国元首共同签署了《中法联合声明》,并且共同出席了合作协议的签字仪式。对于法国总统希拉克来说,这是他就任法国总统以后的第四次访华。就在他来访的同时,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欧盟也亮出了新的对华政策文件。在合作与博弈的背后,未来中欧关系拥有什么样的起跑线?未来的中欧贸易又怎样在平等与责任中发展?

  就这些问题,我们演播室请到两位研究欧洲问题的专家为我们做解读。来介绍一下:一位是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欧洲研究所所长冯仲平先生,你好冯所长。

  冯仲平(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欧洲研究所所长): 你好。

  主持人: 还有一位是中国社科院欧洲研究所研究员赵俊杰先生,你好。

  赵俊杰(中国社科院欧洲研究所研究员): 你好。

  主持人: 欢迎两位到演播室接受我们的采访。

  不知道两位专家今天上班的时候是不是路过天安门广场,因为今天在天安门广场长安街两侧飘扬着法国国旗,这意味着有一位来自浪漫国度的大人物来访中国了,他就是法国总统希拉克,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他是对华外交最为成功的西方领导人之一,他也是对中国情有独钟的法国老人。

  对即将迎来74岁生日的法国总统希拉克来说,中国是他进行国事访问最多的国家。10月25日至28日,在中法友好关系的大背景下,希拉克对中国进行了他任法国总统以来的第四次国事访问,同时,这也许是他任内的最后一次中国之行。随行的有五位现任部长和法国26家大公司的30多位企业家。

  访华期间,希拉克和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举行了会谈。同时还将前往湖北参观标志雪铁龙生产线,并到西安参观历史博物馆。与历次访华一样,希拉克这次还将在一些中国关注的问题上传达法国支持的声音。

  法国总统 希拉克:我赞成欧盟取消武器禁运,因为我认为它是一种过时的事物在今天是不必要的。

  主持人:两位专家,关于这次希拉克总理的访华,法国媒体说这次希拉克对中国的访问是为未来法国对华关系定调,为什么这样说?

  冯仲平:说对未来对华关系定调,可能还是一种期盼,法国总统本人可能期盼这次之行,你刚才说也有可能是最后一次在任契机了,明年法国要举行大选,这可能是总统本人的期盼,也是中方的期盼。我觉得可能更贴切的说法是一位法国驻华大使的说法,他说“总结过去,展望未来”,或者我们中国人叫“承上启下”,这么一次访问我觉得比较合适。

  主持人:对。可能更重要的是代表法国总统希拉克对未来中法关系发展的一种期望、期待在里面。如果是定调的话,赵研究员,您觉得他定的是什么调?

  赵俊杰:有很多的评论说,这一次希拉克给中方关系未来的走向定调,或者说把中法关系加上一个“希拉克模式”。所谓希希拉克模式,就是对中国特别友好,同时法国人自己保持自己个性的张扬和那种浪漫的情调。所以不管是定调也好,还是给未来中法关系指明一个方向也好,我认为这十几年,希拉克在法国左右共治的阵局当中,他把中法关系带到今天这么一个“晴空万里”的气氛当中,我个人确实是一位了不起的伟人。我想中法关系恐怕不会因为明年谁入主爱丽舍宫就显得好像出现“雾”一样,我个人还是比较看好。

  主持人:希望未来的中法关系依然是晴空万里。刚才前面谈到了两国元首还签署了《中法联合声明》,在这份声明中,有什么关键的信息透露出来?

  冯仲平:其实中法关系中有几个《联合声明》特别重要,一个是1997年的,一个是2004年中法结交30周年。这次签署的《联合声明》我看内容很长。

  主持人:关键是什么?

  冯仲平:关键可能是两点,中国观众尤其是感兴趣的可能是两点,也就是中欧关系当中的两大难点,两个关注点。一是武器解禁的问题,欧洲到现在还对中国的武器出售保持一个禁令,要推动解除这个禁令。二是尽早地推动欧盟承认中国的全面市场经济地位,这两点可能是这个声明中最有意义的两点。

  主持人:说到中法关系、中欧关系的时候,经常提到了一件事情,即难点,就是关于对华武器禁运,叫“对华军售禁令解禁的问题”。到底这个问题是一个什么样情况,我们再来了解一下。

  1989年6月26日,欧共体的决策机构部长理事会在马德里开会,会议宣布对中国采取包括中止高层接触、军事合作和文化交流等在内的5项措施。该理事会宣言成为欧盟对华武器禁运的原始依据,使刚刚起步的中欧军售往来宣告停止。

  事隔14年后的2003年12月13日,在欧盟首脑会议上,欧盟15个成员国领导人一致同意,重新审议欧盟对中国的军售政策,并设定解禁期限。欧盟认为:军售禁令是一个过时的 “不公平”的制裁措施。

  2004年底,中国国家总理温家宝在与欧盟主席巴罗佐的会面中表示,欧盟禁令是冷战产物。中国呼吁欧盟解禁对中国出售武器,绝不是急于购买欧洲武器,而是反对政治上的歧视。

  然而欧盟对华军售解禁难以一帆风顺,解禁与反解禁较量的力度不断增加。2005年,时任美国副国务卿的佐立克在访欧时表示:如果欧盟坚持在2005年6月底前解除对华武器禁运,美国将中断多项美欧军事合作项目。此前,日本首相小泉在接待到访的法国总统希拉克时也声称,日本“强烈反对”解禁。

  其实,美国国务卿赖斯近年来的一系列言论已在不经意间透露出美日的真实意图。赖斯在2005年2月初访问欧洲时曾说道:“捍卫太平洋和平的是美国而不是欧洲。”细细品味,可以发现赖斯的话所包含的深层含义---担心欧洲因此扩大在亚洲的影响,从而可能动摇美国在亚太地区地位。

  主持人:刚才我们前面谈到了在对华军售解禁的问题上,希拉克总统的观点是非常明确的,他主张取消武器禁运。但是德国的《明镜周刊》对这个问题是这样说的,认为在欧盟,希拉克关于这个问题是“孤掌难鸣”。到底实际情况是什么样的?解禁之“难”,“难”在哪里?赵研究员。

  赵俊杰:因为欧盟解禁的问题也是观众很关注的话题,我自己也很关注住这方面的研究。从2003年开始,中欧之间建立了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温总理确实跟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强调,我们主要是强调上政治上的平等,而不在于急着买你的武器,何况欧盟的武器跟美国比还有一定的差距。现在的问题在于欧盟的决策机制是要求高度一致,用一个声音对外说话,这是它的共同安全与法规政策所确定的。这样一来,现在比如有一些中东新入盟的小国,它受到第三种外来势力的干扰,如果立场不是很坚定的话,有可能摇摆于解禁与非解禁之间,这样一来的话,只要一到重大表决的时候,往往可能就形成一种反对的力量,这样可能对解禁不利,我觉得希拉克是话中有话。希拉克作为一个跟中国非常友好的战略家,他卓识的眼界确实令我们很钦佩,但是这种钦佩的背后不能用感情代替理智,大国有大国的难处,小国有小国的利益诉求,所以有些国家跟中国之间的利益,尤其经贸联系不是很密切,尤其中东一些小国,这种情况下,往往一到务实的时候,就对我们进行一些不太友好的表示,所以我感觉欧盟内部围绕解禁的斗争是长期的。

  主持人:的确冯所长,就像刚才赵研究员讲到在防务政策方面,欧盟是强调用高度的同一个声音来说话,但是也有第三个势力在不断影响其中的一些国家。这个事情谈了很长时间了,到底能不能摆脱第三世界的影响?

  冯仲平: 武器解禁的问题,我们其实和欧洲基本就进行的时间表都已经定下了,就是2005年6月。

  主持人:我们曾经在节目中谈到这个问题,那时候感觉希望很大。

  冯仲平:说明刚才谈到的这些表决制度不是最重要的问题,25个国家可以达成一致,在安全和防务方面、外交方面,欧盟还不是用一个声音,就是用多数表决制,还是要求25个国家,每个国家都要一票否决性权,这意味着25个国家必须全部同意才能做出这个决定。但我觉得这还不是最重要因素,我曾经也看到已经达成这样的情况了,这里面最重要的就是美国因素。

  主持人:第三种势力。

  冯仲平:外部势力,实际就是美国因素。美国因素是美国对中国崛起、中国发展的评估和欧洲人是有差距的,欧洲人更多的认为中国对他们如果有威胁的话,如果有挑战的话,是经济方面的挑战,摩擦和矛盾主要是经贸方面的,但美国的分析是不一样的。在武器解决问题上,美国是威胁欧洲,如果欧洲要解除对中国的武器禁令的话,美国要断绝和欧洲盟国的关系,欧洲是美国的军事盟国,经济合作等。这里面我们需要反省的问题是欧洲人想和中国发展密切关系是事实,但是欧洲同时想继续保持和美国的同盟关系也是一个事实,它夹在中间。在这个情况下,他希望不要选择,不要在北京和华盛顿之间选择,但如果美国把牌一亮,你必须做一个选择,非此及彼的时候,欧洲更多的国家可能会站到美国一边。

  主持人:那么,这个问题到底什么时候能够解决?

  冯仲平:这个问题我倒有个想法。我们必须要有外交上的高超技巧,所谓的高超技巧就是中国是不是可以尝试着把这个事情挑明了,中美欧三方坐下来,搞一个中美欧的对话,因为这里面实际上是战略上不能互信造成的。

  主持人:信任问题。

  冯仲平:中国和欧洲在解决问题上,为什么能够在2004年、2005年之前达成一致呢?因为我们基本上不把这个作一个军事决定看,是一个政治决定,就是对中国实施这个禁令是政治歧视,中国也不购买你的武器,我只是希望政治上平等,从政治角度上来看,为什么我们通过这个理由把美国也拉到一起,和美国也讲清楚,这是我们需要做的工作。

  主持人:好,观众朋友,您现在收看的是《今日关注》。中欧之间除了政治层面以外,贸易关系又如何呢?稍候欢迎继续收看我们的节目。

  利益互惠、承担责任,欧盟对华贸易新政策是否趋向强硬?欧盟对华反倾销的背后,中欧贸易前景如何?《今日关注》继续讨论。

  北京时间2006年10月25日凌晨1点左右,作为中国十分重要的贸易伙伴的欧盟,亮出了新的对华政策文件。作为中国伙伴关系重中之重的中欧关系,可以说是见证了中国对外贸易中成长的烦恼与喜悦,那么,这份题为《欧盟与中国:更紧密的伙伴、承担更多责任》能为中欧贸易的未来定调吗?

  与以往不同的是,欧盟第一次把政治、经贸、安全等全面对华关系的内容纳入了一份文件中。在形式上呈现出1+1的面貌,即一份对华政策文件加一份题为《竞争与伙伴关系--欧盟-中国贸易与投资政策》"姊妹文件",这是欧盟委员会第一次专门就欧盟对华贸易与投资战略发表的文件。这份"姊妹文件"中明确提出,"中国是欧盟对外贸易政策的一个最重大挑战"的同时也指出:"无论是中国还是欧盟,都从中国的经济崛起中获益。"

  而文件中出现频率比较高的两个词--平等与责任,也将未来中欧关系的发展带到了一个新的起跑线。

  主持人:冯所长,为什么说平等与责任把中欧未来的贸易关系带到了一个新的起跑线上?

  冯仲平:中欧关系长期主要是经贸关系,经贸关系是中欧关系的主旋律,这几年发展势头很稳的也就是中欧经贸关系。刚才说欧盟是中国重要的伙伴,实际上它是我们最大的贸易伙伴,中国也已经发展成了中欧第二大贸易伙伴了,这种快速发展必然导致贸易摩擦,这是正常的。关系越来越好,就有些摩擦,这是很正常的现象,但是这也是我们关系中出现的新的挑战。

  主持人:在处理这些关系的时候,就需要平等和责任。

  冯仲平:平等和责任,要我看这是欧盟打的两张牌,是冠冕堂皇的一些字眼。所谓“平等和责任”是什么意思呢?要我分析是,他认为我们之间的贸易关系是不平等,所谓的不平等是中国是顺差,去年中欧贸易额已经超过了200亿美元了,欧盟现在最大的贸易赤字方面逆差是来自于中国,超过90%了,它和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是顺差,但欧洲全部的贸易逆中90%以上是和中国。

  主持人:平等是不是还有另外一种理解,我们的贸易规则是大家在一个平等规则之下进行。

  冯仲平:我估计这是它的一部分含义。

  主持人:也不能光看贸易逆差的数字。

  冯仲平:要我看,平等另有平衡的意思。平等还有一个含义,意思是说你看我的市场多开放,你的产品长驱直入,要么你的贸易怎么能年年升高,你的市场是不是也给我平等开放了,所以现在涉及到欧盟对中国“平等”字面后面,是欧洲产品对中国市场的准入问题。

  主持人:这个平等后面是带着条件的,很可能是要求一种有条件的平等。

  冯仲平:对,使平等听上去很好听。责任也是,很好听的一个词吧!它意思是说你的责任心还不够,所谓责任心不够,就是说我们知识产权保护的力度执行方面执行得不好。我看今后几年中欧关系,特别是中欧经贸关系中“平等和责任”这两个词会用得越来越多。

  主持人:对。赵先生,你怎么来看待这两个词?

  赵俊杰:这就像西方经济学强调的公平与效率,刚才冯仲平已经说了平等与责任,我认为确实是这样。现在中欧经贸存在两个比较大的敏感问题,一是在经贸当中,中国是顺差,欧盟方面是逆差;二是知识产权保护,它认为我们盗版了,它认为我们对它的知识产权甚至有些构成侵权。这种情况下,中欧利益的博弈可能要通过这种利益的冲突明显表现出来。刚才片子上讲到,这是“1+1的姊妹形势”,我个人倒觉得是跟前五份的对华战略的文件有所区别,因为前五份强调更多的是一种打包,前五份把政治、安全、经贸合到一块来进行诉求。这一次是相反了,它把经贸单独抽出,曼德尔森是欧盟负责贸易谈判的委员,他专门说到他这一任内有两件事必须要完成,第一件事是推动世贸组织多哈谈判回合的进程,其次是中欧之间的贸易逆差问题悬而未决,他一定要解决好。

  言下之意,我个人觉得现在欧盟对华武器禁令也好,包括承不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也好,这两个问题是关联在一块的,说穿了还是一个利益的博弈。欧盟这次单独抽出经贸文件来我,有他单独的考虑,认为现在中国卖了很多东西到欧洲市场,欧洲现在产品到中国的市场越来越少,贸易赤字很大,确实存在这个问题。因为我看到的数字,欧盟方面的统计今年前八个月,中国拿走了它600个亿美元的贸易顺差,中国海关统计大概是530多个亿。一句话怎么样使中欧之间贸易能够真正平等,所以它提出一个平等的概念,要求我们承担更多的责任,也就是我们现在是以“发展中国家”的身份出现在国际舞台,它认为这种发展中国家好像跟现在经济的增长有点不相符合,应当是往发达的方向靠拢,所以这是我们值得关注的一个问题。

  主持人:不光是中国的产品长驱直入进入欧洲的市场。今日上午,空中客车公司与中国航空器材进出口集团公司在北京签署了订购150架空中客车A320系列飞机的框架协议和订购20架A350宽体飞机的意向书。这是空中客车公司进入中国20年来获得的最大一笔、也是迄今为止中国民航历史上签署的最大一笔飞机订单。我们来看一下空客落户中国的相关背景。

  2006年6月8日,国家发改委宣布,空中客车公司A320中国总装厂选址终于尘埃落定。中国北方港口城市天津在4个候选城市--上海 、天津、西安 和珠海中胜出,拥有了空客在欧洲以外的唯一一条飞机总装生产线。

  A320系列是欧洲空中客车工业公司研制的双发中短程150座客机。它的客舱舒适而宽敞是当前最受欢迎的150座级的中短程客机。

  空中客车A320系列飞机总装线落户中国,是中国航空工业与空客公司双方合作朝着提升工业合作规模和水平方向迈出的重要一步。

  主持人:说到空中客车,大家对法国和欧洲生产的飞机是比较了解了,而且A380现在也在积极打进中国市场。除了客车以外,我们还知道法国的产品,比如服装、香水,各种很多名牌,时尚的一些产品,除此以外,在中国还可以看到什么法国产品的影子,或者是欧洲产品的影子。

  赵俊杰:像广州地铁线的建设就有了法国工程师的技术含量在里面,同时法国在水处理上,像广州市民早些年用的水就跟水处理公式有很大的关系,还有这一次希拉克准备访问的武汉,它是法国标致雪铁龙汽车的生产基地,另外A320引进的150架总装线就落户在天津。除此以外,法国在核电这一块也在争取国内的合同,因为核电技术第三代的反应堆是相当先进的。

  冯仲平:广东的大亚湾核电站也是最高的一些,实际上法国空间、航空、通信、电子技术领域里面,还有其它的领域里面很好。

  主持人:是不是法国人在说到他们国家产品的时候,特别不希望别人说我们就是香水,或者我们就是时装,我们还有高科技。

  冯仲平:是,它是这样的。他说你想想我们法国有什么产品,这问题问了以后,人家马上就是法国的香水、时装,他说实际上我们的高科技还是很发达的。中国这几年,中法也好,中德也好,整个中欧经济关系为什么发展得很迅猛,说明我们的关系是互补、互利、互惠,他要买我的东西说明他需要,不仅我们的产品长驱直入,我们一次订购这么多飞机,说明我们也需要,这是一个健康的经贸关系。但如果说有不和谐的地方、不健康的地方,是在什么地方呢?中国的劳动密集型产品过去以后,法国等一些欧洲国家,如意大利、葡萄牙,特别南欧国家,它有一些产业是劳动密集型,还没有转轨的企业,它是经济调整滞后的一部分,这一部分和我们迎头相撞,如果它弄空客,肯定我们就没问题。

  主持人:我记得商务部长薄熙来先生在接受采访时说过,“你知道中国要卖给欧洲多少双皮鞋或者是T恤衫,才能换一架飞机呢?可能得几百万双才能换一架飞机”。可以说中欧之间关于贸易摩擦的问题也争论,不和谐音也是越来越多。最近大家最关心的就是“中国鞋”的问题。

  冯仲平:皮鞋吧?

  主持人:对。所以我们再来通过一个短片了解一下。

  地处浙江温州的奥康集团销售人员最近很忙也很烦。而烦恼的"罪魁祸首"就是10月7日,欧盟确定对中国产皮鞋征收为期两年、16.5%的反倾销关税。

  目前中国鞋产品年出口欧盟总额占欧盟鞋类进口总额的20%。其中温州鞋占到60%以上。 一直以来,欧盟、俄罗斯、乌克兰是中国鞋出口的三大市场。中国目前出口的皮鞋均价为每双8欧元,但是征收关税后,每双鞋的价格会上涨超过1美元。因为多数欧洲经销商都不会承担接近17%的高额关税,使得原本在中国生产的定单可能会转移到其他国家或地区,中国的制鞋优势将被取代。

  奥康集团总裁 王振滔:如果我们这次官司打赢了,从某种意义来讲,不是代表奥康赢了,我认为中国整体皮革行业就赢了。

  目前很多企业已经从观望态度转变为更为积极的主动寻求解决之道。红蜻蜓、康耐以及东艺等企业也表示,不会放弃应诉。

  主持人:赵研究员,对于这样的一些摩擦,中国该怎样接招?

  赵俊杰:欧盟现在不是铁板一块,想强调一个声音说话,可是在制鞋的反倾销问题上,通过这个月初表决就看得出来,它实际上只有九票赞成对我们进行反倾销,就是提高16.5个百分点,剩下的12个国家是反对,另外还有四个国家弃权,它把弃权票算作是支持反倾销,这就变成13比12。所以我觉得我们要接招有两招:第一招,要力推市场经济的承认,因为只有承认这个,我们才是真正它所谓强调公平与责任的公正。

  主持人:肯定用不上反倾销这一招。

  冯仲平:反倾销这一招还能用,但是它的效果会大打折扣。

  赵俊杰:在这个基础上,能够推动它把高接触产品、高富值价值含量的东西多一些卖给我们,我们欢迎这块转让,包括技术转让,包括知识产权的转让,这是第一;第二是武器禁运应该早日解除,因为确实对我们是一个政治上的歧视,表面上尊重我们,是平等的,实际上这种做法的背后确确实实让我们很难把贸易的逆差转过来。现在有一个很形象的说法,今年德国默克尔来访的时候到上海,她跟随的一个交通部长就说,利用现有的欧亚大陆桥通过集装箱走铁路运到德国去,后来我们这边巧妙地说可以呀,我们从中国走的时候是满载而归,可是到了德国,我们能拉什么回中国来。

  主持人:我们想要的你不给啊。

  赵俊杰:对啊,我们想要的你不给,那些成本高的东西我们又不想要,它有这个问题。

  主持人:未来中国的贸易前景怎么看?

  冯仲平:我估计今后中欧关系上的经济摩擦会越来越多,这个我们一定要有一个正常的心态。

  主持人:这是一种正常的现象。

  冯仲平:但是也要积极地应对它,应对是比较困难的。涉及到双方的两个问题,一是欧洲方面要加大调整经济结构的力度,二是中国方面要更多地扩大我们的内需,我们也不要片面地地往欧洲出售东西,推销东西。欧洲能尽快把自己劳动密集型这块甩掉,这可能是今后中欧关系、经贸关系长期健康发展下去的一个很重要的关键,但这个事情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

  主持人:中国的很多产品,比如低成本的产品进入欧洲,实际上也是帮着欧洲在进行产业结构调整。

  赵俊杰:对,欧盟的对话文件里强调了中国的崛起,包括经济的增长,给欧盟,乃至给世界经济注入了活力。

  主持人:给他们的是一个机会。

  赵俊杰:对。

  主持人:所以从前景来看应该还是比较光明。

  好,非常感谢两位专家今天到演播室为我们一起解读中欧关系,谢谢两位。观众朋友们,今天的《今日关注》就到这里结束,非常感谢您的收看,明天的同一时间我们再见。

  制片人:陶跃庆

  策 划:施 蕾

  编 辑:桑瑞严 倪彬彬

  主持人:王世林

  监 制:马 勇

  相关专题:CCTV-4《今日关注》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