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决策》杂志专题 > 正文

西方媒体语言折射中国形象嬗变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14日09:55 《决策》杂志

  西方媒体语言折射中国形象嬗变

  -本刊记者 王运宝

  由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主办的英文杂志《中国商业评论》,在2006年9-10月份又一次聚焦中国,中心主题是中国入世五周年,杂志以纪念特刊的形式,从中国学者看中国与美国
学者看中国的不同角度,全面分析了五年来中国与世界的变化。对于种类繁多的西方媒体来说,用特刊的形式来报道中国,这早已不是第一次,也决不会是最后一次。入世五年来,“中国故事”已经成为国外媒体报道的中心内容之一。

  世界上对中国的形象是复杂多变的,起决定性作用的力量有两个:一是中国人自己的努力;二是西方各大媒体如何向世界讲述变化中的中国。调查显示,全世界重大新闻的80%源自西方几家主要媒体,因此,国际上的中国形象很大程度受到西方主流媒体的影响。入世五年来,透过西方媒体语言的变化,折射出了什么样的中国国际形象?

  全世界都在讲述中国新闻

  “如果每个人都看CNN,CNN看什么?”这是写在卡塔尔半岛电视台北京办公室入口处宣传画上的一句话。半岛电视台于2002年,即中国入世元年来到中国。

  五年来,外国驻华媒体机构突飞猛进,据外交部新闻司统计,截至2006年2月,共有来自46个国家的291家机构,516名记者在华常驻。与2002年相比,驻华外国新闻机构增加了93家,记者人数翻了一番。其中,《纽约时报》驻华记者已经达到5名,成为该报最大的外国记者站。仅在2005年一年,《纽约时报》就刊登了3000多篇涉及中国的报道,其中445篇出自驻华记者之手,86篇新闻上了头版。与1995年同期相比,报道总量是原来的3倍多,头版文章数翻了一番。

  《纽约时报》驻上海记者张大卫,是在中国入世一周年的2002年11月来到中国的,他还娶了位中国太太,这让他结识了很多中国朋友。四年来,他不仅仅停留在中国的大城市里。2006年,《纽约时报》年度报道的主题是“能源”,“中国煤炭”是其中的重要话题,张大卫在6月坐着宝马车深入到山西省的小村庄,他说:“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地方像中国一样广大,发生着如此迅速的变化。我在这里能看见横跨19世纪到21世纪的场景。这是每个记者的梦想之地。”

  同样是《纽约时报》,5月22日,这个世界一流的百年大报破天荒地以中文隶书做标题《从开封到纽约———辉煌如过眼烟云》,文章的作者是原《纽约时报》中国分社社长、普利策奖获得者纪思道,他的中文功底深厚,写过畅销书《中国觉醒》。

  用中文做标题的不仅仅是《纽约时报》,加拿大《环球邮报》在2004年10月和2005年10月两度推出中国特刊,四个黑体汉字“中国世纪”格外醒目。与《环球邮报》一样,美国《财富》、英国《卫报》、《金融时报》,都推出了以中国为主题的系列报道;2005年3月,BBC将政治辩论节目“提问时间”移到上海;5月4日,CNN举行了“聚焦中国”的报道,历时一周。美国的《时代》与《新闻周刊》也纷纷推出中国特刊,《时代》的标题是“中国新革命”,毛泽东再次登上封面,并且穿上了标有世界著名服装品牌路易威登的标示“LV”。《新闻周刊》的封面则选择了著名影星章子怡,她的背后是中国的万里长城和上海东方明珠塔,标题是“中国世纪”,用了21个版面对中国进行综合报道,这在美国开了用如此多的版面对一个国家进行报道的先河。

  用CNN驻北京分社社长吉米的话说,“全世界都在讲中国故事。中国的很多故事都非常精彩,关键是你怎么样来讲,用什么样的技巧来讲这些故事。”相比之下,NBC驻北京记者站站长埃力克的话更令人激动:“就像一扇封闭很久的大门忽然打开,一个神秘的国度终于开放,对于西方读者而言,关于中国的任何事情都是新鲜的。”

  媒体语言折射出的变化

  “1980年代,外国记者到中国会说,请带我去看大熊猫;1990年代,他说,请带我去看不同政见者;到了21世纪,他会说,请带我去商务部。”这是中国社科院美国所研究员张国庆,在长期关注美国政治与媒体研究之后,做出的形象比喻。

  西方媒体与中国的渊源颇深,最值得一提的是20世纪30年代,《红星照耀中国》让美国记者斯诺成为在中国知名度最高的西方记者,他对中国形象在西方的塑造,可谓居功至伟。20世纪80年代,是西方媒体与中国的“蜜月期”,当时的报道主题是改革,在1987年前后达到高潮。1987年,NBC成功派遣了150人的报道团队来到中国,展开题为“变化中的中国”的特别报道。整整一周的时间,中国的画面与符号出现在NBC荧屏上,天安门、长城、外滩、自行车还有大熊猫。

  然而,从1989年开始,中国与西方各国的关系降到冰点,以政治、人权等问题为主的负面、攻击性报道成为西方媒体报道中国时的主流,直到1996年,“妖魔化中国”被提出。“妖魔化”是清华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李希光教授在《妖魔化中国的背后》一书中,首次提出的概念,立即获得了海内外话语圈的认同,成为概括西方媒体对中国不公正报道最适合的语言符号。此后,“妖魔化”的暗流始终在涌动,原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赵启正,在2003年的时候做了一个形象地比喻,来概括西方媒体中国报道的看法:“用7分钟时间播出中国街道的垃圾,而只用3分钟时间播出街边所种的花!”

  “拐点”发生在2004年下半年,外国媒体的中国报道渐入高潮。国外主流媒体对中国的报道出现三大变化:从报道内容上看,有关经济的报道比重不断增加;从报道频度上看,中国新闻几乎天天都有;从报道方式上看,正在向主动策划的全方位深度报道转变。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周庆安博士,选取了《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和《华尔街日报》1995年、2000年、2005年的中国报道作为研究对象,分析西方主流媒体对中国报道的变化。根据他的分析,西方媒体报道中国的一个重要变化体现在主题设置上:经济话题有了大幅增加,社会、文化领域报道增多,纯粹的政治报道比重有所下降。以经济报道为例,3家报纸2005年的报道量都比1995年提高了20%以上,基本上占了所有中国报道的1/3。

  在2006年6月下旬召开的2006年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大会上,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副主任王国庆,也向外界公布了一份有关国际传播和中国国家形象塑造的材料,分析对象是美国《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和《今日美国报》,3家主流媒体在2005年的中国报道的内容和倾向。国务院新闻办综合这3家美国报纸对中国形象的描绘,大致可以表述为———经济形象:高速增长,前景广阔,积极参与世界经济交往;政治形象:在国际事务中发挥重要作用,但人权、民主状况不佳;社会形象:传统文化魅力久远,但公共卫生和环境状况比较差;政府形象:以中性和负面为主;企业形象不鲜明。

  如果把西方媒体对中国的报道进行总结,通常离不开几个“论”:一是“中国威胁论”;二是“中国崩溃论”;三是“中国机遇论”;四是“中国妖魔论”。虽然不同的词汇反映出不同的褒贬态度和不同的心态,但这些词汇所折射出的一个根本信号却是共同的:中国发生的巨大变化,正在悄然改变世界格局。

  放大镜下观察中国

  凤凰卫视资深时事评论员曹景行对西方媒体的“中国热”,有一句经典的描绘,他说:“一些主流媒体的国际版,如今似乎离开了中国问题就无话可谈。”从2004年下半年开始,“中国热度”为什么一路飙升呢?

  CNN驻北京分社社长吉米的概括,可以代表大多数西方记者的心声:“无论是《时代》、《财富》还是CNN,都是要跟着新闻点走,现在的新闻点在中国,就必须跟着中国走。中国倍受关注是因为她正在朝着一个很好的方向改变,无论是政治、经济、社会或人民的生活都在朝着非常积极的方向改变,中国将是一个持续的新闻点。”正因如此,2004年10月《财富》杂志出版了一期关于中国的特辑,封面标题是《透视新中国》,成为较早一批对中国展开专题策划报道的西方主流媒体之一。而《财富》中文版早在1996年就在中国内地发行上市,成为西方媒体的先知先觉者。

  吉米同时也是《财富》全球论坛驻中国的首席代表。从1995年开始,《财富》论坛已经举办过9届,这一全球顶级商业论坛已经三度与中国“握手”,分别是中美签定入世协议的1999年在上海、正式入世的2001年在香港、入世四年交出出色“答卷”的2005年在北京举行,这在全世界都是独一无二的。通过论坛这一平台,一个自信、开放的中国形象展现给了全世界。

  作为西方最为知名的媒体之一,《财富》为什么会在中国投入如此大的精力呢?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孟建教授概括为“中国硬实力的吸引力”,他认为,中国报道热说明中国崛起对世界的影响程度已经达到了足以引起媒体重视和积极反应的程度,中国变化的显著程度已经抵达了国外媒介报道的“阈值”。国外受众迫切需要了解中国的发展变化及其对世界其它国家和地区的影响,媒体如果不是惟一的途径,也是最重要的途径。

  但是,西方对中国的关注是双重的,正如《华盛顿邮报》北京分社社长潘文说得那样,美国媒体决不是一个一元化的统一体,不只有一个声音,因此把西方媒体或者美国媒体作为一个整体来看是有失偏颇的。更何况即使在美国的同一家媒体,也常常有不同声音。因此,对于西方媒体的中国热,更要看到“硬币的另一面”。

  由于意识形态、政治制度上的巨大差异,西方媒体和受众绝大多数对中国的认识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预设。就在“北京共识”引发对中国奇迹讨论的同时,“中国制造”背后的中国价格却备受争议,随之而来的,就是“中国威胁论”。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孙哲教授认为,“中国需要注意的是,西方可能拿中国和平发展做文章,挑中国的刺,为中国威胁论制造舆论”。

  事实上,这种担忧并非杞人忧天。美国《时代》周刊就认为,由于中国的飞速发展,美国人对中美之间是敌是友这个问题越发敏感起来。2006年4月,美国著名保守派杂志《大西洋月刊》出版了一期针对中国的封面报道,文章标题更是耸人听闻:《我们应该如何与中国作战》,美国保守派战略家卡普兰认为,未来中美在太平洋上的争夺,将成为国际社会的中心议题,并预言结果很容易想象,那就是“冷战”的重演。

  对此,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时殷弘教授认为,西方媒体对中国已经有些“解读过分”,用孙哲的话说是:“中国的发展对美国来说始终是一个困惑,现在美国是把中国拿到放大镜下来观察。”从本质上说,西方的心理始终是矛盾的,而且不管中国是不是走“和谐”与“开放”的发展之路,这种矛盾一直会持续下去。对于西方媒体对华报道的矛盾态度,时殷弘认为,西方媒体的担忧是很正常的,“如果对中国的发展举双手欢呼才是不正常的,这不符合国际关系的常识,这是由西方的社会政治环境造成的。所以,这就决定西方媒体对中国报道不会是全面的,对此,中国要以开放的心态去面对。”

  总之,入世五年来,中国自信、开放、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已经树立起来,一个变化中的中国将会持续成为西方媒体的“新闻眼”。对此,一位美国记者总结得颇为恰当:“并不是我们的报道方式有了什么变化,变化的是中国,我们的报道只不过反映了中国的变化。”-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3,980,000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rss订阅】【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