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地方公共决策镜鉴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17日16:13 《决策》杂志

  十大地方公共决策镜鉴

  南通火车站“改扩建”

  入选辞:尽管省际铁路长途客运还未开通,南通火车站却在新建两年后,被爆破推倒重新“改扩建”。而对于“改扩建”,坊间流传着不同版本的传闻,一说是“毁尸灭迹”的“豆腐渣”工程,一说是地方攀比的形象工程。尽管政府对此种种说法不予置评,但相关部门“要把南通火车站建设成为21世纪中国铁路的标志性工程”的豪情无法抚慰冰凉的民意。

  新丰电厂“七宗罪”

  入选辞:2004年4月开始,内蒙古新丰电厂项目“带病”高速运转:越权审批、违规征地、虚假申报、突击建设、违反招投标程序等等,甚至在国家有关部门将其确定为违规项目、明令停工后,电站建设仍旧以其强大的惯性无法止步。当前,投资冲动为何难以遏制?原因在于地方官员的理性算计,在现实情况下,做大GDP仍是政绩表上最重要的指标。

  洛阳倒枣事件

  入选辞:倒枣事件,一位农民多少有些悲壮的举动引起了举国关注。经历倒枣事件后,洛阳是否在对小商贩的管理上有所变化,目前尚不清晰。但可以肯定的是,我们的城市越来越缺乏大度与宽容的品质,我们的城市管理者更没有学会容纳多方面的利益。

  今天,城市到底是谁的城市?

  玉林传销热与政府潜规则

  入选辞:这里是中国非法传销最猖獗的地区,几十万人口的小城,纠集8万传销大军,只因地方政府认为经济发展需要人气,需要商机,需要财源。传销普遍遭遇围剿,玉林能“网开一面”,自然就成了传销的热土。如果这样的发展路径也能视为“硬道理”,遑论其他?

  齐河县33人混进国家机关

  入选辞:书记签名,人事局接受,既然进入

公务员的门槛如此之低,自然挡不住那些抱有企图心的人。一个小学2年级文化程度的人,相继在一年多时间安排33人进入国家机关工作,依靠的仅仅是县委书记的假签名。齐河弊案,病象在民间,病根却在政府的行政流程之中。

  郑州土地案

  入选辞:9月27日,中央挥刀斩向郑州违法征地建设龙子湖高校园区,打出本轮土地调控的一记重拳。而酝酿了大半年之久的《土地出让金收支管理办法》将正式实施,这些都传递出一个准确的信息———城市政府的“第二财政源”行将枯竭。政府用地冲动屡屡冲破中央政府紧缩地根之手,两者的博弈故事在每个地方都在上演,土地出让金纳入预算管理能否从体制深处遏制地方用地冲动呢?

  宜昌拆除“三峡集锦”

  入选辞:这个耗资4000万元、号称“世界上最大的整体性微缩景点”的旅游工程关门大吉。背靠鬼斧神工的三峡奇景,宜昌为什么要耗巨资建“假三峡”?面对三峡大坝截流后“雄姿犹在,秀色更添”的三峡景观,“三峡集锦”已无力回天,而“真三峡门前的假三峡”则成为人们对“三峡集锦”的戏谑。

  贵州兵败微硬盘

  入选辞:随着贵州汇通世华关上大门,这个寄托着贵州高科技产业发展美好前景的泡沫幻灭了。在这个案例中,地方政府更像一个风险投资商,为一个诱惑而不惜承担风险。然而,政府毕竟不是投资商,它对市场行情、产业发展、风险控制的把握远不如企业;而政府领导人的行为偏好与地方政府之间的竞争,又容易使得地方政府对项目投资风险控制丧失应有的警惕。

  深圳城管扒裤事件

  入选辞:当几位城管队员手被反绑,褪下长裤,露出五颜六色底裤的照片占据各大媒体头条的时候,公共舆论五味杂陈,充斥着愤怒与责难。城市多头执法背后的利益之争成为公众指责的对象。什么样的制度对应什么样的行为结果,深圳城管扒裤事件尽管只是个案,但其背后一定存在制度性缺陷。

  惠济区违规建设政府新址

  入选辞:郑州市惠济区政府办公新址被网民称为“世界第一区政府”。2006年5月底,当这个外观状似“白宫”的政府办公新址在网上曝光后,其山水景观式的建筑格局和530亩的占地规模,引来人们越来越多的质疑声:“30年最好、50年不过时”?征地手续是否完备合法?修建新址究竟花了多少钱?工程竣工验收为何漏洞百出……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