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人物》杂志专题 > 正文

组建五三○工程指挥部(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09日17:12 《人物》杂志
组建五三○工程指挥部(组图)

组建“五三○”工程指挥部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组建五三○工程指挥部(组图)

组建“五三○”工程指挥部


组建五三○工程指挥部(组图)

组建“五三○”工程指挥部


  文/周述怡

  每当翻开影集,看到30年前摄于长江源头沱沱河桥上的照片时,我都禁不住心潮起伏。往事历历在目,让我回到那个难以忘怀的年代。

  组建“五三○”工程指挥部

  修建格(尔木)拉(萨)输油管线,是党中央为解决西藏的燃料紧缺问题,减少长途运输环节,加速西藏经济发展而建设的伟大工程。工期预计4年,投资10亿元人民币,万名解放军指战员和地方工程技术人员参战。从1972年至1976年,经过4年的风餐露宿,终于建成了这条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能输送多种油的管线,创造了一个人间奇迹。

  输油管由内径15.9厘米,德、日进口的无缝钢管焊接而成,外加防腐层,埋于1米多深的地下。中间修建若干个加压泵站,用高压输送油。这一工程技术难度高,要经过几百公里的永冻层地段,还要翻越海拔5000多米的唐古拉山。过去没有这方面的经验,全靠工程人员自己去摸索。

  所谓“五三○”是指中央批准修建这条管线的时间——1972年5月30日,这成了指挥部的代号。

  指挥部下属多个团队。担负主建任务的是管线总队,由总后勤部所属部队抽调人员组成。我当时在援越抗美的广西前线汽车团,也被抽调到了管线总队五大队汽车二连担任连长。

  管线总队的前期任务是挖管沟、焊油管、建泵站,后期任务是对泵站和输油进行管理。这时,平静的千里青藏线已经沸腾了起来。

  安营扎寨

  工程指挥部和管线总队都是新成立的单位,确定在格尔木驻防。而与工程有关的其他单位也大都在此安营。1972年10月,我们总队来到格尔木,驻扎在距县城十几公里、紧靠青藏公路的西部戈壁滩上。一下汽车,满眼一望,戈壁滩上杂草丛生,大家都感到很茫然。这时,总队首长号召我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用实际行动为“五三○”工程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总队首长的号召给了我们极大的鼓舞。于是,大家不顾长途乘车的疲劳,自己动手,平整沙丘,铲除杂草,搭建帐篷,开始了改变环境的战斗。经过几天的劳动,营区基本建成,解决了住的问题。然而,吃喝的困难又摆在了我们面前。

  水,是生活中最急需的。虽然格尔木河近在咫尺,但浑浊的河水不能直接饮用,又没有专门的拉水车拉水。好在农建师距我们只有两公里远,我们就靠肩挑人抬把水从那边运来。没有伙房,就搞野炊;没有蔬菜吃,就吃罐头

咸菜;没有柴火,就到戈壁滩上去捡荆棘。在这海拔3000多米的地方,初来乍到的人大都有高原反应,呼吸困难,走几步就气喘。但同志们勇于吃苦,排除万难,终于初战告捷,在这荒无人烟的沙滩上安营扎寨,建立起了一个新的营区。

  艰苦的生活与工作

  长期在高原生活与工作,困难是可想而知的。怎么办?只有两个字:“战胜”。

  首要的困难是住。我们住的帐篷是帆布和毡子做的,并不很厚,防寒和隔热的性能都不如房子。夏天,沙漠的气温高达40℃以上,帐篷晒了一天之后,里面温度高达50℃以上,像个蒸笼。中午是根本无法休息,晚上虽然凉快一点,但又不敢开窗户,因为怕蚊子叮人。戈壁滩上的蚊子,满身黑白相间的花纹,像海魂衫似的,腿特别长,一只蚊子两腿伸展开足有两厘米长。黄昏,你走到哪儿,它都跟着你,在你头上嗡嗡地飞,追着叮咬。一旦被它咬了,起的包又红又肿又痒,挠破了极易感染。我们只好戴上特制的防蚊帽。

  下雨天,地面返潮,帐篷里面湿度大,被子又潮又黏。冬天,帐篷内要生火炉取暖,一夜要添几次煤。战士们由于劳累过度,睡着了不容易醒。不添煤,炉子火灭了,温度下降,人们会被冻醒,而且极易煤气中毒。总队就发生过几次煤气中毒事件。

  其次是吃的困难。我们吃的粮食和蔬菜都是从西宁、甘肃柳园用汽车运来的,汽车一般跑两三天。夏天拉蔬菜,极易腐烂,冬天又容易冻坏,因此只有秋天才能吃上新鲜蔬菜,冬天只能吃罐头。而沿线的施工连队因路途远,吃点蔬菜就更难。我们的手、脚指甲都是瘪凹的,原因是缺乏维生素。

  第三是工作上的困难。我所在的汽车连长年在青海、西藏、甘肃和新疆之间

跑车,一些班、排配合施工连队运输物资。夏天,驾驶室里晒得发烫,水箱又易“开锅”,冬天则穿上大头皮鞋也会冻伤脚。尤其过昆仑山、唐古拉山等海拔高的地方时,车根本不敢停下,怕一旦熄火,就因为缺氧没法再发动起来。

  施工连队与我们相比,更是苦上加苦。他们分布在上千公里的施工线上,平均海拔4000多米,最高的5000多米,每天进行挖掘、土建施工、焊接管道等繁重的体力劳动。尤其是焊工,过去大多没有专门学过这方面的技术,组建后经过短期培训就上了岗。而输油管线对焊接技术要求很高,焊管不能出现“沙眼”,有了“沙眼”就会漏油。所有焊接部位都要经过探伤仪探测,出现了“沙眼”,要割开重焊。在沙漠上焊管,夏天日晒地烤,汗流浃背;冬天则冰天雪地,冻手冻脚。不少焊工被灼伤了双眼,经常红肿流泪。

  难能可贵的是一批老军工,他们大都是四五十岁的人,年纪大,身体差,但也在生产第一线工作。他们遇到的困难比我们年轻人更大。

  虽然满手茧子,脸色黝黑,但困难最终被我们一个个克服了,我们也逐步适应了高原的生活。

  成立前线指挥部

  由于“四人帮”的干扰,一些物资难以到位,工程进度缓慢。为了赶在1976年按预期通油,被拖下的任务必须赶快完成。这时,总队陆续成立了多个前线指挥部(简称“前指”),由总队首长任指挥,主要由司、政、后等人员组成。这时,我已调到机关工作。“前指”的主要任务是协调管理、督促施工、检查质量。1976年初,我随总队部副总队长到纳赤台“前指”工作。纳赤台距格尔木90多公里,是输油管线上的第二个泵站,编号却为3号。山上的4个罐体已基本完工,下一步就是收尾工作了。听协助我们工作的兰州化工厂的师傅讲,从1975年就开始收尾了,干了近一年也没收完。当时我想,3号泵站离格尔木最近,开工早,条件也相对好一些,还这么费劲,其他泵站的工作难度就更可想而知了。在“前指”首长的指挥下,施工连队和“兰化”工人齐努力,一个多月后,3号泵站收尾工程终于完成。

  不久,又成立了沱沱河“前指”。由总队王参谋长带领我们去打前站。

  沱沱河是青藏线上一个小站,海拔4000多米,地势高,空气稀薄。“前指”除对这个泵站的工作进行督促检查外,对其沿线的几个泵站也要负责,监督完成冬季的施工收尾工作。

  2月2日,我和几个战友想合个影,但这个地方别无风景,连一棵树都没有。于是,我们只好在沱沱河桥头和泵站的油罐边照了几张照片。现在看来,虽然背景光秃秃的,但意义非比寻常。

  整个施工在1976年完成。11月中旬,在拉萨举行了隆重的通油典礼,各部队都派人参加了。参加典礼的都是对工程有特殊贡献的先进人物。从此,西藏缺油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西藏的经济建设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这就是我在1976年格拉输油管线通油过程中的亲身经历。

  相关专题:《人物》杂志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