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菲:换届,“程序正常”更要“程序公开”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19日09:21 南方网 | |||||||||
地方班子换届的焦点是人事问题,准确地说是“进退留转”。平心而言,在某些地方谁进谁退谁留谁转确是件很伤脑筋但又不得不面对的问题。或许缘于此,一些人们屡屡表示:一切按程序进行。 对于一级地方党组织、一级地方人大、政府而言,“一切按程序进行”没有错。只有依程序召开会议作出的决议才能有效;只有依程序布置工作才能收到效果;只有依程序从政
据悉,短短两年时间,经杨哲信一手提拔的干部多达69人,这些人几乎都走了向杨哲信“花钱买官”的路子。对于杨哲信来说,三五千不嫌少,三五万不嫌多,只要你送钱并且直接提出要求,升官晋级的目的基本上都能达到。对于这些“花钱买官”的人得到提拔,杨哲信在法庭上承认是他正常安排考察的,是他同意或者是他安排拿的方案。但杨辩解时说,这些人的提拔都经过“正常的组织程序”,按照干部任用条件都够,所以都应当算是正常提拔。好一个“正常程序”与“正常提拔”!杨哲信的“正常”逻辑不正是向人们展示了利用正常渠道,干出一系列反常的作弊之诡计吗?不是向人们提出了警惕在“正常程序”下的不正常动机目的问题吗? 时下,利用“正常程序”进行不正常的以权谋私交易是某些贪官一个共同特点。而今,在地方几级换届集中进行之际,警惕、避免打着“正常程序”进行不正常幕后交易恐怕是人事工作不容忽视的问题。 细看时下各地选官的程序,尽管都一无例外地讲求“严格照章”,也有很多引进官员升职公示接受群众监督,晋升对象考察在一定范围进行公示以及差额考察等新举措。但实践证明,仅有这些举措是不够的,在习惯看领导脸色行事风气的影响下,同样止不了在“程序正常”之下某些不正常交易问题。比如,对官员公示只是限于官员升职公示,而平调官员就没有进行公示。事实上,官员在履新之时或许是“健康”的,但在任职一届期间由于种种原因,也可能沾上某些上级看不到、群众却很清楚的“病”,假若没有同时进行公示,那么,当地群众不知情,在失去监督的情况下,也可能再现“带病上岗”;又比如,推荐新进入班子的成员对象只限于在其属下考察,而没有在其周边或当地群众中进行广泛听取意见,在时下某些地方正气缺失的情况下,也可能会出现“只会赞好不会弹不是”的情况,使组织上看不到候选对象的真正问题等等。 可以说,抵制在“程序正常”之下产生的腐败,措施之一是要坚决大胆地推进“程序公开”。就是说,班子换届时间表固然要公开,新一届党政班子成员候选对象也要公开征询群众意见,而考察方式、考察范围同样需与时俱进,使人民群众知情权真正落到当地党政班子换届工作的程序中去,用人民群众有效有力的监督去摒弃往昔换届工作中那种“少数人议事、小范围决定”的旧习惯。 而今,在人事任免问题上进一步公开仍然不那么乐观。个中之因,除了某些负责官员求稳怕麻烦之外,重要的是怕自己所精心物色的候任官员过不了公开关。可见,坚持和不断推进选官公开性,关键的是相关官员的选官观念要与时俱进:把伯乐选马变成群众选马,把个人监督变成人民群众监督。在公开选官中真正认识官员的品质、才能、作风,在公开选官中使地方换届推进新的水平,用公开选官的实践充实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内容。(亦 菲) 相关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