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不支持Flash

胡鞍钢:记录中国改革史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4月25日11:34  瞭望

  在接受《瞭望》新闻周刊记者采访之前,胡鞍钢提前让自己的助手把20多年来在《瞭望》刊登的文章都搜索并打印了出来。走进胡鞍钢的办公室,他立即拿出了一本册子——“胡鞍钢老师在《瞭望》发表的文章(1989~2010年)”。

  从1989年到2010年,发表的文章共计20篇,接受采访无法统计。胡鞍钢表示,尽管自己不是在《瞭望》刊文最多的学者,但是许多重要的文章却都发表在《瞭望》上了。在今年为《瞭望》写的文章里,胡鞍钢认为,很有意义的是《中国如何追赶超越美国》,“这一篇在网上引起了不小的反响,而且也有不少的争议。”

  “对于《瞭望》,首先我得说说作为读者的感受。客观来说,这是一本与中国改革开放同行的,真正属于中国的时政周刊。这就比如你要了解美国的历史,你就需要去读《时代》周刊、《商业周刊》《新闻周刊》和《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对于中国来说,《瞭望》就堪称这样的一本时政刊物,它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见证。从周刊的角度来看,这是唯一的。美国有四本,而中国只有《瞭望》周刊一本。”

  胡鞍钢说,作为“意见领袖”,尽管有日报,但是作为周刊,其很大的特点是深度报道和详细分析。他以2000年刊发于《瞭望》第17期的“中国能否实现科技跨越式发展?”为例指出,现在回过头来看,文章实际上是历史的记录。当时提出这一问题是被人怀疑的。文章的核心观点是“可能的”,而今天再写同样的一篇文章,其就不再是“问号”,而应该是“感叹号”了,就应该是“中国怎样实现科技跨越式发展!”。

  “回顾十年前、二十年前、三十年前针对同一个问题的提法,这样一看就很有意思。这其实是一个民族如何认识自身的问题以及发展的方向。”胡鞍钢再次提到了《中国如何追赶超越美国》一文。他建议,不要今天来评价,而是十年后来评价。现在有争议是很正常的,但要把现在的争议都记录下来,特别是专业人员的不同意见,甚至是批评。十年之后,或者二十年之后就会有不同的看法了。就像今天我们怎么看上世纪50年代毛泽东提出的这一命题一样。

  “正是《瞭望》这样一本国家时政周刊,及时并真实反映了整个中国迅速崛起的历史记录,她比报纸更有深度,也更有广度,她具有历史的纵深感。当我看完我自己给《瞭望》写的20篇文章,无意中都发现,在你们的记录中也把我的国情研究轨迹记录下来了,这就是从读者的角度和作者的角度有机地结合起来看《瞭望》。”

  胡鞍钢说,作为读者,自己需要通过这本刊物来了解中国正在发生什么?是怎么发生的?未来可能会发展什么?同样,也在《瞭望》上写自己所观察到的中国发生的、正在发生、为什么发生、将要发生的东西。这就形成了一种非常好的互动。

  今春全国两会期间刊发的《解码“十二五”规划纲要》便是重要文章之一。胡鞍钢对此的评价是“很有影响、很有意义”。

  他回顾说,《解码“十二五”规划纲要》是一篇比较详细的文稿,而且是写在两会之前,事先与《瞭望》商定,只要3月5日以后发就可以。《瞭望》3月4日晚上付印,刊物出来后就立即上会了。而“十二五”规划纲要3月5日印发各位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瞭望》关于《纲要》的解读文章与《纲要》的印发同步。“这一篇稿件的时间选择之好,可能没有第二个人在这个时间对《纲要》进行详细解析,也没有第二本刊物做到了这一点。”胡鞍钢评价道。

  胡鞍钢坦言,能够在这样特定的时间为《瞭望》成稿,也得益于自己参与了相关的工作。

  其所提到的相关工作正是国家“十二五”规划的研究。胡鞍钢是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国情研究中心主任。从1985年起,胡鞍钢参加了由周立三院士领导的中国科学院国情分析研究小组,并作为其中的主要研究人员,系统地从事中国国情研究。他是这一新领域的主要开拓者之一。

  2000年初,胡鞍钢被中国科学院和清华大学联合聘为国情研究中心主任,该中心旨在建成国内一流的国家决策思想库。他所撰写的国情报告是中央有关决策的重要参考之一,多次受到党中央、国务院领导批示。其多次应中国政府有关部委邀请参与国家长远规划制定和部门咨询。并且先后荣获国内外多项杰出奖项。目前,他已成为国内外颇具影响力的经济学家。

  从1989年的《近年我国人口缘何失控》和《未来的选择与对策——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分析》,到1997年的《寻求新的软着陆:降低高失业率是今后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到1999年的《中国反贫困的五大目标》,到2001年的《“绿色GDP”解析国民财富》,到2003年SARS阴霾笼罩中国时的《SARS是一场什么危机》,再到2007年的《“中国之路”的创造》这些在《瞭望》刊发的文章,胡鞍钢都清晰地记得成稿时的背景和出发点。

  “《瞭望》周刊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记录,我也参与到改革的进程之中,同时又在这样一本刊物上有自己的历史认识。翻看我给《瞭望》写的这些文章,这里面也记录了我的研究轨迹。在不同的关键时期,提出中国当时的热点问题,这也是长期和《瞭望》联系合作的一个主要原因。”胡鞍钢说。□

  (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王仁贵)

  《瞭望》文章:赵涛:中南海里的巾帼智囊

  “我想,各国人民都希望自己的政府提高行政效率,多为老百姓办实事、办好事。中国面临着21世纪中华民族的复兴,时代要求我们提高政府的行政效率,要求我们造就一个高效率、清正廉洁和真正为人民谋利益的人民政府。”

  这是中央政策研究室秘书长、研究员赵涛博士在自己学术著作《罗斯福新政——积极的反危机政策》一书中的篇末结语,饱含的感情在表达对党和政府期冀的同时,也暗示了自己作为政策研究者和中国学人的责任和情怀。

  1951年出生的赵涛酷爱经济学,多次通读过《资本论》,先后师从著名经济学家宋涛教授和吴大琨教授。这位中央政策研究室的第一位女秘书长,也是我国自己培养的第一位经济学博士,长于通过调查研究和国际比较,进行宏观经济全局和趋势的研判,尤其在宏观调控的政策选择、工具搭配和时机把握等具体谋划上,见解独到且颇多建树。

  赵涛一次与本刊记者闲谈所透露提起,上世纪80年代钱学森的系统论和“两弹一星”的总体设计方法,引起科学家们的高度重视。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不久,她就参加了国家相关部门组织的用系统论和总体设计方法研究宏观经济管理的研讨活动。系统地从全局高度、从总体利益研究和探讨问题,对其后来的经济政策研究工作影响深远。

  缘于其工作性质,赵涛绝大多数研究成果不为外界所知。例如,35岁博士毕业就进入中共中央书记处研究室经济组研究经济政策,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秘书长张劲夫麾下首倡“保值储蓄”,为抑制1988年的通胀作出了贡献。对过度偏离商品价值的价格,她提出“用行政手段迫使价格接近商品价值”的调控思路,至今仍具现实意义。

  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工作,指导思想上时有脱离国情,超越国力,片面追求高速度,急于求成的情况出现。在党的十三届五中全会前一两年的时间里,赵涛与胡鞍钢、姚增起等博士组成国民经济运行系统分析小组,通过追溯我国经济40年轨迹,得出的结论是:必须始终重视农业,经济发展必须避免大起大落,“持续、稳定、协调”应作为“我们追求的目标”,作为“国民经济正常运行的核心问题”,作为“国民经济长期发展的指导方针”。

  1989年11月,党的十三届五中全会采纳了专家们的精辟意见,自此确定我国宏观经济管理“牢固树立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指导思想”,说明了赵涛等博士对国民经济发展的重大贡献。

  同时,她还是我国股票市场建立的主要倡议者和建言人,参与了设立证券交易所的关键讨论;1994年,接受朱镕基副总理交给的任务,准确预测了回归前后的香港股市;1996年5月,在一篇汽车发展分析报告中,以超前意识提出大力发展汽车产业,用国产轿车特别是经济型和微型轿车占领国内市场,被汽车业界誉为“中央第一个汽车报告”,此后又提出以轿车业为龙头,实施工业整体升级计划

  1999~2000年间,赵涛主持了我国收入分配问题研究,认为收入差距扩大,虽然符合国际经济发展史的规律,但我国扩大的速度过快,差距过大,这是关系全局的重要问题。朱镕基总理很快将赵涛的研究报告,批示给九位相关部委领导,为改变分配不公奠定了良好的决策准备基础。

  近年来,通过《瞭望》新闻周刊这个平台,赵涛的研究思想和方法以及一些具体的政策分析判断,得以公开。比如,从2006年~2010年,在《瞭望》新闻周刊上,对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连续五年解读释惑,引导社会公众正确理解国家宏观政策,一直被外界高度关注。

  事实上,不为外人所知的是,赵涛是国内为数甚少深入研究“危机经济学”的学者之一。对政府而言,管理宏观经济最大的挑战就是应对经济危机。

  1982年,赵涛的硕士毕业论文就是“罗斯福新政剖析”,对美国大萧条时期的政府应对作了深入持续的研究。1992年赵涛的学术专著“经济长波论”荣获第二届吴玉章奖世界经济学科一等奖。在“经济长波论”中,她系统分析和概括了两百多年世界经济的长期波动及其中的大小经济危机。此后,正是源于术业专攻,在上世纪80年代后期和90年代中期国内应对通胀,以及90年代后期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她的政策建议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此次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赵涛就危机应对在《瞭望》新闻周刊多次发表论述和研判。2008年11月,提出稳定股市、楼市和车市、扩大消费;2009年2月,提出加快收入分配和财税等四大领域改革;3月,提出大力扶持中小企业,繁荣微观生态;12月,提出经济转型中的大小利益结构须同时调整,需要构建健康的大国发展模式;2010年10月,提出“十二五”期间用结构调整构筑未来20年经济增长新基础尤其是2009年《长远布局宏调政策》一文,被海外媒体广泛引证,用于分析判断中国未来经济政策方向。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生活中的赵涛,生活俭朴、朴实可亲,言行低调,谈话和文字中少有大而空的词汇。具体到工作中,除了她这一代学者理性严谨的时代特征,她特别强调建设性、大局观和前瞻视野。在她看来,这也是自己选择和结缘《瞭望》新闻周刊的原因。□

  (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王健君)

  《瞭望》文章:陈东琪:“瞭望”中国

  “经济发展如此迅速有许多原因,但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是体制机制改革。这种改革是一种革命性的、根本性的变化,它不是一般性的机制性变化,而是整个大的体制发生变化。”陈东琪将中国30多年来的经济奇迹主要归功于改革开放。

  1978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只有3600多亿元,到2010年已经达到39.8万亿元,平均每年实现10%左右的经济增长。人均收入由1978年的380元,到现在超过26000元,按美元算已经达到4500美元,进入中等收入国家的下限门槛。

  在陈东琪看来,前三十年,中国走好了重要的一步,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并不意味着改革进程的结束,中国还面临着新形势下新的改革任务。

  这位向来擅长于以长周期、大视野来分析、判断经济走向的宏观经济学者再次为《瞭望》新闻周刊分析了未来十年甚至更长时间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和方向。

  他认为,未来三十年,尤其是前两个五年规划期间,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主要的方向依然是更加公平、民主、有效的市场体制建设,还是要围绕着加快深化市场化推进,要强化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要在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体制机制的基础上,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体制,使中国的市场经济体制与世界的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更好地融合。

  这位“嗅觉”灵敏的宏观经济学者,在近些年诸多的关键时点都为本刊撰稿或是接受本刊记者的采访,适时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站在中国未来十年战略机遇期的关键时节,面对中国经济增长未来动力何在的问题,多次参与五年规划研究和政府工作报告起草的陈东琪,自信地为《瞭望》新闻周刊分析说,过去30年,中国GDP增长,最快三年半翻一番,最慢不到七年翻一番,“按照最慢速度翻番来算,2020年接近100万亿元人民币是有可能的。”

  “按照创新和技术革命周期的变化,下一个十年,中国还处在30~50年长周期的发展阶段。”这一次,陈东琪的判断依据是城市化继续快速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化、民营经济壮大、金融业快速发展、劳动力市场结构快速变化,这些都是中国经济长周期繁荣的支撑力量。

  早在2005年年中,新一轮经济增长在经历了三年上升期后,陈东琪就在《瞭望》新闻周刊撰文指出,中国经济开始步入温和调整期,这一时期的特点是经济增速温和下调。宏观调控应在扩大消费需求和服务业对内开放上更多着墨。

  2004年8月,面对国外学者的中国经济“崩溃论”,陈东琪公开回应,以《中国怎样在2008年前后避免经济大萧条》一文提出了自己的分析,以中美简单类比,表象相似,实际情况相差甚远,“中国经济还是一个正在逐步完善的市场经济,还处在转型过程之中,它的政府干预力要比美、欧等成熟市场经济国家更强一些,而这正是避免萧条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力量。”这场激烈的学术争辩以陈东琪胜出告终。

  近期,针对中国可能重蹈拉美国家“中等收入陷阱”覆辙的担忧,陈东琪再次通过《瞭望》新闻周刊发出了自己的判断:中国是人口大国,需求旺盛;人均收入较低,发展空间巨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政府力量很强;地方经济增长潜力大,地方政府发展欲望强。因此,中国不会步“中等收入陷阱”后尘。

  陈东琪曾任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宏观室副主任,中国社科院副局级干部,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副院长,1999调任国家发改委经济研究所所长,2003年起任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兼经济研究所所长,现任副院长。

  他曾两度获孙冶方经济学奖。1992年开始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6年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1997年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现为“中国经济50人论坛”专家成员。

  在《瞭望》新闻周刊创刊30周年之际,陈东琪也表达了对《瞭望》的期待。他认为,《瞭望》给自己的深刻印象突出表现为三个方面:

  一是好窗口。“《瞭望》无论对于国内读者还是国外读者,都是一个重要的窗口。国家的大的政策方针、重大的措施安排、中国及世界大的趋势展望,这些都能够通过《瞭望》这一窗口得以了解。《瞭望》总是能实时地呈现出方向性的信息。”陈东琪认为,这也使得《瞭望》在国外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

  二是新视野。“《瞭望》传递出的信息总是紧跟潮流,甚至是引领潮流。文章涉及的内容广泛,涉及到方方面面。许多的文章新颖而又精致。”

  三是高平台。“《瞭望》的平台比较高,许多的内容非常权威。从整本刊物来看,既有百姓关心的、来源于草根基础的内容,同时又有站在国家角度、宏观角度、长期角度、全局角度的独到的分析和见解,诸多大的领域也总能听到重要的权威的声音。总之,这一本杂志的导向性功能非常明显。”

  陈东琪最后说,《瞭望》基本上与中国的改革同步,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本大型时事政经新闻刊物,希望《瞭望》在中国的改革事业上,继续发挥舆论引领和信息导向的作用,促进中国的改革开放朝着更加平稳、更加有效的方向推进。□

  (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王仁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下一页

(编辑:SN002)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