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不支持Flash

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历史印记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4月25日11:34  瞭望

  从“向科学进军”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从“科教兴国”到“建设创新型国家”,中国科技事业发展每一个阶段所取得的成绩,都能在《瞭望》留下印记

  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孙英兰

  中科院改革发展的记录者

  中国科学院(下称中科院)被称为中国科技界“五路大军”的“火车头”,它始终是《瞭望》关注的重点。从“面向、依靠”到“一院两制”,从“跟踪”模仿到“创新”发展,从率先改革人事制度、“竞聘上岗”到实施“知识创新工程”,从“百人计划”到“科技创新人才战略”,《瞭望》忠实记录了中科院改革发展的每一步。

  伴随着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和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广大知识分子迎来了“科学的春天”。在中央提出“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大背景下,肩负着中国科技界“国家队”重任的中科院,在大规模恢复科研机构的基础上,率先探索科研机构的改革之路,其“办院方针”几经变化,创刊不久的《瞭望》周刊一直“相伴”左右。

  1978年3月召开的全国科学大会上,时任中科院院长的方毅提出中科院应承担的主要任务是“研究和发展自然科学的新理论新技术,配合有关部门解决国民经济建设中综合性的重大的科学技术问题,要侧重基础、侧重提高”,并在1981年1月报送中央的《关于中国科学院工作的汇报提纲》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以“侧重基础、侧重提高,为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服务”为主要内容的“两侧重”的“办院方针”。

  此时正值国家经济体制改革举步维艰之时,国务院提出“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简称“面向、依靠”)。这是一个基本的战略方针。”这也成为此后描画全国科技体制改革蓝图的方针。体制改革给中科院带来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但在“面向、依靠”的前提下,“钱扔在水里不见冒泡”、“象牙塔里讨生活”之类的责难不绝于耳。

  1983年底,中共中央书记处就中科院今后一个时期的方针和任务作出指示,要求“大力加强应用研究,积极而有选择地参加发展工作,继续重视基础研究”,实际上否定了“两侧重”。

  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出台,正式揭开了全面科技体制改革的序幕,在此框架下,中科院对办院方针再次作了调整,即“全院的主要科技力量投入国民经济建设的主战场,同时保持一支精干力量从事基础研究和高技术跟踪”。1988年,中科院党组大胆提出了“一院两种运行机制”的改革发展构想,其基本点是:对中科院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两种不同类型工作,根据其不同的特点和规律,采取不同的运行机制、管理体制和评价标准,鼓励一些有应用开发能力的研究所走向市场,即“一院两制”,这也是中科院日后改革的基础性举措。

  这期间,《瞭望》发表了近百篇关于科技发展的报道,有对我国科技人员“家底”的调查(《我国科技队伍的现状》,1981年第8期)、也有中央主要领导对我国知识分子政策和科技发展的若干论述(《邓小平论尊重知识、尊重人才》,1983年第6期),还有介绍我国科技人员爱国精神、科学精神的大量报道(《科学无国界、学者有祖国》,1982年第10期;《两弹元勋邓稼先》,1986年第25期等),更有一批关于科技体制改革内容的文章,如《人事部部长赵东宛谈科技体制改革》(1984年第23期)、《声学所——改革三部曲》(1984年第27期)、《开发技术、开发人才——中科院院长周光召谈我国高技术开发事业》(1984年第49期)、《让光和热朝着一个方向喷发——国家科委主任宋健谈科技体制改革》(1985年第12期)、《宋健谈我国科技体制改革和发展战略》(1986年第17期)、《我国技术进步的动力何在?》(1986年第21期)、《把科技力量动员到主战场上来——周光召谈科技体制改革》(1987年第12期)、《改善知识分子待遇新思路》(1988年第37期)、专题“基础研究:远虑、近忧?”(1989年第11期)等,其中涉及中科院的稿件近30篇。

  1994年10月,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江泽民为中科院建院45周年题词:“努力把中国科学院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科学研究基地,成为培养造就高级科技人才的基地和促进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基地。”1995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明确提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题词和“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有力地促进了中科院的进一步改革。

  1998年经国家科技领导小组批准,中科院正式实施“知识创新工程”,进行了建院以来涉及面最广、意义最为深远的科技布局调整,明确了新时期“办院”方针,即面向国家战略需求,面向世界科学前沿,加强原始科学创新,加强关键技术创新与集成,攀登世界科技高峰,为我国经济建设、国家安全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不断作出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重大创新贡献。

  经过13年的攻坚破难、开拓创新,中科院取得了一批重大创新成果,凝聚培养了一批杰出人才并建立完善了一系列体制机制,进入中科院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创新2020”是中科院在新时期提出的未来10年的发展目标,是中科院实现跨越发展、践行科技强国、创新为民,实现攀登跨越的新的路线图。

  作为新闻周刊的《瞭望》,不仅全程跟踪报道了中科院13年的创新探索,更从新闻的视角提出自己的思考。《知识创新工程向三大深层难题“叫板”》(2000年第6~7期)、《知识创新需正视三大深层困扰》(2001年第37期)《中科院突破制度瓶颈》(2007年第6期)、《知识创新工程破茧》(2008年第29期)、专题“科技大国的成长”(2009年第27期)等多篇文章受到科技界好评。这期间,中科院周光召、路甬祥、白春礼三任院长,不仅为本刊亲自撰文,而且都对《瞭望》的报道给予了高度评价。日前,老院长周光召院士在得知《瞭望》创刊30周年后,向本刊记者表示:《瞭望》是中科院的老朋友,希望能继续关注中科院的发展,关注中国的科技事业,“希望《瞭望》越办越好”。

  科技体制改革的时代强音

  中科院率先探索科研院所改革之路、率先在全院范围内实行所长负责制不久,中国科技界又拉开全面改革的大幕。

  1985年3月7日,邓小平在全国科技工作会议上发表了《改革科技体制是为了解放生产力》的讲话,明确指出了科技体制改革的任务。6天后,《中共中央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下称《决定》)正式公布,标志着科技体制改革由1978年以来科技界自发进行的、探索试点的阶段进入到有领导、有步骤、有组织的全面展开的阶段。

  《决定》的基本点是要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承认技术的商品属性,开拓技术市场,促进技术和经济的结合。改革科技事业拨款制度是《决定》中极为重要又非常具体的改革措施。它的目标是在保证科技经费不断增长的前提下,既要保证基础研究和公益性研究服务的经费,同时又鼓励从事技术开发的机构和人员,通过市场化手段创造收入、增加开发经费,促进科技工作更好地同经济相结合。即后来归纳的“稳住一头,放开一片”的政策。

  《决定》颁布后的几年里,一些配套改革措施逐步实施推广,如1986年国务院先后发布了《关于科学技术拨款管理的暂行规定》《关于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的规定》《关于扩大科学技术研究机构自主权的暂行规定》,1987年6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技术合同法》,1989年3月国务院批准发布《技术合同法实施条例》。此间,中央加大了对基础科学研究工作的重视力度,建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制、建立博士后制度、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等。

  与此同时,我国科技管理方式也逐步拓展,从以规划为核心,转变为以一系列中期和年度科技计划为主要内容的管理体系。如1980年代先后出台了“星火计划”、“863计划”、“火炬计划”、“攀登计划”、重大项目攻关计划、重点成果推广计划等20多个国家科技计划,基本形成了新时期国家科技工作的大格局。

  进入1990年代,国家对科技成果如何转化为生产力的问题给予了特别的关注和支持,曾连续推出《国家科学技术成果重点推广计划》《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计划》《产学研联合开发工程计划》,陆续批准建立了53个高新技术开发区,建立发展了若干生产力促进中心,并先后通过了《科学技术进步法》《中国21世纪议程》,1996年颁布《科学技术成果转化法》,技术创新的有关服务体系开始建设。

  1995年5月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首次提出在全国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1997年,中共十五大进一步确立了“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的国家战略,提出了发展国民经济要实现两个根本转变,即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转变为集约型、把国民经济建设转变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明确把加速科技进步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地位。

  这一时期,《瞭望》有重点地发表了一系列相关文章,有时任国务委员兼国家科委主任宋健及科技部部长朱丽兰、徐冠华的署名文章,有对科技界主要领导和权威专家的专访,详细解读科技体制改革的政策,回答读者关切的问题;有对科技与经济结合、技术市场等专题报道,也有对科技成果转化难的探讨、对各项科技计划和改革举措实施的跟踪采访等等。

  进入新世纪,中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速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但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也带来了新的更大的挑战,人口资源环境的瓶颈性约束日益加剧。因此,依靠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来支撑引领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加快经济结构调整的中心环节,促进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由要素驱动的粗放型转向创新驱动的集约型,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战略思想。

  与此同时,科技创新能力不足日益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短板”。相关研究报告显示,目前全世界86%的研发投入、90%以上的发明专利都掌握在发达国家手中;2004年,中国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仅为39%,对外技术依存度高达50%,仅有万分之三的企业拥有自主核心技术,中国发明专利总量只占世界的1.8%,只有美国和日本的1/3、韩国的1/40。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已成为中国科技发展最迫切的要求。

  2006年1月,历时两年多完成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下称《纲要》)颁布实施。《纲要》提出了未来15年科技发展的指导方针,即“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在这一总的国家战略指导下,我国“十一五”科技发展再创佳绩,涌现了一批自主创新的科技成果,整体科技实力进一步提升,我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研究与发展人员数、高技术产业产品出口额分别跃居世界第一位,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国际科技论文数分别跃居世界第二位,研究与发展经费、本国人发明专利授权量分别跃居世界第三位,中国PCT国际专利申请量跃居世界第四位

  从“向科学进军”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从“科教兴国”到“建设创新型国家”,中共中央在国家科技事业发展关键时期做出的每一项重大决策部署、中国科技事业发展每一个阶段所取得的成绩,都能在《瞭望》找到清晰印记。

  这些印记还包括对国家有关科技政策出台前后的解密性报道,对重大政策的权威解读,对世纪之交中国科技状况的判断与展望,对新世纪科技发展的思考。

  《瞭望》以其权威的解读和前瞻性的研判,赢得了不少读者的信任。“《瞭望》始终为中国的科技发展和科技体制改革鼓与呼”,宋健作出这样的评价。

  在科技报道中留下独特印记

  改革开放之初,举国上下,科技潮涌。但广大民众对世界科技发展的新技术知之甚少。为此,创刊仅一年的《瞭望》,开辟了“国情与战略”专栏,以“国情资料”这种特殊的新闻报道方式,向民众宣传普及科学知识。《十亿中华儿女的来历》《吃饭问题二千年》《富饶的祖国海疆》《我国每人创造多少财富》《我国国土资源情况》《我国科技队伍现状》《我国电力工业的现状与前瞻》等都是这一栏目的宣传内容。此后,又根据国内外科技发展的形势,开展科普宣传。如1984年相继刊发的《什么叫信息?什么叫信息社会?》《现代通讯技术一瞥》《世界关注的几种新材料》《我国生物工程展望》《我国海洋生物学的成就与展望》《中国激光技术的发展》等。

  1985年再次开设“干部现代化知识讲座”专栏,请中央党校和有关领域的权威专家讲授现代化知识,包括《现代科技在大经济中的地位和发展趋势》《计算机》《生物工程》《电子信息技术》《微电子技术与信息革命》《正在改变我们生活的集成电路芯片》等8个单元,用时一年。在新闻周刊中开设科普类专栏和讲座,这在改革开放之初的中央新闻媒体中实为罕见。

  随着媒体竞争的日益加剧,《瞭望》以其品牌优势,率先闯入被视为报道“禁区”的国防科工领域,为读者了解中国打开了“另一扇窗口”。系列报道《茫茫戈壁滚惊雷——我国核试验基地见闻》(1984年第42期)、《我国第一颗空爆原子弹投掷记》(1986年第41期)、《中国神箭诞生地——运载火箭总装厂》(1989年第21期)、《我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创建纪事》(1994年第48期)、《今日“原子城”——我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关闭之后》(1995年第33期)等新闻报道,在《瞭望》30年的成长历史中都留下了自己的独特印记。

  30年仅是历史长河中的一瞬,但中国的科技发展却经历了无数的考验和挑战,《瞭望》记录了它的每一瞬间,并在“记录”中不断成长,为历史所记录。□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下一页

(编辑:SN002)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