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不支持Flash

中国传媒精神的见证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4月25日11:34  瞭望

  创刊三十年,《瞭望》既是中国社会系统变化的“晴雨表”,也是中国传媒锐意进取精神的见证

  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李松

  3月18日,在第二届中国出版政府奖中,《瞭望》荣获首届期刊奖;是全国唯一获期刊最高奖的时政新闻周刊。

  这是一份特殊的礼物——今年4月20日,《瞭望》伴随着风云激荡的中国改革开放,迎来了三十岁“生日”。

  “从创刊至今,《瞭望》一直受到中央领导的关心和支持,邓小平、陈云、胡耀邦、邓颖超等老一辈革命家和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都曾亲自为期刊修改过稿件。”一位从创刊初期在《瞭望》工作至今的资深编辑回忆说。

  日前,本刊记者从资料室以往封尘的《瞭望》合订本上,还看到了一长串耳熟能详的作者名字,他们或已身居高位,或已是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是他们曾经以记录的方式,与《瞭望》一起共同见证了中国改革开放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

  “中南海纪事”一鸣惊人

  “中国传媒的改革,总是发端于更为宏观的国家政治生活层面上的重大变化,以及新闻政策的相应调整。”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所长尹韵公研究员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认为。

  在他看来,正是在1978年12月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基本国策的背景下,中国传媒的改革才再次启动。

  《瞭望》创刊的三十年,是中国改革开放富民强国的三十年,也是中国传媒快速发展的三十年。1981年4月20日,由新华社主办的《瞭望》正式创刊,这份刊物起初为月刊,才创办两年多,发行量就达三十多万份。

  据了解,在《瞭望》创刊之初,曾向全社会发出征求刊名启事,提出6个刊名征求意见。这6个刊名是:《记者与生活》、《第一线》《前哨》《大路》《瞭望》《社会明镜》。结果大多数人选择了《瞭望》这个刊名。

  4月12日,《瞭望》筹办者之一、原副总编辑刘野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说:“这个刊名有团结一致向前看之意。”这个刊名正如约碧夫·普利策所言,公共传媒是社会生命的第一线瞭望者,对内就是“零距离”“零时差”的沟通者,对外就是国家形象的公共外交大使。

  “《瞭望》以‘中南海纪事’专栏起步,首先以传递来自中国高层的第一手独家新闻引起国内外读者的高度关注。”刘野介绍,《瞭望》创刊,得到了党中央和国务院的支持。邓小平还亲自批准,同意开辟“中南海纪事”专栏。

  开辟专栏报道中央领导工作情况,这在新中国新闻史上不曾有过先例。于是,穆青于1981年3月25日将“中南海纪事”的第一篇文章《中南海的春天》连同拟将“中南海纪事”专栏长期办下去的计划,一并送给中央领导。邓小平第二天即批示“可以”,其他几位中央领导也都表示赞成这个计划。

  在《瞭望》创刊号上,发表了冯健、曾建徽写的“中南海纪事”专栏的第一篇《中南海的春天》。据当时一份内部资料记载,这篇文章陈云一共作了四处改动,时任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邓力群还对第一稿作了几处修改后,还第二次审阅了修改稿。稿件由胡耀邦审定。

  此文一发表,立刻在海内外引起了强烈反响,中央和地方31家报纸予以转载,外国通讯社还夹叙夹议地报道了这篇文章。香港《明报》《大公报》《文汇报》《新晚报》《天天日报》等都突出报道了此文内容。

  据1983年新华社一份内部文件反映,《瞭望》创刊号刊登《中南海的春天》后,最早转载和评论的是共同社驻北京记者站记者塚越。日本时事社也迅速对这篇文章作出了评论。塚越认为,这篇通讯让人看到了为秘密的面纱所遮盖的中国决定最高政策一端,引人注目。

  按计划,“中南海纪事”专栏发表《中南海的春天》之后,又连续发表了《心里装着八亿农民》《经济工作的战略转折》等文章,在国内外都引起了极大反响,外电都摘要转发,或撰文加以评论。

  值得一提的是,《经济工作的战略转折》还经过了邓小平、胡耀邦等中央领导的审阅、修改后,又送陈云审阅。由于此稿比较多地写了陈云在领导经济工作中发挥的作用,陈云不同意发表,经过再次请示,他提了一些意见,委托邓力群修改,第二次送陈云审阅。

  1981年5月26日,陈云终于同意发表,但也作了重要批示:“以后此类文章要实事求是,不要吹。吹了会起反作用。”他还提出了今后“中南海纪事”怎样搞才好的问题,请邓力群考虑。

  “《瞭望》披露高层信息,一度引起中央警卫局紧张。”据刘野介绍,发表于1983年第9期“中南海纪事”专栏的《晨曦初照的时刻》,是媒体首次集中披露中央领导人工作之余坚持体育锻炼的新闻报道。

  在这篇文章中,报道了中央领导大量生动的生活细节,还配发了照片。比如,邓小平每年盛夏到北戴河游泳半个月,每次整整游90分钟。他爱打桥牌和台球,关心足球,有一次骨折后在病床上吊着腿观看足球比赛;胡耀邦腰间系着计步表,坚持每天步行一万步;陈云每天上午坚持散步三十五分钟,下午散步二十分钟报道出来,立即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热点话题。

  “这是编委会决定的选题。”《晨曦初照的时刻》的作者朱敏之曾经在一篇回忆文章中这样说,选这个题目就是为了打开一扇窗口,让群众更近距离地感受中央领导的工作和生活。

  “文章发表之后引起了警卫局的紧张,我也担心有点什么偏差。”朱敏之说,“但是稿子发表之后的社会反响很好,每天办公室里电话不断,有的是读者来电询问,有的是新闻界其他报刊杂志的编辑部门来电要求约稿。”

  “上世纪80年代初,中国传媒数量少、种类单一。”尹韵公说,“在此背景下,《瞭望》以时政期刊的姿态出现,并对当时被许多人视为‘禁区’的中南海进行报道,必然十分引人注目。”尹韵公说。

  据了解,那时主要是晚报比较活跃,包括《春城晚报》创刊,以及《南昌晚报》《北京晚报》《羊城晚报》《新民晚报》等老牌晚报先后复刊,而这些刊物不可能涉及高层信息。

  新中国第一本新闻周刊

  从中国历史进程来看,《瞭望》创刊时,正值中国社会转型关键期。

  1983年6月25日,新华社党组给中央宣传部打报告,希望把《瞭望》从月刊改为周刊。

  1983年8月5日,中央宣传部正式回复同意,并指示:“鉴于《瞭望》是一本政治时事性新闻刊物,可作为新闻报纸类运输、发行,以保证周刊的宣传时效。”

  1984年1月2日,《瞭望》正式出版周刊。每期48页,封面封底四色精印,封二封三双色印刷。每星期一出版。新中国第一本新闻周刊正式诞生。

  “《瞭望》周刊出版,填补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新闻出版的一个空白。”刘野说,“当时,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有新闻周刊,广大读者的注意力和兴趣,有逐渐从报纸转向电视新闻和新闻周刊的趋势。”

  事实上,目前国内比较知名的周刊,也基本出现于《瞭望》出版周刊的十年之后。比如《三联生活周刊》的前身为邹韬奋先生在上世纪20年代创办的《生活周刊》,1995年由三联书店于北京复刊;《新周刊》1996年创刊;《新民周刊》1999年1月1日创刊;《中国新闻周刊》1999年9月创刊,等等。

  在尹韵公看来,《瞭望》月刊改为周刊,极具战略眼光。“当时国家正百废待兴,百业待举,需要一份高端周刊为改革摇旗呐喊,而新华社的自身定位,以及足够的人力物力资源,完全可担当这份责任。”

  1984年6月21日,时任新华社社长穆青在听取《瞭望》编辑部汇报周刊半年的工作情况后说:“今后,周刊的主要任务是提高刊物的质量。要扣住《瞭望》这个刊名来改进工作;要有高瞻远瞩、纵观世界风云、洞察天下大事的气势。”

  “周刊的国内国际的言论都要进一步加强,要争取在舆论界形成一定影响。”穆青还说,“《瞭望》要注意重大问题及其发展趋势,使人打开刊物后,宛若站在‘瞭望台’上,对国内外大事一目了然。”

  “没有穆青,就没有《瞭望》的今天。”刘野回忆道,“穆青当初创办《瞭望》周刊,是缜密思考后的决策,他深感要促进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应该办一本类似美国《时代》周刊那样的杂志。”

  发出中国变革的先声

  上世纪80年代,刚从“十年动乱”中走出的人们,对中国未来的具体走向,有着更多更深层的思考和期待。而置身于“转型社会”现实中的《瞭望》,也不断发出了中国社会变革的先声。

  1982年,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上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口号,当时并没有引起人们太多的注意。而1984年,当邓小平再次谈到这个问题时,却在国内外引起了广泛关注。

  1984年6月30日上午,邓小平会见前来参加第二次中日民间人士会议的日本委员会代表伊东正义、冈田春夫、向坊隆和代表团其他成员。他在这次谈话中系统阐述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形成的最重要的方针政策和理论观点,清晰地勾画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框架。

  据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主办的《党的文献》披露,邓小平的这次谈话里面有许多新内容。他说: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我们制定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决定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我们讲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共产主义的高级阶段要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这就要求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社会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所以社会主义阶段的最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

  邓小平还说,我们提出的四个现代化的最低目标,是到本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不坚持社会主义,中国的小康社会形成不了。邓小平最后说:要说构想,这就是我们的构想。总的来说,这条道路叫做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道路。

  “当时,《瞭望》派出记者朱敏之采访了这次活动。”刘野说,“起初编辑部没有更多想法,认为这只是一个普通的外事活动。”

  “当了一辈子的政治记者,对这次小平同志的谈话当然敏感,因为这里面有许多新内容。”已退休的朱敏之回忆道,“由于我是外事记者,所以被允许旁听了谈话。当时我作完了原始记录,回来跟编辑部商量,大家非常重视。”

  “朱敏之回来后对我说,小平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来没有这么详细过。”刘野回忆了当时的情景说,“朱敏之给我念她记录的内容,我越听越觉得重要,就让她赶快整理出来,争取公开发表。这个太重要了。”

  “稿子写出来后,朱敏之在采访小平的另一次外事活动时,请他亲自审阅。小平摆了摆手说:不看喽,你核对一下就可以了。”刘野说。

  1984年8月20日,朱敏之的《邓小平谈什么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在《瞭望》周刊第34期在“中南海纪事”专栏独家刊出,成为国内首次披露邓小平同志关于什么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论述。

  这篇报道,注定要载入中国史册。1985年1月1日,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辑的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一书出版。从此,国外媒体开始提到“中国的道路”。

  “后来,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为了编辑《邓小平文选》,寻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一文首先发表的出处,在《瞭望》找到我,根据我的采访记录核实了文章中的一些内容。经过修改,此文后来被选入《邓小平文选》第三卷(62页~66页)。”朱敏之说。

  时至今日,朱敏之的《邓小平谈什么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一文,还具有深远的社会影响。在2011年第2期(总第140期)《党的文献》上,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国道路》课题研究室还发文对这篇文章再次评述:

  “《瞭望》的这篇报道之所以引起广泛关注,主要是邓小平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说清楚了。当时读到的人都有豁然开朗的感觉,对中国共产党的现行方针政策一下子明了了。有的地方,如内蒙古自治区党委还专门下发文件组织干部学习。于是,中央文献研究室正式整理了这篇讲话,在内部刊物《文献和研究》上发表,题目就叫‘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1981年7月20日《瞭望》第4期发表了《一个伟大文献的诞生》,对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产生的过程以及《决议》的重要内容作了解释。

  此前的6月27日,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这个文件是新中国建国三十二年来党领导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总结,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新的一个起点。

  “这篇文章,是根据邓力群提供的他的一篇讲话稿编写的,对于全党学习《决议》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刘野说。

  1987年3月30日至1988年2月1日,《瞭望》连续发表8篇文章,阐述“一国两制”构想的形成和发展、基本特征、理论意义。1988年12月,《瞭望》编辑部把这些文章汇集成册,由新华出版社出版,书名为《“一国两制”与祖国统一》。

  新闻,永远在路上

  “在中国新闻史上,《瞭望》是一个标杆性的刊物。”尹韵公说,“这份刊物对时代脉搏的准确把握,以及令人佩服的前瞻性,让其多年来一直站在时代的前沿。”

  但在他看来,《瞭望》也面临严峻的挑战,要在中国传媒日益激烈的竞争中永远立于不败之地,还需不断突破自身的局限。

  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传媒在“主旋律”下,开始逐渐出现了百花齐放的竞争局面。而近年来,中国传媒环境正在发生巨变,新媒体不断涌现,“全媒体时代”来临。

  为此,《瞭望》一方面在报道上锐意不减。2006年10月9日,《瞭望》发表的《警惕部门利益膨胀》轰动一时,引发外界诸多联想。文章揭示政府机构中部门利益膨胀的问题日益突出,已“影响了决策的战略性、全局性和前瞻性,损害了社会公正与大众利益,增添了国家经济及政治风险”。

  该文发表以后,作为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经济安全研究中心主任的作者江涌,开始为海内外广为熟知。

  “当时这文章发表后,影响很大,温家宝总理还作了长篇批示。”时隔四年之后,江涌向本刊记者透露,“有关部门进行了新一轮机构改革方案的课题调研,我也在被征求意见者之列,而且我的报告也是该课题的参考材料之一。”

  时至今日,在北京奥运会、新中国60华诞、历年全国两会、顶级国际峰会等众多重大报道“统考”中,《瞭望》凭借着深厚的资源优势,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主力军作用。

  另一方面,《瞭望》保持着强烈的危机意识、竞争意识。以《瞭望》新闻周刊为旗舰,形成了以《瞭望东方周刊》《环球》《财经国家周刊》为成员的中国最大的新闻期刊集群;并在手机杂志等新业务上取得一定突破。

  2011年1月,瞭望周刊社召开的党组扩大会议认为,把《瞭望》打造成中国最具影响力的时政期刊集群的工作,进入了一个艰苦卓绝的角力期、奋进期。必须紧紧抓住稍纵即逝的机会,以内容建设为核心,全方位提升《瞭望》品牌报道的影响力和品牌经营的竞争力,加速形成中国时政新闻期刊“第一品牌”的效应。

  清华大学教授尹鸿对《瞭望》这样的传统媒体应对“全媒体时代”的趋势,显现出了极大的信心。他认为“全媒体时代”传统媒体的价值依然存在,优质资源是让传媒集团在注意力稀缺的激烈竞争中决胜的关键之一。

  “今天是一个媒介融合的时代,报纸、电视、广播、杂志、网络和很多新媒介的融合是一个趋势。”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所长喻国明教授认为,“传统媒体要通过整合与结合形成新的价值、新的影响力、新的生产模式。换而言之,整合力是新形势下传媒的核心竞争力。”

  回顾《瞭望》创刊三十年,不仅是对这份周刊曾经梦想和激情的回望,更多的是寄托了对这份周刊未来热切的期待,包括新闻采编形式上的创新,以及更深层次的新闻观念上的变革。

  三十年,《瞭望》已载入了中国新闻史。在新形势下,这个集群团队承载更多的新闻理想再次出发了。□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下一页

(编辑:SN002)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