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早报:如果联合国有个发展基金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13日02:01 东方早报 | |||||||||
文 沈丁立责任编辑 魏英杰 刘景 单雪菱 联合国近来预算又生困难。安南秘书长在提出联合国明后两年的总体预算后,受到美国阻截。 按照惯例,联合国预算应该在联大协商讨论,必须以一致通过方式取得批准。但美
也就是说,今后联合国是否还要长期开会办公,必须先来一次临时的短期预算,看看联合国的各位仁兄是否真有意愿改革。短期的执行情况若令美国满意,那美国才会考虑长期投资。不然,嘿嘿。 博尔顿的威胁真是让人哭笑不得。美国给联合国付会费,就得让联合国听美国的话,买卖交易现付现结,这算盘拨得够精的。人们记得几年前美国国会与克林顿总统闹别扭,硬是不给行政部门开门拨款,还真迫使政府人员不来上班,简直成了国际社会的笑话。现在要是联合国临时预算花完而改革议程仍不能达成华盛顿的意图,岂不是联合国人员也要歇工收摊? 联合国是要改革,这是包括美国在内的各成员国的一致呼声。但怎么改,涉及方方面面实际利益,举步维艰。即使是口口声声要求联合国改革的美国,其实心里也有一本小九九。它不喜欢安理会扩大的改革,但不改又不行,所以只能接受最低程度的改革,只允许与它志同道合的日本等少数一两个国家成为新的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而别的国家也有它们的想法,因此寻求意见一致几无可能。 联合国两年总预算为36亿美元,是由各国根据一定的分摊原则共同承担的。而联合国必须恪尽职守,以对为其付费的全体成员负责。这里,联合国不是国却要管理世界,而美国这样的国家只付了7亿美元会费却要对联合国吆三喝四,好像也太便宜了些。 也许,联合国可以考虑广开财路,改变这种拮据局面。当然,各成员国还要继续依据能力交付会费,但联合国不妨调整思路,搞个发展基金。这世界积累了那么多的财富,这些年人类也还在继续积聚财富,不妨鼓励一些人向联合国发展基金给予捐助。 联合国接受私人捐助,从它创立的时候就开始了。纽约联合国总部的地皮,当年就是美国富人洛克菲勒所捐。所以,联合国接受私人捐助,“古已有之”。记得上个年代当美国国会执意拖欠联合国会费时,美国有线电视网络的创始人特纳实在看不过去,就提出要赠送10亿美元的想法。联合国没有接受他的赠送,他就拿钱办了一个“减少核威胁基金会”,目前在世界上很有影响,真正为人类的和平进步作出了贡献。要是再往前算,还是这位特纳先生,与人共同出资办起了友好运动会,为抵制莫斯科奥运会的运动员们创造了反霸竞技大会,给人以深刻印象。 美国的富人不少,而且不少人尚未为富不仁,因此是可以合作的对象。要真的发起一个联合国发展基金,关键是有两点。 先要验明正身,弄清捐款的来龙去脉,以防被洗钱者利用。这点在当今社会尤为重要。随着社会财富的积累,各种资金鱼龙混杂的情况增多。联合国在接受捐赠的同时,它的名望也给捐赠者带来各种益处,这正是有些人想要捐赠的原因。而联合国这个政府间国际组织必须保持清白形象,反对任何非法行为。笔者还想到,对这个基金的捐助,不得附加条件。 再要用之有道,积极增值。发展基金,欢迎各国政府和民间都能贡献,要为联合国本身的进步和发展,积聚资源,扩大资源,增广资源,并在需要的时候,对联合国财政预算予以呼应,以不使联合国受制于一两个超级强国。 世界的资源那么多,联合国的需求又是那么有限,从各国政府内外寻求对联合国运行和发展的经济援助,应该不是出格的事。关键是要去想,然后去推动形成共识,并在达致共识后,积极实施落实。 (作者系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