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赵勇:本月中旬涨油价是个有控制的预测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4月15日09:29  现代快报

  作者:赵勇

  《上海证券报》记者给大家做了一道很有意思的算术题:根据“以20天为周期进行评估”的调价规律,预计到本月中旬,国内成品油批发价很可能每吨将上涨350元。(4月14日《上海证券报》)

  这道算术题具体是这么做的:在上次国内成品油涨价之后,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解释成品油定价机制时说,当国际油价连续20天日均涨幅或跌幅超过4%,就会考虑对国内成品油价进行调整。从上次调价至4月13日己近20天,在此期间,国际上三种原油价格指数日均变动幅度均超过了4%。所以,国内成品油价格跟涨,几乎已是铁板钉钉的事情。

  三月份油价突然上调时,大家都有点晕——以前国际油价狂跌时没见国内油价这么敏感啊,国际油价刚往上走,国内油价怎么说涨就涨了呢?当时国家发改委价格司有关负责人给出了一个很考验人理解能力的解释:国内成品油价格是“有控制地与国际油价间接接轨”,当然,还有那个被很多人视为一大成果的“以20天为周期进行评估”调价规律。

  什么叫“有控制”地“间接接轨”呢?既然是“有控制”,又是“间接”,那也就是说,国内油价是我们“一切尽在掌握”的,跟国际油价谈不上什么正儿八经的接轨。但这样想好像又不对,因为这个解释后面还跟了个“以20天为周期进行评估”,这个调价规律说得一点都不含糊——国际油价连续20天日均涨跌幅超过4%,我们就要跟着涨价降价。我在想,既然有了这个硬杠杠了,那么前面所说的“有控制”和“间接接轨”,好像就是纯粹的废话了。但转念一想,好像也不完全是废话,毕竟“以20天为周期进行评估”还只是我们“考虑”涨价或降价的依据。你看,绕来绕去终于绕回来了,对于国内油价,我们还是要“控制”,还是得让它跟国际油价“间接接轨”,不然,一旦把话说死,要再碰上国际油价来一轮下跌,我还怎么“控制”?中石油还怎么挤进全球最赚钱的企业之列?

  我觉得,有些人理解能力不够高。他们太把“20天周期”当回事,忘了“有控制地与国际油价间接接轨”。一句话,他们没搞懂发改委“控制”油价的艺术。我倒是很乐意来解读一番这种调控艺术——国际油价上涨时,我们不妨根据“20天周期”让国内油价跟涨;国际油价下跌时,对不起,我们要“控制”了,“间接地接轨”嘛,国内油价不跟着往下降,你也不好说什么。就像有关部门动不动就以“炼油亏损”为由给中石油、中石化发个几百亿的财政红包,你也不好说什么。什么叫“控制”,这才是!至于“以20天为周期进行评估”,不妨把它当作一个笑话吧。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于 涨油价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