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上海商报:计划生育基本国策还是要坚持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4月24日09:13   上海商报

  社评

  提要    中国人口基数巨大,一旦放开生育政策,人口膨胀将再次发生,虽然计划生育政策不是最好的政策,但却是目前最适合中国现实的政策。

  市政府新闻发言人近日严肃宣称:上海将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计划生育的政策。上海市政府所以那么严肃地通过新闻发言人公开表态,是因为就在这之前一两天,有专家称“生二胎”政策可以放开。虽然市府新闻发言人说,专家尽可以发表自己的意见。不过,由于这位专家是上海市政府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的副主任,这就使人们十分重视他的观点。

  1980年中国普遍提倡一对夫妻只生育一个孩子政策,上海地区计划生育深入人心,上海上上下下严格执行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自从1992年至今,上海每年的死亡人数都超过出生人数,同时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加速。上海在1979年进入老龄化社会,全国进入老龄化阶段则是2000年。中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由2000年的8883万增加到2050年的3.434亿,增加2.87倍,同期65岁及以上老年人占总人口的比例将由7.0%上升到24.2%。实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第一代独生子女的父母将在2022年前后逐步进入65岁,2037年后逐步进入80岁,使家庭照料的功能明显减弱,社会照料的需求大大增加。

  为此专家们提出,面对“未富先老”和老龄化加剧,一是现行的一系列社会政策需要转型升级,二是全国范围内的人口政策需要适度调整。并且,专家们仔细研究和精心测算过政策开放后的后果,他们认为,全国范围已经具备了可以普遍放开生育两胎政策的条件,每个家庭如果生育两个孩子,这正好达到了人口学意义上的替代水平,并不会产生新的生育高峰。而且,另一方面,随着养育成本的不断提高、计划生育工作的宣传教育,人们的生育意愿已经显著下降,对于部分年轻人而言,鼓励生育两胎已经没有作用。

  专家们的分析十分有理,他们指出的因“独生子女”而产生的一些困境也十分准确,他们研算政策计划生育政策放开后的后果也有相当强的逻辑性,可是真要放开“生二胎”政策,恐怕不会控制得那么好。

  现在一种普遍的认识,认为中国人口那么多是因为上世纪50年代最高领导人鼓励生育的结果。其实,中国政府鼓励生育的时间很短。我们以为,造成中国人口在上世纪50年代起30年里的空前膨胀主要原因有二:一是打了上百年的仗,突然停了,进入和平年代;二是此时正好盘尼西林在中国也因技术过关而降价了(西方上世纪40年代中期开始降价),使瘟疫疾病大大减少,人口成活率大大提高。中国人一向有追求人丁兴旺大家庭的传统,虽然几千年来鲜有人能够实现。可遇上这两个条件,传统的梦想就有可能实现了。因此中国4000年历史上第二次人口膨胀高峰发生了。

  长期宣传的计划生育政策不是最好的政策,我们却以为计划生育政策是最适应中国现实的然而也是无奈的政策。独生子女不是正常家庭的自然产物,它的问题也不是现在老龄社会才发生,从一开始就有很多问题,譬如对儿童性格的正常形成就是有缺陷的。然而对于过多的人口和过少的生活必需品,只能提倡并坚决执行计划生育政策。现在生活必需品虽然丰富了,可过大的人口基数对持续发展是极其不利的。

  30年一代人,多增长了几亿人口。由于增长的基数太大,通过一代人的计划生育(城市一胎,农村二胎),无须精算也可知道是无法消化上一代多增长的基数。何况,一旦放松政策,真像专家们所说的年轻人不理会放开生育?别忘了中国人几千年来人丁兴旺的梦想传统,一旦政策失控,不堪设想。

  因此,我们以为,不管执行计划生育政策还有多少困难,我们都得咬紧牙关,再坚持一代人至二代人的计划生育政策。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于 计划生育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