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冻:水巴涨价岂能是“人情涨”

2013年11月02日03:19  南方都市报

  广州市水上公交票价调整方案听证会,没有抢麦、没有抢白、没有一票制,更没有第三方案,与会的24名听证代表全部同意水巴票价依照方案适度上调,多数代表倾向于涨幅相对较低的“水巴”方案二和“车渡”方案一,水巴空调席票价10公里以内2元、10到20公里3元,20公里以上4元;车渡票价2吨以下及20座以下客车涨为15元/辆次。(昨日《羊城晚报》)

  大部分参与者表示,目前广州市执行的水上公交航线票价基本上是1996年制定的。17年以来,燃材料、维修费、工资等各项成本都在不断上涨,在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情况下,水巴票价有必要适度上调,这也是企业后续发展和提供优质服务的需要。

  看来代表们都相当能体会政府和企业的苦衷,但我看来这些说法都有点似是而非。以往的士价、水价调整,尽管涨价理由各式各样,最大理由不过“成本涨”,参与听证的代表都会紧盯拟涨价项目的运营成本和企业报表,挑刺找毛病。这次有些特别,与会者认为“涨得有道理”,不外乎过去水巴票价一元两元,比公交车便宜,公交车涨了,水巴涨也正常。这种态度,可以称之为“人情涨”———17年没涨,所以今年要涨一涨,“个人感觉”,涨幅也不大,这叫“人之常情”。

  假如以个人感觉代替对水巴涨价所产生社会成本的仔细核算,或以不常坐船的人的感觉,代表每天以水巴为主要出行方式的市民的感觉,必属荒谬。水上公交属于公共事业,账面亏损,但每年都有专项财政补贴。假如说水巴运营亏损不利企业发展,那么全世界的地铁也都在亏损。公交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政府对城市交通及规划的全面检讨。听证会要做的,不是为政府分忧解难,而是为受涨价影响的市民发声。全数通过,把听证会开成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听证就失去了意义,成了众人调侃的“听涨会”。

  此次水巴涨价之所以没引起那么大争议,因为水巴不似公交车、的士和地铁,不是市民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市民对于价格上涨不敏感。假如你一年搭个一次两次,搭船主要是为散心、观光,你当然不在意。我也是有一次傍晚下班时间搭省总到堑口的过江轮渡,挤得喘不过气,才体会到真正靠轮渡上下班的人,跟珠江夜游的旅客,长年累月下来,从心境到花销,完全不同。那天同挤轮渡的小市民,不知有没有出现在水巴涨价听证会上,假如他们中间有人到场,现在这种无一反对就差“喜迎涨价”的场面,一定不会出现。

  听证会本应成为市民利益的看门狗。有人说,涨几毛一块,不必斤斤计较。但我觉得,反对和追问精神,乃是市民的平等意识和主人翁意识之根本。只有事事紧盯,才不至于引发公营事业加价风潮。质疑涨价,更要质疑提价后的利润有没有用到刀刃上,服务有无改善,安全有无提升,水巴一线员工是否真正从涨价中受益。以“常识”、“人之常情”为涨价理由,就如温水煮青蛙,钝化纳税人的神经,非市民之福。 □果冻

(原标题:[街谈]水巴涨价岂能是“人情涨”)

(编辑:SN088)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 环球时报:政府应从根本上熄灭“拆迁火药桶”
  • 人民日报:“公烛之下不展家书”
  • 环球时报:普京影响力登榜首,中国人乐见其成
  • 广州日报:普京治下的“俄式反腐”值得借鉴
  • 晏扬:被操纵的选举,被强奸的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