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南京的中小学和幼儿园停课一天。听说一些孩子为这个消息感到开心,他们离开了沉重的课业负担,希望可以长长松一口气。这真是一个莫大的讽刺:孩子们要放松一下,竟然要靠雾霾的“恩赐”。然而红色预警下的雾霾天,轻松呼吸已是奢望。 教育部门发出的“停课令”,是对青少年应有的保护。尽管尚未写入法规,但在雾霾严重的情形下,中小学校停课已成惯例。
但是,面对“停课令”,很多学生家长却在惊呼:孩子们放假了,我们该怎么办?这话有两层含义,一是,很多学生的父母都上班去了,谁来照顾小孩?二是,雾霾遮天,谁都不能幸免,其他人群怎么办?……防霾当然牵动所有人。停课,意味着情况已经很严重。政府,该在这个时候承担起最大的责任,在发出“停课令”之外,做出更多积极举动。总之要及时告诉民众:我们是有办法的。这才能安抚人心。
公众注意到,空气污染预警从橙色升级到了红色之后,南京市政府的政务微博发布了八项相应的“红色响应措施”。其中包括各类工地应进一步强化控尘措施、立即启动“工业企业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应急预案”,按预警等级实施限排、限产、停产、暂停部分污染大的工序等措施。而苏州、连云港等市也采取了应对措施。与南京不同的是,苏州要求各类学校停止一切户外活动。
雾霾锁城已有数日,到了此时,城市的应对才算有了大的起色。
然而,令人吃惊的是,昨天,现代快报记者对南京各类工地进行了实地探访,发现虽然大部分工地已经停工,但是仍然有一些措施不到位,会带来扬尘污染。
漏洞明显存在,显然是落实、监督不力的结果。这是“应对系统”的硬伤,不能不加以检讨和改善。
怕就怕,相关的疏漏反映出的是一种“应付心理”。当应对成了一种“运动战”、“一阵风”,细节上的漫不经心或差池,就很容易被无视、被遮掩。城市与雾霾的战争,不是遭遇战、闪击战,而是持久战,任何时候都不应松懈。
人们记忆犹新,“保蓝天,亚青会期间56家企业限产停产”。正因如此,亚青会时的南京空气质量得以保证。昨晚,江苏城市频道零距离节目主持人大林旧事重提并发问:是不是得到明年青奥会才能再见水晶天,才能继续蓝天计划?“我就想说8个字:非不能也,是不为也!”这话说到位了。
“保蓝天”不能只为某个节点“服务”。“限产停产”也不能是一根“松紧带”,想起来就紧一下,“病”好了就松一下。治污没有顿号,也不分“淡季旺季”,如果没有长期的规划,如果没有铁腕的、一以贯之的制度,仓促应对所取得的些许“临时成果”,很快就会破灭。
“雾霾时期”,需要政府与民众共度时艰。而政府应表现出更大的担当。
针对我国中东部地区近日出现的大面积灰霾,环保部表示,主要原因有二,而机动车尾气和北方冬季燃煤采暖对空气质量恶化贡献较大。如此一来,“车辆停驶或限行”也应做考虑。而公车应该为社会车辆做出表率。连云港将停驶10%公车,这个数字预示着还有相当潜力可挖。问题是,南京等城市,连这样微小的数字都没拿出。这说得过去吗?
(原标题:应对雾霾:“细节硬伤”令人忧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