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贵州省正式启动制造“空气罐头”计划,7天内面向全球公开征集“贵州空气罐头”创意设计方案,计划使其成为当地特色的旅游商品。
此消息一出,顿时议论纷起,有反对者认为,从经济学上讲,政府的职能是向公众提供公共服务和公共品,而官制“空气罐头”一出,“很容易被公众解读为政府弄脏了空气不补偿我们,还要再赚一笔‘呼吸费’”,这种做法只会引发更多民众对空气质量的抱怨和不满。并由此得出结论,中国的“空气罐头”只能民造,不能官造。
此类反对意见如果站在“为生民立命”的立场,呼吁政府更重视对环境的保护,那倒也不乏警示意义。问题是,我们不能戴着情绪化的“眼镜”,去解读新闻事实,从中抽出偏离基本事实的意义。
如果思维不钻牛角尖,恐怕很少人会真的以为,贵州省制造“空气罐头”真就是看中了新鲜空气这个所谓的商品“市场”,意欲以当地相对干净的空气来大发利市。这里且不论产业化制造“空气罐头”前景如何,就是从消费者角度说,将日常呼吸空气方式改为“空气罐头”,这样的替代性也并不具有多少现实性,至少目前还看不出这个必要(如果真到了这样紧迫的地步,直接吸氧比用“空气罐头”不更解决问题)。
另外,从经济学上讲,更是得不出“空气罐头”只能民造,不能官造这个结论。经济学是研究稀缺资源的,空气 、阳光之类物质在经济学视界中非稀缺资源,所以传统经济学教科书并不把它们列入研究的对象。现在空气居然也成了“商品”,这是因为污染使得原本不稀缺的空气显得“稀缺”,但这并不能改变空气本身不具备产权性质的本质属性。就贵州当地来说,“空气罐头”的空气来源,并不存在资源的竞争性,国有企业可利用,民办企业同样也可利用,如果因此划定准入范围,反倒扭曲了空气的公共属性。
其实,从贵州现已公布的开发计划看,只是把“空气罐头”当作地方特色的旅游商品来打造,至于今后“空气罐头”内涵与外延可延伸旅游休闲度假、养生养老等健康产业、茶、酒、有机食品等特色产业,甚至可扩展到碳交易产业等,也无非是把空气作为一种介质,而不是指望空气“产品”本身来产生多大效益。否则,该省一开始就介入的不应当是旅游局,而是更具产业化能力的工业部门。
事实也是这样,根据公开的报道,贵州将充分利用包括良好空气在内的环境优势,至2017年,通过大数据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达3000亿元,建成全国领先的大数据资源中心和大数据应用服务示范基地。这才是贵州在下的很大一盘棋呵!
不过既然是官制“空气罐头”,就有政府信用在背书,反过来会倒逼当地政府更重视空气的保护,这样的官制“空气罐头”有何不好呢?现在不光是贵州,另有一些地方也正跃跃欲试准备推出“空气罐头”,但愿一起装进的还有强烈的环保意识。
(原标题:官制“空气罐头”,有何不可)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