蓟门决策:中国的边疆治理(4)

2014年06月29日14:01  南方都市报 收藏本文

  昝滔:说边疆包括说周边,有一个相对的概念:带一个中心,有了中心才有边疆。这些年我多少在思考边疆问题,边疆对于我们自身就是汉族人来讲,不可避免地带有一种“中原中心主义”的立场,这是我们应该反思的,尤其是现在民族主义兴起后,现代边疆面临的很多问题。邢广程老师讲民族问题时,实际上,边疆地区的民族问题是他们要建立自己的主体性的出路,这是他们不同于“中原中心主义”的一个立场。“中原中心主义”说白了很简单,以前讲农牧,,由农业民族生产方式所决定的,文化积累、剩余价值比较高。一提到游牧,大家印象是野蛮的。但现在有人专门研究游牧文明的,从文明角度来看游牧。

  刚才何老师提到华夷这个事,虽然现在不用,但在历史教科书隐约地在我们潜意识中发挥作用,这是研究当代中国边疆问题的一个心理障碍,虽然你人口多,经济发达、文化程度高等,但你是不是就是治理的主体?一谈治理就治人家,治边,这是我们需要反思的,需要在历史观上警惕的。我们在谈边疆问题时,首先应认识到自己在知识上是否有局限性,因为,这里面涉及到对不同文化、不同民族的理解。

  怎么看“以中国为中心的体系”?西方有学者研究过这个问题,对中国和西域的关系提出了两个不同的解释路径,对于东亚大概在宋以后,到当代,对于西域这一块不是天朝上国,中国皇帝跟人家通信是以平等姿态进行。我们今天谈边疆,谈海疆,对西域怎么看是关键。因为这个也是反思我们中原中心主义的视角,看东部看西边不能是同一个视角。

  对于中国边疆问题有两个方面值得反思:第一,大一统国家是秦,秦的面积不是特别大。从汉到近代,章太炎说要恢复西汉的版图。可见秦汉形成的国家是一个模式。另外,从周边来看,刚才邢老师点到少数民族建的版图,清朝版图那么大,还有元朝。不管怎么说,元、清、唐几个王朝的疆域面积都特别大。这里面,其实是北方的游牧民族入主中原而建立的国家。世界历史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就是游牧民族最后的定居化,这在欧亚大陆是普遍的,如奥斯曼帝国、莫卧儿帝国、中国的清帝国。如果要建一个大一统的帝国,必须定居化、中央集权化,这才是长治久安的趋势。在中国的边疆,比较典型完成定居化是1884年新疆设省,结束了以前多元统治模式。对这个问题,国内有不同解释,以前我们以汉化论或以中原为中心的视角来研究清王朝统治边疆,现在视角有所突破,从内陆亚洲的视角,看清朝皇帝的身份是多元的,统治的方式也是多元的。

  边疆民族问题,我认为是现代化、近代化的一个产物,是中心和边缘相互塑造的过程,不仅是中国和周边的关系,也有俄罗斯、西亚的区域社会的中心。这可能是我们没有看到的,或者相对忽视的,民族问题是一个认同问题,如何避免无认同,最后导致国家的分裂。说白了,你得找一个超越这个无认同,族群认同,而不是终极的认同对象,上升到血缘、语言、偏远的部落的延伸。上升以后挺难,因为,天然存在的基础有价值,后面建立一个,怎么让它有一种审美的价值,让它有冲动和信仰。福山说历史的终结,是因为我们的体制到精神上和信仰上才可以,如果是功利的话,好用就用,不好用也就放弃了。中国要积极努力地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谢谢。

  主持:你讲到最后我们都很熟悉的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一直试图理解你所讲的,一个是中心,汉民族尤其是北京人,一说话总是自觉不自觉地以北京为中心,北京看所有的地方都是地方,地方也说“你们下来了”,到哪儿就说你们下来了,这是金字塔的构造所产生的文化差异的地方。现代观念怎么构造,如何达成文化认同?这些需要我们考虑的。

  李大龙:文化认同不是说不太容易做到,中国古代的夷夏观里核心是文化,以文化差异划分四夷,追求的是用夏变夷,中国古代先秦时期的夷夏观,现在成为民族观。

  主持:今天主流治疆的模式还是这样的,比如给人家送书、送歌,还是以前的思想模式来划。

  李大龙:明代最弱的一个王朝,但为处理边疆地区最好的一个王朝,实际上就是文化。你去云南边疆,修了好多的孔庙,一直到越南。

  主持:你要说修庙,在新疆多修点庙解决问题的话,中央肯定会愿意多掏笔钱。我们再次感谢昝滔老师。下面有请王晓鹏老师,欢迎!

  王晓鹏:刚才几位老师的高论给我的启发很大,像何老师说的我是研究海疆问题的,我就海疆问题谈一点浅见,涉及到海疆问题,有一个“三海”的概念,即海疆、海界、与周边海洋国家和域外大国的关系问题。限于时间,我简要谈一下。

  首先,海疆问题。目前,海疆问题除了基础性研究,还有应用型研究,就是要研究现状。根据公认的国际法原则,确定对于某一个海域或者海域主权和管辖权的依据的有四个最早:最早发现、最早开发经营、最早命名、最早不断地行政管辖。邢主任提到的边疆治理,就涉及到海疆治理问题,海疆治理从历史到现在延续了几千年,相应的海疆政策,包括海疆治理的具体措施既有延续性又有创新性。

  在这儿我仅举几例,首先从南海角度来讲,海军在外围建立了常态化战备巡逻的模式,我们的海警力量针对具体区域已经建立了常态化巡航的模式。把常态化巡航和常态化巡逻有机地结合起来,这不禁使我们想到1909年广州水师提督李准巡海。现在的巡逻与巡航,与过去的李准巡海一脉相承。

  另外在清代,把东沙群岛叫“南澳气”,西沙群岛叫做“七洲洋”,中沙群岛叫“万里长沙”,南沙群岛叫“千里石塘”。对这几处群岛的命名,并且把四沙群岛纳入到琼州府万州辖下,与现在的三沙市的建设,包括今年和明年推动的三沙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基层组织建设有机统一。另外我们在钓鱼岛和东海方面,2013年至现在我们的动作比较多,一方面公布了钓鱼岛和附属岛屿70多个地理实体的名称,还有公布了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的海基线。另外,在东海方向我们划设了房屋识别区。现在的这些举措与历史上册封琉球国的册封使再经过中国领土钓鱼岛时,把钓鱼岛作为航标。另外,在1561年胡宗宪(明朝的浙江提督)划入的沿海山沙图,也是有机的统一过程。一方面探讨历史,另一切探讨现状,历史与现状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是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历史上我们的陆地边疆有扩展,海疆问题是守土有责,如何确保我们的海洋权益得到有效的维护。下面我谈谈海界问题,两部分:一个是岛屿主权的归属问题,另外一个是海关海域的划界问题。谈到主权归属问题,不禁想起周恩来总理在1960年视察南海舰队时说的一句话“同志们,西沙群岛的岛屿虽然很小,但每一个都是中国的领土啊。”周恩来总理的这番话非常具有前瞻性。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正式签署,所以,20多年前周恩来就体会到岛屿在海洋问题解决过程中的重要性,这涉及海洋划界的问题:一岛控海,以陆定海。

  对海洋的权利(包括东海、南海)来源是什么?更多是来源于我们对南海诸岛的主权和对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的主权。提到海洋划界,应该树立一个海疆意识,避免在海疆问题的探讨过程中头疼医头,脚痛医脚,就东海谈东海,就南海谈南海,对于海洋划界的原则和海洋划界的方法应该有多样化的认识,比如从北往南理:黄海,中韩的黄海是按照大陆架自然延伸原则来划,还是古黄河淤泥线来划?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因为黄海现在不是一个热点。接下来是东海划界的问题,中国的观点是单一边界,单一海界中日之间包括中韩之间应该在冲绳海槽,因为中国大陆的大陆架在70米—200米水深范围内,延伸到冲绳海槽陡然下降到1200米左右,出现了断裂,所以中国的大陆架应该属于中国大陆自然延伸的过程,根据《海洋法公约》原则,海界应该在这里。但日本非法提出东海中间线,很大程度上曲解了公约的原则,另外以中国领土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作为日本领土的基础划设这条中间线。所以从法理上讲,我们跟日本展开的法理斗争,一方面是争取我们的主权,另一方面根据《海洋法公约》自然延伸的原则强调我们的管辖权。

  关于九段线的问题,这个概念不规范,因为九段线是西方包括东南亚国家提出的,会使我们的一些历史性权益虚空化,我们准确的名称是“中国南海传统海疆线”,这就涉及到历史权益问题。我们从来没有说九段线是一条临海界,但九段线代表了我们某种程度上的历史权益。所以在海洋划界问题上,主张与直接当事国通过双方谈判的方式解决争端,但《海洋法公约》在其中发挥的作用要重视起来。

  接下来的问题,与周边海洋国家包括与域外大国的关系问题。邢程主任说当代做边疆研究一定要有全球视野,对这些国家与周边国家的关系问题探讨显示得尤为重要。黄海涉及的中韩和中朝海洋划界的问题。东海涉及中韩和中日之间的海洋划界问题,中日之间还存在冲之鸟礁石的问题。在南海涉及越南、菲律宾、文莱、菲律宾、印度尼西亚五个国家。另外是域外大国,如美国亚太平衡,日本要解决自卫权,印度的东向战略。问题很多,限于时间就先讲这么多,仅此做一个抛砖引玉,谢谢。

  主持:感谢王晓鹏老师,这么短时间把那么大的海的问题讲清楚了。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编辑:SN171)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新京报:杨六斤事件,谁让悲喜剧变煽情戏
  • 新京报:沛县增办狗肉节,声援还是坑玉林?
  • 熊丙奇:女“状元”增多是应试化加剧的结果
  • @单士兵:自由就是离婚最高贵的理由
  • 人民日报:为“垃圾市长”赞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