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新浪首页
爱问(iAsk.com)
1976.7.28 为了不该忘却的纪念
  当历史定格在公元一九七六年七月二十八日的时候,渤海之滨的工业城市唐山地动山摇,这是近代以来人类死伤人数最多的地震。此后,黑色的记忆笼罩了这个城市。当然,如果从市面上简单看过去,并不能体察到更多的有形痕迹,但只要你稍稍触摸一下这个城市的内质,你就会心痛地发现,尽管30年岁月流逝,依然没能冲刷掉唐山人的黑色梦魇,每年7月28日满城的祭祀纸火,既是一个城市生者对于死者的惦念,也是他们对于新生活的点点期盼。
  为了不该忘却的纪念,我们推出这个完全纪念特刊,希望在建设一个可以看得见的新唐山的同时,也能够塑造一种新唐山的新人文品质。我们知道,唐山拥有良好的自然资源禀赋,更拥有经过大地震灾难摧残的坚忍的民众。在新一轮渤海湾乃至沿海城市发展竞逐中,如能恰到好处地调动民众的热情,满足民众对于生活幸福的要求,可以想见,唐山必将焕发出强劲的爆发力和持久的创造力。
  果真如此,我们将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未来,更无愧于这个伟大的时代。[详细]

路南区位于地震中心,震后变成一片废墟


人民解放军帮助居民盖简易住房
震殇:血色清晨
  和许多人一样,我脑子里对震后唐山的直观印象,多得自于照片以及接受我采访的当事人的片段式的描述。零零散散的照片,大多都能反映震后唐山局部一角,通过拼接,我能得到一个比较完整的影像。
  眼前这张照片不同……详细>>
震殇:巍巍天轮
  “我没有当过劳模,不过,那会儿人们干活都是主动往前扑。从1973年转业,到2003年做机电科绞车主管,我当了30年的绞车司机。地震时也一样。脱险。救人。生产。”
  刘焕杰一直微微笑着,带我们参观开滦唐山矿一号井一号机房、二号机房,那样温和的笑意,直让我怀疑此人是否真的有30年单调的绞车司机生涯……详细>>
震殇:死生之间
  六层高的开滦煤矿总医院大楼在当时属高层建筑,震后大半倒下。残留楼体尚未来得及清理,临街墙壁上,人们已率先贴上了鼓舞斗志的白底儿的标语:“军民团结抗震救灾重建家园”。
  一根歪斜的电线杆,被砸扯得似倒未倒,似被伸向两边的电线撑住;几条断线还纷乱下来,掉在路上。详细>>
震殇:废墟献祭
  一个晴好的黄昏,河北理工大学地震遗址,两束鲜花静静地摆放在粗砺的水泥堆积物跟前。安静着,美丽着;平和着,绽放着。
  正在撤换护栏的工人师傅说,鲜花是当天下午一对老年人敬献的,从装束和随从的年青军人看,两位老人应该是军人出身。老人献了花,绕遗址走了一圈后离去。工人师傅说,这些天,总有外边的人到地震遗址跟前转悠……详细>>
拯救:自行车上的现场广播
  1976年,唐山大地震两个小时后,在开滦赵各庄矿广播站同样上演了一剧“永不消逝的电波”,机务员李铁柱、技术员常俊仕、播音员李秀容三人拖着受伤的身躯,将广播喇叭和扩大机装在旧自行车上,一辆特别的广播车按平日正常的时间准时播音了,久久地回荡在震后赵各庄的上空……详细>>
拯救:一人的命与五人的生
  一些人的命运冥冥中似乎已经注定。
  “从地震当天到8月4日,我们连续每天下井找人。”1976年8月11日,唐山大地震后第15天,开滦赵各庄矿技术科通风技术员罗履常又一次下井了……详细>>
拯救:5矿工地底15天生还
  大地震发生时,李宝兴、王文友正跟着三个年长的工友在采煤5区10巷道0597工作面紧张地生产,这里,距地面882米。三个年长的工友分别是55岁的班长陈树海,44岁的采掘组副组长毛东俭,27岁的采掘组组长王树礼,李宝兴、王文友被工友们称作小李和小王……详细>>
拯救:与200多脱缰野马共处
  废墟中不时传来凄惨而悲切的呼救声,武警和管教似乎已经没有别的选择余地。“好!救人!但如果有人想趁机逃跑,就地正法!”一个手臂上全是血的警察使劲地向空中举了举冲锋枪。
  当时的决定老赵当然清楚,这其实是个赌局……详细>>
拯救:那段难忘的“共产生活”
  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中,几乎所有的家庭都有亲人遇难。一个被誉为“方舟”的“家庭”,是由大震后好几个失去亲人的家庭组成的。他们在大震发生后走到一起,在一个用塑料布搭的防震棚里,有饭同吃有衣同穿,度过了最艰难困苦的时光……详细>>
拯救:威士忌光影下的救援
  直到夜里1点多外宾们才返回各自房间,可是他们没能在睡梦中见到可爱的“小白兔”,却被狮吼虎啸般的地震惊醒了。顷刻间,法国人、丹麦人居住的新楼门窗变形,楼梯断裂,楼板塌落,楼体摇摇欲坠,日本人住的四号楼已整个垮塌下来……详细>>

拍摄于地震当天的流动广播站照片


大地震时创造了生命奇迹的5个人

当年,张玉清正在为群众看病。


欢送抗震救灾的亲人解放军


医疗队员纷纷投入到忘我的抢救工作中
赴难:简易导尿管拯救250名伤员
  唐山大地震后,由于腰椎损伤,很多高位截瘫的病人传达信号的神经“短路”,膀胱括约肌接不到信号,病人排不出尿液,进而导致尿潴留。如果不立即采取措施,伤员的膀胱随时都有破裂的危险。在震后缺医少药的情况下,一个年轻的部队卫生员,急中生智自制简易导尿管,使250名危重病人转危为安……详细>>
赴难:万人空巷送别解放军
  在唐山人眼里,解放军是自己的亲人,是世界上最好的兵。3个半月的时间,他们给了这座城市依赖、信心。
  那绝望里的救援,细致入微的呵护,已成为永远不灭的记忆,解放军留在唐山的身影……详细>>
赴难:上海医疗队成了定心丸
  几秒十几秒钟的强烈地震,使唐山市及所辖各县刹那间出现了70多万名伤员,其中重伤员达到16万多人。更为糟糕的是,当地大型医院的医疗楼和病房楼全部倒塌,医护人员伤亡严重,医疗设备、药品全部被埋压……详细>>
赴难:那些扒脱了指甲的兵们
  灾难,就是号角!
  在这个惊恐万分的时刻,在一座城市被大地震颠覆了的时刻,人民最信赖的子弟兵,从四面八方向唐山迅速集结。他们穿越了暴涨的河流、被地震斩断的道路,甚至穿越了生死,星驰而来 ……详细>>
赴难:大灾之后大疫无踪
  用华北煤炭医学院流行病学专家徐应军教授的话来说就是,唐山大地震后,传染病需要具备的三个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者都具备了,只要有一个环节控制不好,其局面就不可收拾了。而唐山大地震后却没有爆发大范围的疫情,改写了“大灾之后必有大疫”的历史,那个让人看来要从地图上消失的城市,不仅没有消失,还获得了新生,创造了一个奇迹……详细>>
赴难:感受第二故乡的热情
  “感动,除了感动还是感动。”冯德瑞说,大地震发生后,有幸能乘飞机送伤员到沈阳,从而真切地感受辽宁军区和医护人员的热情。而当时被抢救的伤员、55岁的范友,更是激动不已:“辽宁的医护人员真是比亲人还亲,比亲人还用心。”统计显示,在唐山大地震的救援过程中,辽宁省派出了17个医疗队、1252名医务人员,同时还接收了来自唐山的伤员19828人……详细>>
悲恸:张氏五姐弟的孤儿生涯
  大地震让唐山4200多个孩子一夜之间没了爹妈,张氏五姐弟没有像大多数孤儿那样被送往外地育红学校。除了16岁的大姐张凤敏在救援部队撤离时,随军当兵走了之外,13岁的二妹张凤丽、8岁的孪生姐弟张学军和张凤琪,在15岁的二姐张凤霞带领下,相互照顾着留在了遍地瓦砾的废墟上……详细>>
悲恸:截瘫者的残缺与笑颜
  回忆是残酷的,但那场地震,对姚翠芹来说,却是一个转折点,大半个人生的痛与乐、不幸与成就,都与那场浩劫撕扯不开。
  震后余生,醒来已恍如隔世,高位截瘫,病痛煎熬,生不如死,美好热烈的初恋也在那时毁灭 ……详细>>
悲恸:两位老人的重组生活
  老太太叫刘素芬,今年60,老头叫张兴隆,69了。俩人都退休了,住在唐山路北区的一个小单元房里。拍照,他们有点不自然,说,30来年从没拍过合影。
  刘大妈挺胖,在40平方米的屋子里一走动,屋子就显得更加狭窄。她当了一辈子工人,快人快语,性格爽朗健谈。 ……详细>>
悲恸:姗姗来迟的精神救治
  开滦矿务局精神卫生中心的张本教授最近忙得不可开交,在唐山大地震30周年来临之际,他的日程安排得满满当当,10年前他所从事的震后心理研究还算冷门,如今成了这个领域炙手可热的话题。
  唐山地震是人类历史上空前惨烈的大浩劫之一,幸存者饱尝了大地震所造成的巨大心理悲痛 ……详细>>

张氏五姐弟都找到了各自的幸福


姚翠芹(右)为截瘫疗养院的病员们演出
常青老人

1976年大地震震毁的原唐山钢铁厂
心祭:记忆永恒 记录不朽
  “大地震对唐山是毁灭性的,对唐山人的伤害也是最深重的。作为一个唐山摄影人,我有责任用胶片把这段历史记录下来。”
  从抗震救灾到恢复重建、再到新唐山的发展,从41岁到71岁,常青老师用镜头聚焦唐山大地震这个题材,已经整整30年了……详细>>
心祭:30年后回望地震之痛
  1976年6月22日,河北省地震局地质组6人从石家庄出发,专程到唐山、滦县考察。他们此行的任务是“对唐滦这一地震危险区的危险性做进一步的评估”。
  此时,他们不知道,他们的对手已经面露狰狞,随着考察任务一天天接近完成,震魔正在他们脚下渐渐逼近……详细>>
心祭:倘若唐山留下大片废墟
  某种程度上讲,唐山的地标,丢了。
  什么是唐山的地标?是大片新崛起的高档社区,还是承载着新唐山梦想的厂区?
  都是,又都不是。唐山城市最显著的地理标志,缩微在一个叫做河北理工大学的校园里,那里有一处残垣断壁:地震遗址……详细>>
心祭:请设大地震公祭日
  如果不是身后的抗震纪念碑和抗震纪念馆,唐山抗震纪念碑广场的热闹,很容易让人遗忘这样一个事实———地震的伤痛还浸润在这座城市的骨髓里。
  7·28那段黑色的记忆并不能完全从这座城市的底色上抹去,唐山人小心翼翼地保存着它,又想努力从它所记载的信息当中挣脱出来……详细>>
震旦:在新唐山诗意地栖居
  盛夏时节,位于唐山市中心的“唐山抗震纪念碑”广场上,华灯初上,人群熙熙攘攘。市民来此纳凉、消闲。纪念碑下,轮滑少年精彩而灵巧。幼童嬉戏追逐。在射灯的照射下,30米高的纪念碑显得更加巍峨、圣洁……详细>>
震旦:从黑煤步入蓝色畅想
  30年前的那天,王振和正在唐山钢铁公司经理办公室小车房值班。突然他感觉到周围的的东西剧烈晃动,地震了!他还没来得及彻底清醒过来,倒塌的房子已经重重地砸在了他的双腿上。从废墟里爬出来的工人师傅们把他扒出来,救援汽车把他送到遵化某军用机场转到外地接受治疗……详细>>
震旦:民间感恩感动中国
  1976年7月28日,唐山,惨绝人寰的自然灾害让太多的人一夜间失去了亲人或与亲人失散,成为众多唐山人心中永远的痛。然而废墟上,随着高温蒸腾的,还有滚烫的“亲情”:10余万解放军战士赶赴唐山搜救;5万名医护人员和干部群众救死扶伤及运送物资支援;10万名重伤员被转移到外省治疗……详细>>
震旦:新唐山寄语
  寄语:希望以后少些灾难,让我们的生活更平安、更美好!
  在抗震纪念碑前,两个小女孩正蹲在地上认真地往笔记本上抄碑文。“我们要办抗震手抄报!”两个人开心地说。孙菁、曹杰是德源里社区的,假期社区举办“纪念抗震30周年”活动,两个孩子积极参与 ……详细>>

曹妃甸传承了世代唐山人的钢铁梦想


唐山人走出了家门寻找恩人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网产品客户服务联系电话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