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经费破百亿,离一流大学多远?

2015年08月24日09:10  新闻专栏  作者:熊丙奇  
多所中国大学提出了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 多所中国大学提出了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

  文/新浪专栏 观察家 熊丙奇

  据报道,按照教育部要求,进入8月份后各大部属高校陆续公布了2014年度决算情况。根据目前据报道,按照教育部要求,进入8月份后各大部属高校陆续公布了2014年度决算情况。根据目前76所部属高校公开的决算数据得出的“高校富豪榜”,清华、浙大、北大与上海交大这四所年度决算进“百亿俱乐部”的大学位居前列。在第一梯队中,清华大学以年度决算175.6亿元、年度收入123.6亿元稳居第一。

  几所大学办学经费破“百亿”大关,反映出我国部分大学投入已逐渐接近国际一流大学的投入水平。一般而言,投入水平是一所大学办成一流水平的基本保障,可从一个侧面反映一所大学投入教学科研的力度。但与国外一流大学相比,我国大学的投入在投入结构、使用效率上还有差距,要建世界一流大学,我国高校还应拓宽资源渠道,并完善用好每一分钱的机制设计。

  从高校公布的决算信息分析,财政拨款是其主要来源,社会捐赠只占高校收入的很小一部分。从高校支出的“大头”科研经费来说,据教育部此前统计,2013年科研经费最多的高校是清华,为39.31亿元,其中财政拨款占到全部经费的70.6%。财政拨款占比最高的是北大(86.5%),其次是复旦(84.8%),大多数985高校科研经费拨款占比都在60%以上。这和国外一流大学差距明显:国外一流大学包括公立高校,都特别重视在政府拨款外拓宽办学资源,以增加财政独立性。像哈佛大学,每年捐赠收入就达约300亿美元。

  而清华等高校决算破百亿元,与国家实行的“985”、“211”工程密切相关,数据显示,2009至2013年间,“985”、“211”工程高校拿走全国近70%科研经费。客观而言,对少数高校的重点投入改善了这些高校的办学环境,但也影响其自主办学,政府增加对学校投入的“另一面”,是教育学术被行政评审、评估干涉。

  针对这种情况,国家教育规划纲要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都提出,要推进教育管办评分离,扩大办学自主权。照此要求,改革行政评审将成必然,现阶段985、211可能会保留,但未来迟早要改革,国家统筹推进一流大学的战略也会调整。各高校必须转变传统的计划思维,主动面向市场竞争办学,通过办学实力从社会获得更多资源,而非等财政喂养,这样才能离一流大学更近。

  如何使用教育投入,是我国大学面临的另一个问题。我国高校在配置资源时,还主要由行政力量主导,透明度不够。这次高校公布决算信息,是高校信息公开的要求。与国外大学公布财务信息是由独立的第三方审计,且公布具体开支不同,我国高校的决算信息是由学校自行发布,公布的支出项目也很粗线条。它有多少用在了教学科研上,也势必存疑。

  一些高校经费破“百亿”,本身不是坏事,但其与一流大学标准间的距离,不能仅凭经费度量。完善现代学校制度和透明财务体系,才能防止教育投入被挤占、挥霍,甚至被大量用于政绩工程。增加教育投入,把每一分都用到刀刃上,才能换来办学质量提升,才能带动其向“世界一流”迈进。76所部属高校公开的决算数据得出的“高校富豪榜”,清华、浙大、北大与上海交大这四所年度决算进“百亿俱乐部”的大学位居前列。在第一梯队中,清华大学以年度决算175.6亿元、年度收入123.6亿元稳居第一。

  几所大学办学经费破“百亿”大关,反映出我国部分大学投入已逐渐接近国际一流大学的投入水平。一般而言,投入水平是一所大学办成一流水平的基本保障,可从一个侧面反映一所大学投入教学科研的力度。但与国外一流大学相比,我国大学的投入在投入结构、使用效率上还有差距,要建世界一流大学,我国高校还应拓宽资源渠道,并完善用好每一分钱的机制设计。

  从高校公布的决算信息分析,财政拨款是其主要来源,社会捐赠只占高校收入的很小一部分。从高校支出的“大头”科研经费来说,据教育部此前统计,2013年科研经费最多的高校是清华,为39.31亿元,其中财政拨款占到全部经费的70.6%。财政拨款占比最高的是北大(86.5%),其次是复旦(84.8%),大多数985高校科研经费拨款占比都在60%以上。这和国外一流大学差距明显:国外一流大学包括公立高校,都特别重视在政府拨款外拓宽办学资源,以增加财政独立性。像哈佛大学,每年捐赠收入就达约300亿美元。

  而清华等高校决算破百亿元,与国家实行的“985”、“211”工程密切相关,数据显示,2009至2013年间,“985”、“211”工程高校拿走全国近70%科研经费。客观而言,对少数高校的重点投入改善了这些高校的办学环境,但也影响其自主办学,政府增加对学校投入的“另一面”,是教育学术被行政评审、评估干涉。

  针对这种情况,国家教育规划纲要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都提出,要推进教育管办评分离,扩大办学自主权。照此要求,改革行政评审将成必然,现阶段985、211可能会保留,但未来迟早要改革,国家统筹推进一流大学的战略也会调整。各高校必须转变传统的计划思维,主动面向市场竞争办学,通过办学实力从社会获得更多资源,而非等财政喂养,这样才能离一流大学更近。

  如何使用教育投入,是我国大学面临的另一个问题。我国高校在配置资源时,还主要由行政力量主导,透明度不够。这次高校公布决算信息,是高校信息公开的要求。与国外大学公布财务信息是由独立的第三方审计,且公布具体开支不同,我国高校的决算信息是由学校自行发布,公布的支出项目也很粗线条。它有多少用在了教学科研上,也势必存疑。

  一些高校经费破“百亿”,本身不是坏事,但其与一流大学标准间的距离,不能仅凭经费度量。完善现代学校制度和透明财务体系,才能防止教育投入被挤占、挥霍,甚至被大量用于政绩工程。增加教育投入,把每一分都用到刀刃上,才能换来办学质量提升,才能带动其向“世界一流”迈进。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 高校 经费 一流大学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推荐阅读

热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