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2004年全国“两会”专题 > 正文

李克强:抓住中部地区崛起机遇奋力实现中原崛起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3月09日09:49 河南报业网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在河南代表团发表讲话
点击此处查看其它图片




李克强在审议《政府工作报告》的全团会上发言




李克强、李成玉在审议宪法修正案中交换意见


  记者李建华

  政府工作报告强调,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一个重大战略问题。要坚持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加快发展,形成东中西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格局。十届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李克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
黄页微成本营销方式 不见不散约会新主张
小户型主阵容揭晓 多媒体互动学英语
,对河南这样一个地处中原的中部省份来说无疑是新的发展机遇,河南必须抓住这一机遇,进一步加快发展步伐,奋力实现中原崛起,造福近一亿河南人民,对全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李克强指出,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河南同全国一样提前实现了现代化建设的前两步战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目前全国经济呈现由东向西梯度推进、竞相加快发展的局面。加快中部地区发展,符合我国现阶段发展的实际和需要,也是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方面,体现了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李克强说,河南正在全力推进的“实现中原崛起”目标,与国家“促进中部崛起”的目标是一致的。实现中原崛起目标的提出,是建立在大量调查研究、科学论证和酝酿讨论基础上的,目前已成为全省人民的一致行动。

  李克强指出,河南地处中原,区位优势明显,有丰富的矿产品、农产品、劳动力和文化旅游资源,市场广阔,经过多年的发展,形成了一定的经济优势,农业和制造业具有一定的竞争力,在我国经济由东向西梯度推进过程中,发挥着承东启西的重要作用,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实现中原崛起,具备良好的基础和条件。

  李克强强调,实现中原崛起这一目标,需要多策并举,尤其要实施结构调整和体制创新“双轮驱动”。一要对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把加快工业化、城镇化,推进农业现代化作为基本途径。通过加快工业化,调整产品产业结构,拉长产品和产业链条,提高附加值,提升工业发展的档次,把大量农业富余劳动力转向非农产业;通过加快城镇化,调整城乡结构,拉大城市框架,提高城市品位,把大批农村人口转移到城镇,提高城镇化整体水平;通过推进农业现代化,用发展工业的理念发展农业,提高农业发展的集约化程度,较大幅度地提高农业的劳动生产率,进而提高全社会劳动生产率。二要创新体制,消除经济发展中的体制性障碍,为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注入活力、提供动力。要继续坚持“四管齐下”,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强化服务,优化环境,采取多种措施推动其快速发展;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把开放带动作为加快发展的主战略,继续实施“东引西进”,更好地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走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的路子;建设服务型政府,把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转到主要为市场主体提供优质高效服务、营造良好发展环境上来,把政府社会管理的职能转到提供良好的公共服务和更多的公共产品上来。

  李克强指出,实现中原崛起,要大力实施中心城市、中心城镇带动战略,突出中原城市群和县域经济这两个层面,加强域内经济联系与合作,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区域综合竞争力,在全省形成互联互动、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格局。中原城市群区位条件优越、基础设施和工业基础较好、整体发展水平较高,是河南经济发展的核心区域,加快其发展必将对全省产生巨大的辐射带动作用。县域经济是加快工业化、城镇化,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载体,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对转移农村劳动力、促进农村经济乃至全省经济的发展举足轻重。我们既要加快中原城市群的发展,使之成为带动全省发展、实现中原崛起的龙头,又要加快县域经济发展,为实现中原崛起构筑坚实的基础。

  李克强强调,实现中原崛起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必须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努力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推动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要把人才作为基础和保障,继续实施科教兴豫战略,积极实施人才强省战略,大力培养各类人才,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努力创造一个各类人才健康成长、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

  相关专题:2004年全国“两会”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李克强新闻
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