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观察与思考专题 > 正文

中国未来五年发展关键:减少贫困关注穷人命运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15日17:15 观察与思考

  未来五年发展关键词:减少贫困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从全会公报透出的信息看,“十一五”规划是为后十年顺利发展打下坚实基础的关键规划,是一个关注民生的规划。推动经济发展、改善人民生活始终是中国的中心任务。新的五年规划,更加关注中国穷人的发展和命运,减少贫困、让穷人分享发展的成果
成为未来五年发展的关键内容。

  -观察记者 袁华明

  10月11日,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在北京闭幕,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对未来五年发展的规划中,更加关注贫困问题,把减少贫困放到了发展的关键位置。事隔两天,一直对中国并不十分友好的美国鹰派人士、世界银行行长保罗•沃尔福威茨在中国访问时发表声明指出,中国在很短时间内取得了显著的减贫成效,这种经验值得世界上别的一些国家学习。

  贫困,这个困扰了中国千百年的大问题,终于开始被驯服。未来五年是中国发展关键的五年,而如何继续减少贫困成为未来五年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看到了贫困之路的尽头

  联合国和世界银行公布人类发展报告和世界发展指标说,中国成为全球消除贫困的成功“范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均GDP增长了5倍,绝对贫困人口减少了数亿。“十五”前四年,中国每年减少贫困人口150万人。

  沃尔福威茨在考察中国扶贫工作后说,在上世纪90年代,处于每天生活费1美元的国际贫困线以下的中国贫困人口减少了1.7亿。中国是怎么做到的?沃尔福威茨说自己希望世界银行能够多做一些工作,帮助其他国家来学习,从而使别的地区能够在改善贫困人口生活方面取得更大进步。他说,中国多年来一直是世界银行的一个主要借款国,并且正在逐渐从借款国转变为捐款国。随着其角色的转变,与世行的关系也会发生变化。沃尔福威茨还表示,虽然目前中国经济发展迅速,并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不过中国目前还存在大量贫困人口,扶贫、减贫的挑战仍很艰巨,但中国在这方面的工作的进展令人欣慰。除了贷款以外,世行还有很多方式来协助中国解决国内仍然存在的巨大的贫困挑战。

  沃尔福威茨一行主要对甘肃省东乡族自治县沿岭乡和平村莫托社利用世行贷款进行的结核病防治、移民迁出项目和英国政府赠款建设的和平村小学进行了考察。东乡县位于甘肃省中部,生存条件恶劣。截至目前,依靠世行贷款及英国政府赠款在东乡县实施的结核病防治项目,已经接诊了2700多人,解决了患病农民的医疗费用。行前接受中国记者采访时,他说,近30年来,东亚见证了人类历史上涉及人口最多、速度也最快的财富增长,如果没有中国的增长,这是不可能实现的。从1984年到2004年短短的20年里,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了数倍之多,成为世界上发展最快的经济体,4亿人因此摆脱了贫困。这样的成就令人惊叹!他话锋一转:“当然,你不能只是看到上海、北京和广州的高楼大厦拔地而起,实现了令人难以置信的发展速度。也应看看西部,据说那里的情形完全不一样,贫困人口还普遍存在。我此次中国之行的第一站是甘肃省兰州市,据说甘肃是中国最贫困的省份之一,兰州也是世界上污染最严重的城市之一。可喜的是,中国领导人已清楚地意识到所面临的挑战,中国正确地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

  此前,2005年4月7日,这是全球扶贫事业中一个具有标志性意义的日子。世界粮食计划署向中国提供的最后一批小麦运抵深圳港。它标志着接受外国粮食援助25年后,中国正由粮食受援国变为粮食援助国。上世纪90年代中期,美国人布朗还发出“谁来养活中国”的质疑。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驻华代表处说,停止对华粮食援助,是因为中国政府已经有能力消除贫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贫困人口已从2.5亿人减至目前的2610万人,约占世界同期贫困人口减少总量的70%。

  国际舆论认为:“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解决了如此多人口的贫困问题,本身就是对世界减贫事业的重大贡献。”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中国消除贫困面临的挑战仍很严峻,做好“穷人经济学”这篇文章任重道远。

  民生所系的新“五年”

  十六届五中全会对“十一五”规划重视社会公平,可以从会议公报突出与人民生活关系密切的问题看出,包括要普及和巩固九年义务教育,增加城镇就业岗位,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减少贫困人口,提高城乡居民收入,稳定物价,改善居住、交通、教育、文化、卫生和环境等条件。对于资源再分配问题,公报也一口气使用了六个“分配”:“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坚持各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加大调节收入分配的力度,努力缓解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

  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国情研究中心主任胡鞍钢在一份调查报告中指出,“十一五”规划应该解决好就业、社会保障、扶贫、教育、医疗、环保和安全生产问题,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让经济和社会各领域能协调发展。地区发展不均、城乡差距、贫富不均等老问题,都是媒体经常报道的重点。在2000年131个有数据可查的国家中,中国的收入分配基尼系数排在第90位,只好过一些非洲和拉丁美洲国家。亚洲银行的2004年报告说,中国必需每年创造1500万到2000万个新工作,以满足新进入市场的劳动力、下岗职工及1亿5000万的农村剩余劳力。

  在3月14日的记者招待会上,温家宝总理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说了这样两段话:一是“我想起了诺贝尔奖获得者、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的一句话。他说,世界上大多数人是贫穷的,所以如果我们懂得了穷人的经济学,也就懂得许多真正重要的经济学原理。”二是“世界上大多数穷人以农业为生。因而,如果我们懂得了农业,也就懂得了穷人的经济学。”

  所谓“穷人的经济学”,应该理解为研究如何帮助穷人成为富人的经济学,而不是如何帮助穷人与富人对立的经济学。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的《穷人的经济学》中写道:“一个社会的消费者中穷人太多、富人太富,迟早要出问题。”正是带着深深的忧患意识,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今年的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记者招待会上说,世界上大多数穷人以农业为生,因而,如果我们懂得了农业,也就懂得了“穷人的经济学”。因为没有农村的小康,就不会有全国的小康。

  事实上,全国人大常委会召开的个人所得税听证会,就现行个税起征点由800元人民币提高至1500元听取社会意见,便是“十一五”规划将更为注重利益兼顾的信号之一。而近来官方在医疗、教育及社会保障等方面的一系列积极动作亦为“十一五”的顺利展开搭桥铺路。透过浓墨重彩的民生议题,“十一五”规划的亲民色彩跃然于前。合理调节收入分配主要指的是高收入者和低收入者,对高收入者主要是进行个人所得税的调节,收入高者多纳税可以调节其收入,而且不会打击他们的积极性,因为他们的收入本来就较高,而对低收入者则首先要有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然后再进行一些政策上的扶持,以使低收入者能够尽快成为中等收入者。

  本世纪前20年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机遇期,2020年要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可以预见的是,布局民生大计的“十一五”规划将带给亿万民众更多的雨露滋润,确保中国在构建和谐社会的道路上稳健前行。

  审时度势及时决策

  在持续发展经济的同时,公报列举的另一个同样重要的目标是通过完善社会保障、健全医疗体系及提高贫困人口的收入,以缓和经济高速增长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根悉,中国在“十五”时期虽然取得显著的经济成果,但是也出现了 一些问题。如果不及时处理,这些问题甚至可能影响未来的经济发展。因此,五中全会公报提出要“正确处理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认真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目前占总人口20%的最贫困人口在收入或消费中所占的份额只有4.7%,占总人口20%的最富裕人口占收入或消费的份额则高达50%以上。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测算,如果按照2003年的低收入标准,即人均年收入低于882元,仅相当于全国农民平均收入水平的1/3,目前还有8517万人口属贫困人口。若按联合国每人每天收入或消费不低于1个购买力平价美元(约折合2.5元人民币,即人均年收入约900元)的国际贫困标准测算,中国贫困人口就增加到1亿人,超过农村总人口的10%!

  2004年和2005年两个中央一号文件,推出了一揽子减免税费、增加投入的惠农之举。中央党校“三农”问题研究中心秘书长曾业松评价说,政府主导,体现了经济学中“守夜人”的公权救济理念。 必须清醒地看到,虽然全国贫困发生率降低到了3%以下,但扶贫开发仍面临着解决温饱和巩固温饱的双重压力。一方面目前还有2610万人没有解决温饱,人均年收入人民币668元以下,解决这部分人的问题难度很大;另一方面是近5000万刚刚脱贫的人口,自我发展的能力弱,巩固温饱的难度很大。

  中国贫富差距的拉大和两极分化的出现,对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构成严重威胁。生活拮据和困难的人群,缺乏充沛的消费能力,造成社会的消费总量严重不足。产品的大量积压,使得企业难以为继,并使失业队伍不断扩大和就业更加艰难。农村分离出来的劳动力无法进入城市并被城市“消化”,则进一步加剧了农村的贫困。而富裕人群的消费不是量的扩张而是质的提升,他们对拉动内需的作用并不大。“脱离广大消费者购买力的产品在国内市场造成越来越多的积压,经济增长越来越依赖外需。”

  这次会议的公报强调,在“和谐社会”的要求下,“正确处理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认真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这包括扩大就业、建立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如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和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制度;解决进城务工人员社会保障问题;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对食品、药品、餐饮卫生等的监管,加强社会治安,依法严厉打击犯罪。在平衡城乡差距方面,会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主张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增加农民收入;在平衡地区发展差距方面,则要求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形成东中西互动、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让穷人分享发展的成果

  中国经济现代化曾经错失三次历史性机遇:第一次是1793年错失第一次工业革命扩散的机遇;第二次是1842年至1860年错失第二次工业革命起步的机遇;特别是不该错失的第三次机遇,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70年代中期,是世界经济高速增长的“黄金时期”,是第三次工业革命技术转移时期。这次机遇的错失,使中国与日本的经济差距明显拉大。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但由于基数小、人口多,中国GDP占世界经济的比重没有大幅度上升。2004年,世界GDP达到406705.38亿元,其中美国GDP占28.5%,日本GDP占11.48%,中国GDP占4.06%,居世界第7位,但中国人均GDP在全球184个国家和地区中居100位左右。

  当前,我国正经历经济转轨、社会转型,不可避免地面临着大量复杂的社会矛盾。收入差距拉大日益引人关注,侵害群众利益的现象屡见不鲜。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必然要求我们从以往偏重物质增长转向重视人的全面发展、社会的和谐进步。建设和谐社会,将从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现实问题入手,更加注重社会公平。看病贵、上学难等群众反映突出的问题,归根结底是社会事业发展的滞后,因此必须加快发展医疗卫生、科技教育等社会事业。同时,千方百计增加就业,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使百姓心里感到更踏实。

  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召开前,许多网民谈到对“十一五”的期盼时,均希望国家在解决两极分化、缩小贫富差距上有重大突破。近年来,我国东、中、西部人均GDP之间的差距仍在拉大,从1999年的2.49比1.26比1,扩大到2003年的2.61比1.25比1。城乡居民的人均收入差距在1995年时为2.5倍,到2003年时扩大至3.23倍,如果考虑到城镇居民获得的各种转移支付和补贴等,实际收入差距将达5倍左右。专家认为,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容易引起部分社会成员心理失衡甚至利益冲突,而公共服务体系不健全、收入分配不公,则进一步加剧两极分化,给社会带来很多的不稳定因素。五中全会公报把解决两极分化、缩小贫富差距摆到了突出位置。“十一五”期间,政府将从调整国民收入分配制度和国家财政支出结构,建立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体系,让公共服务惠及农民。今后政府新增财力将重点投向农村、农业和农民,而且增长幅度还会大大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等战略举措,也将加快这些地区追赶东部沿海地区的步伐。

  在设计“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时,明确提出了:普及和巩固九年义务教育,城镇就业岗位持续增加,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贫困人口继续减少;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普遍提高,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居住、交通、教育、文化、卫生和环境等方面的条件有较大改善。

  这个勾勒中国未来发展改革路径的规划将添加更多注重民生、体现民意的表述,即在对改革和发展成果的分享中更加注重利益兼顾,这对于经过27年的渐进式改革的中国来说,可谓意义深远。作为监控贫困差距的警戒线,目前中国逼近0.47的基尼系数无疑已令中国官方十分警觉。按照经济学的一般说法,基尼系数超过0.4就表明进入了警戒状态,而一旦超过0.6则意味着可能发生社会动荡。同样令人忧虑的是中国渐趋拉大的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差距。一份报告显示,1995年中国城乡人均收入差距为2.5倍,目前已扩大至3倍多,而城乡居民所享受到的教育、医疗等公共产品的服务,更可谓天壤之别。主事发展改革事务的国家发改委无疑已意识到了“矛盾凸现期”改革路途的艰巨性。该委综合改革司司长范恒山用“改革到了真正啃‘硬骨头’时期”来形容当下情势之难,而中共高层近期的一系列讲话亦暗示中央对未来发展与改革的重心可能进行调整。由此可以预见的是,改革到了现阶段,将从以“破”为主,转变到“破”、“立”并重和寓“立”于“破”之中,将从利益倾斜转向利益兼顾,而让更广大的民众分享到改革与发展的成果当属官方治国理政的重要命题。种种迹象表明,既不“杀富济贫”,亦要有利于穷人收入的增长,兼顾“公平与效率”,“十一五”规划要成为“集二者于一身,故欢喜无量”的施政纲领。区域经济的规划,也将体现东中西互动、相互促进的新趋势。经济活力十足的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三大板块,无疑将继续引领经济发展潮流;而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战略,则会给予更多真切而实际的扶持。

  国家信息中心专家祝宝良接受采访时表示,“十一五”规划对于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高农民收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问题都有着墨,在公共产品服务提供上,将更加倾向于农村和中西部地区。与历次五年计划相比,“十一五”规划对于缩小城乡、贫富差距等问题的认识更为透彻和全面,而措施亦将更为具体和得力。

  实现全面小康的康庄大道

  发达国家从农业经济时代迈向工业经济时代,都曾大量消耗资源和造成严重污染,经历了“资源—产品—污染”或“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模式。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于1987年向联合国提交了题为《我们共同的未来》的研究报告,正式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新设想。从上世纪80年代起发达国家从工业经济时代迈向知识经济时代,经济结构和增长方式发生质的变化。据世界银行统计,由于发达国家农业所占比重已经很少,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逐渐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国内主要从事高技术和高附加值产品生产,服务业所占比重越来越大,经济和社会发展越来越依靠知识和技术。

  大量事实提醒我们,传统经济增长方式已经走向尽头。不转变增长方式,资源将难以支撑;不转变增长方式,环境将难以承受;不转变增长方式,

竞争力将难以提升;不转变增长方式,经济持续增长和平稳运行的安全性将受到影响,因资源问题而引发国际冲突的可能性也将增加。因此,中国必须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现代化道路。

  对脱贫致富的人们来说,应当发展新兴的无污染产业。比如广东“旅游扶贫”工程自2002年启动以来,已经投入“旅游扶贫”资金1.2亿元,覆盖了以山区为主的56个县市,迄今为止,全省共确定了135个“旅游扶贫”重点项目。在浙江,很多欠发达地区都把发展旅游业作为一个重要的突破口。比如浙江的遂昌县,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如金矿开采现场、温泉、南尖岩等,仅开发金矿旅游就足以吸引游客。

  用二十年时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已经胜利地走了五年。如果说,“十五”是起步阶段并且有了良好的开局,那么“十一五”就是在新的起点上向着既定目标继续前进的时期。说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因为,要实现科学发展、社会和谐并且达到中长期的预期目标,就必须在今后五年着力解决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在克服发展的瓶颈制约和体制障碍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这五年的工作做好了,就可以为在后十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打下坚实的基础。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相关专题:观察与思考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