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东莞打工者拍摄的工业区365日生活
2012年,是我从武警四川总队退伍后到广东打工的第18个年头。当初连续做了102个俯卧撑,从100多名应聘者中胜出,成为深圳松岗一家酒店的保安员,我相信体力也能混碗饭吃。后来,我一直不断改变自己,在玩具厂、印刷厂、五金厂、电镀厂、电子厂做过,做过保安员、保安队长、总务、行政主管,想成为一名职业经理人。
是相机,让我通过另一种方式看世界,思考自己的人生,思考打工的意义。打工,就是到流水线上做工吗?就是靠每天加班挣点钱吗?就是与家人分离,到他乡谋生吗?我在工业区生活了近二十年,见证了打工生活的喜怒哀乐,见证了农田变成工业区,见证了从找工难到招工难的变化。为什么不用相机记录下来呢?可以给留在家乡的老人看看工业区的样子,看看我们的日常生活,也让留守的孩子知道我们挣来的每一分钱都不容易。
从2002年买了第一台胶片相机开始,我就拍拍家人,拍拍工厂的活动,拍拍工业区。直到今天,已经积累了超过二十万张图片。虽然打工与拍照有时相互矛盾,甚至冲突,我也因为拍照被老板训过话,被一家工厂发了书面警告,但是我要记录打工生活,记录我们这代人的想法没有变。于是,我一直在不断地拍摄,不断地编辑,边学边拍。
2012年,我仍旧每天拍照,在我生活的东莞市长安镇游逛。从工厂到社区、从车间到出租屋、从街道到公园,我寻找着,寻找那些我认为可以留下的瞬间、寻找那些可以打动我的表情、寻找那些带给我相同记忆的常态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这一年,我在梳理。将自己几年来拍的图片,进行分类、整理;将打工生活中的记忆,写成文字,让图片发声;让更多的人,对我们打工者的现状,有深入、全面的理解,知道中国制造背后的汗水。
这一年,我每天给自己拍一张图片。想看看这一年中自己的变化,想看看自己有没有毅力把一件事做好。
这一年,我告诉自己,拍是硬道理。拍身边的人,拍常态的生活,拍自己想拍的一切,即使不想拍了,也要带着相机出去走走,把拍照当健身。
摄影、撰文/占有兵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