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碎的玻璃窗倚靠在残缺的墙体上,镜片里反射出街头来去匆匆的人影。
这是北川老县城一景。
在汶川地震5周年来临之际,喜讯传来:北川获评国家5A级旅游景区,牌匾和证书均已到手。
相隔不远,同喜的还有另一个当年的重灾区——映秀。
早在2009年灾后重建时,映秀和北川两地就已确定要发展“地震遗址游”,希望借力大地震的影响,化灾难为机遇,促进经济发展。
然而,这一规划很快就引起了争议。有不少人认为,“用灾难来创收”,是忘记灾难,会伤害灾区人民的感情,更是当地官员的“政绩冲动”。
争议归争议,近几年连续飙升的游客人数和旅游收入给了当地政府信心。拿2012年为例,汶川县全年共计接待游客超60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超25亿元,与2011年同期比较分别增长64.1%和增长41.19%;北川县全年接待游客突破25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1亿元,同比增长56.3%。
记忆在迅速遗忘么?不可否认的是,地震带来的伤痛在逐渐消减,如何在重建后过上好日子才是当地人更为关心的现实话题。而旅游这条道路恰好是一条不错的途径。
不过,映秀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刘志宏说,“发展旅游业,也需要一个学习、提高的过程。”
现实印证了这句话。
旅游商业化带来的管理无序,农民“进城”后的思维转变跟不上等问题,都让当地政府陷入了尴尬的困境。
更为严重的是,从震后一直到现在,“消费灾难”的质疑就从未停止过。
汶川、北川一带,地震前就久负盛名。只不过震前去的游客,关注的是原生态自然和羌族文明;震后,大多数人都是为了看地震遗址。
草暖莺起中,在震区一路行来,从崭新的高速、标准化的新农村,到热情好客的当地人,你会觉得这里比中国大部分城镇都整洁、干净,充满幸福感。如果不是遗址还在提醒这里曾经的灾难,你很容易把这里作为躲避城市喧嚣的流连忘返之地。
这个5月,走在汶川地震的废墟里,感觉有些冷清,原因是刚刚过去的雅安地震让游客大减。和当地的导游、司机和商户交流,他们的语气和表情,多有焦虑。游客们都不敢轻言当年情景,唯恐一不小心,就触及心底的痛处。
震后5年,疤痕无法浸入忘川而消褪,历久弥新。商业化的焦虑,口号式的宣传,功利性的诉求,以及彼此相处时小心翼翼的回避心理,依然随处可见。汶川和北川都早已不再是灾区,但,残存的遗迹,亲人的坟冢,却在时刻提醒着我们,该用一种什么样的记忆方式来面对灾难之地?(完)
摄影/贾朔 郭铁流 李锋 文字/魏聪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