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德斌:接地气的经济学要趁早学

2013年12月11日14:40  金羊网-羊城晚报

  “一位富婆想周末去打高尔夫,同时又想去办公室出席企业战略会议,她遇到了稀缺……”这是育英学校《经济学》第一章关于稀缺性的解释。北京市教委近日表示,翻译自美国的《高中经济学》教材有望明年进入全市高中。记者发现,许多学校早已开始探索“经济学”的新教法,有的中学甚至开设了经济课并让学生模拟炒股。(据12月10日《北京青年报》)

  张爱玲说过“出名要趁早”,时代发展太快,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如今经济发展成为社会主流方向,各国都在力拼经济建设,特别是民众逐渐富裕之后,家庭财产有所积累,对理财的需求也日益增多,多了解点接地气的经济常识,早点掌握理财技巧,对个人和家庭而言,都是一件好事情。

  目前高中的政治经济学主要是理论知识,概念化的条条框框过多,许多学生只是为了应付考试需求而死记硬背,实际用途并不大。而北京这所中学自编的经济学教材,将现实生活例子用经济常识分析解读,传授基本理财技能,则更接地气,容易被学生理解和掌握,可谓是寓教于乐的体现。这种教材虽然不能帮助学生考高分,却能帮助学生解释现实经济问题,打下理财基础,对未来的生活益处多多。

  理论和实践乃是知识的一体两面,只是侧重点不同而已。学生学习实用性经济常识也是对理论教育模式的补充,有助于学生理解和运用经济理论知识,二者并无本质冲突,反而能够互相促进。事实上,现实社会经济发展迅猛,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往往有所滞后,常给人与时代脱节的感觉,多读点接地气的鲜活的经济学,或能更好地理解现实变化。

  有人担忧高中开设此类经济学课与高考的冲突,这仍未跳出教育功利主义的窠臼。就知识普及的作用来讲,一些接地气的经济学,高中阶段学了,可能比大学去学,或者以后感兴趣去学,受益群体更大。毕竟,不是所有学生都有机会考上大学,即便考上了大学,学生中,未来从事经济学理论研究工作的也会是极少数人,通过浅显易懂的现实例子阐释的经济学常识,能让更多的普通人受益。

  江德斌

(原标题:接地气的经济学要趁早学)

(编辑:SN093)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 新京报:雾霾不可能有所谓的“正能量”
  • 环球时报:朝鲜稳定符合中国的利益
  • 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国梦与美国梦可以相通
  • 新京报:高院庭长“开房”不一定是私事
  • 环球时报:住井人牵动对社会主义的特殊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