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京市长节后上班首日风雨中挤公交,辽宁省抚顺市委书记与环卫工人一起扫大街,记者地铁巧遇郑州市委书记……近来,这样的新闻屡屡成为社会焦点。最近的一则是,四川省叙永县委书记带头上街大扫除,记者蹲地拍照。这些新闻经过网络的发酵都成为了公众热议的话题。在所有议论声中,讥讽和批评占了绝对的优势。叙永书记扫大街事件后,有媒体还制作了“官员扫大街指南”,对这些官员进行了尖刻的挖苦。
本来,众所周知的是,市长书记不会每天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更不会天天扫大街,他们这样做更多的是为了表现一种亲民的姿态,称之为作秀也未尝不可。官员要作秀,古今中外都不是新鲜事。古代皇帝的亲耕,美国总统在快餐店排队就餐,都可以看作是作秀。只是为什么在我们这里,官员作秀会这么不受待见呢?
官员形象的反差感是最直接的原因。通常情况下,公众只有通过电视报纸等各种官方媒体才能看到各路官员,他们总是在开会、讲话、接待……一本正经的姿态我们经常能从电视里看到,却和群众离得很远。忽然有一天,他们真的出现在我们面前,就像一个几乎没有任何联系的熟人忽然来献殷勤,我们不得不有所防备和警惕。这时候,如果有人说,一个出租车司机认出了市委书记,并且热情地叫她“芬姐”,你信吗?
宣传报道的谄媚是火上浇油的原因。这几起官员作秀事件之所以走向负面,与最初宣传报道一味谄媚、歌功颂德所引起的公众反感是分不开的。作秀就是作秀,象征就是象征,姿态就是姿态,叙永事件中那位蹲地拍照的记者意外进入镜头恰如其分地揭示了一切。但媒体非要说这就是事实,真的就是偶遇,难怪有人说媒体都是“高级黑”。
对官员认同感的缺失是深层次的原因。在这几起事件发生后,有人在微博发起了一个民意调查,你认识市委书记和市长吗?大多数人表示不认识,也有人说照片认识,真人不认识。这实际上能够反映出当前地方治理中的一个问题,公众缺乏对当地官员的认同感。因为官员的去留更大程度上取决于上级的态度,并不需要太多民意的支持,对于这样的官员,即使秀得再逼真,公众都会认为是在演戏——既然你根本不在乎我,你怎么会关心我?
看来,官员作秀不受待见并不是因为秀功不够,而是多重因素作用的结果,本质上是官与民关系的一种体现。在一片嘲讽声中,也有人颇为那些官员鸣不平,为什么纽约市长坐地铁、美国大使骑自行车却能获得赞声一片?这种差异的确值得咀嚼。
(原标题:公众为什么认为你在演戏)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