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全国首秀,全息直播昆剧《浣纱记》大获成功,科技+戏曲让百姓大饱眼福

全国首秀,全息直播昆剧《浣纱记》大获成功,科技+戏曲让百姓大饱眼福
2022年08月22日 15:05

  8月20日晚,2022戏曲百戏(昆山)盛典,昆剧《浣纱记》在昆山文化艺术中心大剧院和大渔湾广场同时上演。本次演出通过5G全息直播技术实现舞台演出“时空穿越”,立体还原主舞台成像,让广大群众在剧场外也能体验到戏台,实现“沉浸式观演”。

  此次展演是戏曲传播方式的一次创新,全息投影技术打破剧场观演人数与场地的限制,让戏曲艺术真正“走出了剧场,走近了大众”,同时也体现了戏曲百戏(昆山)盛典“戏曲的盛会,百姓的节日”的主题与初衷。本次“戏曲+科技”首秀引起热烈反响。

  ·别开生面,六百年昆曲首次“时空穿越”,从剧场走向广场

  昆山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副局长巫继东表示,我们以全息数字投影的方式,来向全体市民呈现我们正在昆山文化艺术中心上演的昆剧的开山之作《浣纱记》,是一种全新的尝试,是用一种新的方式来推动戏曲艺术传播到人民群众的生活当中去,同时也用昆曲的这种数字化的引领,来推动我们传统文化的数字资源的转化、运用和发展。

  中国网演艺频道负责人宋园介绍,5G全息投影技术打破了以往传统的戏曲观演模式,以往剧场里最多只能容纳一千多人,全息投影可以有效延伸演出半径,让我们在剧场外的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观赏到戏曲表演,这种形式可以打破时空,让更多人有机会欣赏到精彩的演出。这也是中国演艺与中移集成首次尝试通过全息技术对整场演出进行1:1还原,也是在5G时代下文化与科技融合的一次创新。

  现场观众表示,这是一次别开生面的体验,户外全息投影的形式让人有种接近大自然的感觉,裸眼观看舞台表演栩栩如生,希望可以通过这种方式看到更多演出。

  近些年来,全息投影技术的应用范围逐渐延伸到舞台表演和大型文艺演出中,昆剧《浣纱记》开启了此项技术应用于戏曲表演的先河。

  全国戏曲表演领军人才、国家一级演员、《浣纱记》主演由腾腾在采访时说:“尝试5G全息投影黑科技,让昆曲走出了剧院,拉近了观众与舞台以及演员之间的距离。”全息投影强大的立体感、丰富的画面层次以及互动感将戏台复刻到观众眼前,与观众进行“超时空互动”,从而达到沉浸式观演的效果。“今天观看这个全息投影,就像自己真的在剧场里观看演出一样,感觉很真实,也希望以后能有更多的机会看到这样子的演出”,现场观众说道。

  ·继往开来,传统文化进行“技术革新”,传承艺术沁润百姓心灵

  昆剧《浣纱记》第一次成功地将水磨调用于舞台,是数百年前昆剧的开山之作,在昆剧艺术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此次将昆剧《浣纱记》全息投影到人流量较大的大渔湾广场,让从前没有进入过剧场的群众也能亲身体验昆剧之美,欣赏《浣纱记》这样一颗昆剧中的璀璨明珠,同时近距离感受作为昆曲发源地的昆山的独特魅力和艺术光辉。

  许多带孩子来观看的观众都表示:以后有机会时,会让孩子去接触和学习昆曲,小朋友们也对昆剧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一位家长说:“中国传统文化是很好的,尤其是戏曲,所以不光是下一代,我们这一代都应该要多了解。”也有观众表示:“在我们昆山这个昆曲之乡举办这样的活动,我觉得很有意义,现在都说文化自信,那我们首先就要多了解我们自己的传统文化和艺术,不能忘了根本。”由腾腾认为,原本昆曲是小众化的艺术,通过这样的技术创新手段,能让昆曲这“一部分人的艺术”发展为“更多人的艺术”,对于传统艺术的普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四方歌者皆宗吴门,昆曲发展600多年,仍然在我们的传统艺术中熠熠生辉,5G全息投影技术与昆剧《浣纱记》的首次创新结合,是对昆剧艺术传承与传播方式的一次历史性的技术革新。由腾腾希望通过昆曲来讲述昆山的故事,“这是我们昆曲人在新时代的责任与担当,坚定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希望我们昆山戏曲百戏盛典能够为新时代戏曲艺术繁荣发展作出新贡献!”

  (来源:新视线)

责任编辑:曹蕊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