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百信银行战略总监管正刚:数字人民币加绿色金融将会是双赢的局面

百信银行战略总监管正刚:数字人民币加绿色金融将会是双赢的局面
2022年08月22日 15:10

  8月20日,在第一财经主办的2022零碳峰会上,百信银行战略总监管正刚从ESG风险管理、金融科技、信息披露、数字银行、产品创新等角度展开,为行业的绿色发展建言。

  百信银行战略总监管正刚表示,百信银行将在未来探索数字人民币多场景应用,引导公众绿色消费理念,提高公众绿色低碳的行为习惯。数字人民币加绿色金融将会是一个双赢的局面。

  顶层设计落地

  今年6月初,中国银保监会印发《银行业保险业绿色金融指引》(以下简称《指引》),引导银行业保险业加大对绿色、低碳、循环经济的支持。

  管正刚认为,《指引》的发布对互联网银行是一个很好的机遇,可以通过不断提升数字化能力和风控能力,实现提升用户体验的同时,更好地支持绿色低碳。而百信银行已经把发展绿色金融和服务双碳写到战略规划中去,并确定了ESG发展方面的战略框架、路线图。

  百信银行今年6月首次发布了《数字普惠 乐享生活—2021年ESG报告》,首次披露该行在推动ESG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实践成果。报告显示,开业四年以来,百信银行持续强化在环境、社会和治理等方面的创新举措,ESG已经成为百信银行持续稳健发展的重要指引和战略框架。

  探索多元化绿色创新

  推动绿色金融发展以来,取得的成果有目共睹,尤其在绿色信贷和绿色债券领域,我国分别位列全球第一和第二大市场。但要实现双碳目标,还需要更多的金融工具助力。

  管正刚提出,央行的数字人民币是一个非常好的做绿色金融产品创新的抓手,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金融机构的一些痛点。数字人民币本身作为一个低碳环保的货币工具,且是定位于M0,相比实物人民币可以节约现钞的发行、运输、存储等成本,加上其可编程的特点,可以通过智能合约、智能定价等功能高度契合绿色场景中约定支付的要求,而且目前在四川、厦门等碳排放交易所中已经有所应用。

  作为首批数字人民币试点机构,百信银行始终坚持科技创新和场景创新,在数字人民币应用领域积极探索。截至2022年6月,百信银行数字人民币子钱包用户数接近百万,并落地行业首个“数字人民币+票据贴现+绿色金融”案例。

  做好ESG风险管理

  作为众多行业中的一个,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不仅是绿色金融的见证者、推动者,更是绿色转型浪场中参与者。面对气候变化的冲击,百信银行作为绿色金融的积极践行者,已经做好了应对准备。

  面对以中长尾客群为主的客户群体,管正刚认为,互联网银行在应对风险时首先要做的是发展科技和数字化的能力,即从贷前、贷中、贷后分别做能力升级。贷前,主要依靠大数据的风险管控能力,这也是没有物理网点的互联网银行花钱的主要方向。在贷中环节,风险评估、智能定价、智能风险识别等配备了强大的“科学家”团队,在不断的生产迭代中积累经验。另外在催收等贷后的全流程管理上,通过数字和机器人已经可以完成90%以上的工作。

  用好数字科技

  科技已经成为实现“双碳目”标不可或缺因素,但同样是一把“双刃剑”。数字技术如何助力绿色金融的发展是行业关注的重要议题之一。

  管正刚表示,互联网银行没有网点,在两个问题上特别难:一个是获客,一个是风控。但数字化和金融科技驱动是未来银行发展一个趋势。他以百信银行为例,在获客方面,坚守开放银行战略,通过数字技术,为场景里的客群,包括小微客群、个人客群,提供相对个性化、便捷的金融服务。另一方面是自建数字营业厅,通过建立一个3D沉浸式体验的数字空间,引入合作方的产品,为年轻客群或者新市民普惠客群,提供比较有意思的一些玩儿法。此外,风控封面则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一些技术构建了一个智能风控体系,防控绿色金融相关的风险。

  当下,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绿色转型对在绿色金融发展中担任重要角色的银行来说具有重要意义,以百信银行为代表的年轻数字银行坚定履行社会责任与担当,持续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为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作出更加积极的贡献。

  (来源:新视线)

责任编辑:曹蕊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