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未完成的立宪预备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26日08:59 中国新闻周刊

  未完成的立宪预备

  那次没有完成的立宪预备,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记

  ★ 文/秋风

  中国人真正着手建立宪政制度的努力,到今年正好满一百年。

  光绪三十二年七月十三日,公元1906年9月1日,慈禧太后与光绪皇帝颁布一道上谕,宣布“预备立宪”。

  虽然没有成功,但由立宪带来的自由和权利的向往一旦进入人们的视野,其诱惑就是难以抵挡的。

  戊戌维新虽然被镇压,但精明的慈禧太后很清楚,面对着内忧外患,“变法”是不可避免的。倒是维新失败,人们对变法的内涵开始进行更深入的思考。新世纪的头几年,“立宪”话语逐渐流行于朝野上下。

  1904到1905年间发生在中国东北地界上的日俄之战更是刺激了人们的立宪热情。新兴的日本击败老大俄罗斯,国人得出的结论是:“日本以立宪而胜,俄国以专制而败”;“非小国能战胜于大国,实立宪能战胜于专制。”基于这一认识,开明的宗室权贵和早就参与现代化的地方督抚呼吁朝廷走立宪之路。朝野终于达成“救危亡之方只在立宪”的政治共识。

  立宪是需要知识的。1905年7月2日,直隶总督、北洋大臣、又兼总理衙门大臣——实际上相当于国务总理——的袁世凯,上书慈禧、光绪,奏请派人考察日本及西方各国宪政制度。朝廷纳言,十几天后,即下达“考察政治谕”,决定派遣载泽、端方等五大臣出洋考察各国宪政。

  这五位大臣都是当时对宪政改革较为热心者,其中权位最高的当属宗亲载泽。载泽,镶白旗,嘉庆帝第五子亲王绵愉之孙,娶西太后之弟桂祥的长女为妻,封辅国公。史家评论他,虽为宗室贵胄,却“留心时事,素号开通”。在离京考察之前,他就已经有了“先入之见”:国家的强弱,取决于是否建立宪政政体。在这份折子中载泽提出,为筹备立宪,应先行三事:第一,公开宣布立宪宗旨;第二,筹划地方自治制度;第三,制定有关集会、言论、出版的法律,在自由与秩序间寻求平衡。

  9月20日,考察团在北京正阳门火车站登车,突然有人引爆炸弹,载泽等人只是身受轻伤,刺客自己倒是当场身亡。该刺客乃是激进革命党人、专门从事暗杀活动的吴樾。这些革命党人才不管清廷立宪是真是假,因为,他们追求的民族主义理想,主要目标是驱逐满人。

  爆炸事件清楚地显示了清廷所面临的危机之深重与复杂。对于清廷来说,可以有两个选择:要么改行立宪,这合乎民间多数士绅及汉人督抚的要求,通过自削权力,力保皇位永固;要么按照权力的本能,更大程度地集中权力,走向更残酷的专制,以武力压制异议者和反抗者。

  慈禧太后虽然有这样那样的偏见,但在很多国事上,她倒是愿意听取各方意见,明智选择了通过立宪解决政治危机的方案。因此,爆炸事件之后,考察计划继续执行,在人员略做调整之后,11月11日,考察团离京,分两路到日本、美国及欧洲各国进行考察。一去半年有余,两支考察组先后于1906年7月23日和8月10日回京复命。

  五大臣编写了一部考察总报告,名为《列国政要》,其摘要名为《欧美政治要义》。这是中国人第一次系统地对现代宪政体制进行实地考察和系统的比较研究。他们的观察结论似乎也相当精辟,参与考察的戴鸿慈曾奏称:“美为合众,而专重民权;德本联邦,而实为君主;奥、匈同盟,仍各用其制度;法、义(指

意大利)同族,不免偏于集权;唯英人循秩序而不好激进,其宪法出于自然之发达,行之百年而无弊。反乎此者,有宪法不联合之国,如瑞典、挪威则分离矣;有宪法不完全之国,如土耳其、埃及则衰弱矣;有宪法不平允之国,如俄罗斯则扰乱无已时矣。”——现在很多所谓专家的见识,也未必能达到这个水平。

  考察回国之后,考察团或集体或单个不断上书,汇报考察结果。这其中,最积极的是载泽,他也拥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与太后有密切私人关系,因而,曾先后多次上密折。太后也连番密集召集,当面询问他的个人心得。尤其是他于1906年8月26日的一道密折,史家评论说,中国“之得由专制而进于立宪,实以此折为之枢纽”。在这道密折中,载泽恳请太后、皇上“宣布立宪”。他甚至说了这样一句话:“今日宣布立宪明诏,不可以程度不到为之阻挠也”,因为对于宪政制度的期望本身就可以“养成被治人之人格”。

  于是,上面很快下定了预备立宪的决心。9月1日的预备立宪上谕说,“国势不振,实由于上下相睽,内外隔阂,官不知所以保民,民不知所以卫国。而各国之所以富强者,实由于实行宪法,取决公论,君民一体,呼吸相通,博采众长,明定权限,以及筹备财用,经画政务,无不公之于黎庶。”可以说,中国终于走向了立宪政治时代,宗室载泽倒是立宪的“总设计师”。

  这些考察大臣在说服太后皇上的时候,也都提到,通过立宪可保皇位永固。立宪不是革命,不是要推翻一个统治者,而是要驯服这个统治者。因此,纠缠于满人统治还是汉人统治,其实与宪政无关。当然,这种考虑影响了宪政模式的选择,考察大臣们建议清廷主要仿效德日,尤其是日本。同时,这次也不是正式立宪,而是开始立宪的预备活动。1908年8月27日宣布,正式的立宪预定在9年之后举行。君主立宪而非建立共和,仿效日本而非美英、先为立宪进行一段时间的预备,所有这些都是当时朝野的共识。

  但是,十几年后,早已人事全非了。清廷预备立宪的努力把宪政的希望种在人们心中,但慈禧死后的清廷反倒更为颟顸,他们总是跟在希望的后面,一步跟错,就被抛弃了。不过,这次没有完成的立宪预备,在一百年后仍然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记。★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下一页]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