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聃:我们距离真正的“零三公”还很遥远

2013年11月04日02:19  燕赵都市报

  □特约评论员 王 聃

  云南省招标采购局一夜间暴得大名。在云南省政府信息公开门户网站上,该局公布的“三公”经费引发关注:2012年该局“三公”经费仅为2700元,今年的预算则为0。《云南省招标采购局2013年财政拨款“三公”经费预算情况说明》中显示,2013年云南省招标采购局因公出国(境)经费预算支出0万元;公务接待费预算支出0万元;购置及运行维护费预算支出0万元。其“说明”是:2013年财政未安排“三公”经费。

  谁能够想象一个政府部门“三公”预算为零?对于时下“三公”经费的高企与出人意料,云南省招标采购局的预算情况说明,首先只会催生出普遍的不信任情绪。正如有学者所表示的,零“三公”经费预算虽然形式上是可以出现的:“三公”经费从财务报表和财政预算的角度,可以为零;还有一些确实不涉及出国、公务接待等事项的部门,其“三公”经费理论上也有可能为零。但更显然的事实是,除去账面上的“三公”经费,隐形的“三公”经费同样不能忽视。举公车改革的问题为例,如果拍卖公务车辆后对个人进行货币化补偿,也属于因为公务需要使用车辆而产生的经费,同样应计算在“三公”经费内。

  以此来对照,无论如何,就算假定云南省招标采购局是一个出国、公务接待等事项不多的部门,其部门领导人也在试图展现对“三公”经费强力治理的决心,该局的零“三公”经费预算,充其量也只是财务报表上的数字。在日常具体的行政生活中,那些隐性且极其可能由下属单位或服务对象埋单的“三公”消费项目,是存在的,那些看似不在“三公”经费名录之内但仍在实际支付的费用,也并未消失。厘清了这些,我们就会明白,所谓的“三公”零预算,不过是种虚拟的数字假象。或许也正因为此,迄今为止记者对云南省招标采购局的采访,都遭到该局的拒绝。

  一个真正的零“三公”经费预算,暂时是不存在的,我们距离它还太遥远。零“三公”经费预算从本质上来说,仍然是一种大而不当的数据。时至今日,特别是《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推行之后,“三公”经费的公开已不再是一个问题,但数据的看不懂显然正成为公众监督的另一道难题。为什么一些政府部门“三公”经费的数字总是难以细化,或是常常笼统地夹杂在系列的“大项”中?这对应的还是政府部门接受公众监督的魄力和诚意不够。一个零“三公”经费预算在激起争议,但谁又能否认,这也是另一种形式的拒绝监督?零“三公”与看不懂的“三公”经费,其实殊途同归。

  所以,不必去对零“三公”经费计划做过多真假的判断,真正需要追问的是此种预算监督的缺失。如何来切实监督政府部门的“三公”预算?关乎此,观察者们其实已经说得很清楚。一方面,这需要在政府部门“三公”经费的预决算过程中,加大其公开力度,可以要求其公开细化到何种程度,并且加大人大代表专门性的审查力度;另一方面,在扩大公开力度的同时,要努力创造条件让公众参与监督。让公众有权对不合理项目进行质疑,并且当事政府部门不得不答,如非正当则该项支出应予删除与压缩。伴随着公民纳税人意识和监督热情的递增,这些制度设计必须加快确定起来,而不是以种种理由来加以推托。

  有“三公”经费预算真正的公开,就不会有似是而非的“零”预算出现,也不会有对此的下意识质疑。从权力天然的无边界属性而言,地方政府部门主动的“三公”经费压缩多不可期待,现在重要的还是做实监督。而这也正是公众质疑零“三公”经费预算的所由何来——— 无切实的监督权,自然就会下意识地质疑那些看上去过于美好的东西。云南省招标采购局的零“三公”经费真相到底如何?它必须进行公开的回应,这是权利与义务的契约,也是现代信息公开的必须。

(原标题:我们距离真正的“零三公”还很遥远)

(编辑:SN090)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 法制日报:扰民广场舞遇暴是执法者失职
  • 北青报:老师要求学生写检讨合不合适?
  • 京华时报:问题频发,杭州地铁需要一次体检
  • 环球时报:英国监管报业是对过度“自由”的反弹
  • 新京报:“三公”零花费是怎么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