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广昭:政协主席“退常”释放什么信号

2013年11月22日13:22  海外网

  近日,随着中共中央批准广东省政协主席朱明国不再担任广东省委副书记、常委职务,全国31省区市政协主席全部“退出”了省级党委常委班子。笔者认为,这样的政治安排与设计,至少向外界释放出两种信号:一是使国家治理体系更加制度化和规范化;二是将协商民主作为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突破。

  十八届三中全会把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某种意义上,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就是使各项事务治理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政协主席悉数“退常”,反映出国家治理的体制机制在不断完善,中国在探寻治理现代化问题上,往前走了一步。

  释放的另一个信号,则是中国政治话语下的政治体制改革突破点。十八届三中全会在论述政治体制改革部分提出,“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中共十七大时确立了“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的中国民主政治路线图,而近五年的党内民主已经有了很大发展,在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当下,发展人民民主已经成为迫切的选择。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我国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则进一步指出,“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是党的群众路线在政治领域的重要体现。”

  因此,健全“协商民主体系”,把它和选举民主结合起来,可视为中国社会主义民主的特色所在,也是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一大突破点。党委和政协分别发挥不同职能,政协主席不再担任省委常委,能够使政协更加自由地建言献策,而党委也可以更好地发挥决断的功能。把政协从决策机构中分离出来,有利于更好地发挥其“协商、监督”的职能,实现“协商于决策之前和决策实施之中”。

  之所以说十八届三中全会是一次全面改革的会议,就是因为它涉及到中国各个领域的改革,包括政治体制改革,而加强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研究,则是政治领域改革的一大亮点,这也是一项有着很大空间的改革。然而,部分外媒和西方观察家之所以质疑中国改革的决心和力度,正是因为没有看懂中国改革的逻辑。换句话说,中国改什么,不改什么,有着自己的认知和判断。有些不应该改的,多久都不会改,据此说中国不改革,则是一种误读、误判。

  (张广昭,海外网专栏作者) 

  海外网评论频道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海外网(www.haiwainet.cn),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编辑:SN090)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 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国用行动阐释人道主义
  • 青年时报:我们还能奢望谁来扶起摔倒的道德
  • 乔磊:“骆家辉同志”出任驻华大使都干了些啥?
  • 海外网:“两孩养不起”是畸形教育的借口
  • 钱江晚报:李某某案中的变与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