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遭遇策反 这种事离普通人有多远

2014年05月09日01:57  环球时报 收藏本文

  遭遇策反,这种事离普通人有多远

  一个名叫高瑜的京籍女子因涉嫌为境外非法提供国家秘密,近日遭警方刑事拘留。这是最近一周里连续曝光的涉及国家安全刑事案件之一。广东日前公布了一起境内人员遭策反出卖国家军事机密的案件,此外境外情报机构策反中国大陆学生的系列案情也被公之于众。

  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成立以来,国家安全的概念在公共舆论中变得更加常见了。近日集中公布的案情都涉及到普通人,从而加深了公众的一个印象:国家安全事务未必就离自己十分遥远。

  特务,这一特殊而神秘的形象很多人都只在电影里看过,并且认为它同自己的生活毫不相干。然而时代在变,通过一部小小的电脑甚至智能手机,我们置身于各种力量真假难辨的开放性网络,我们个人能力所具有的含义也在演变。

  中国对当今世界的重要性今非昔比,世界对中国的兴趣无所不包,而答案并不都能通过合法途径获得。有些即使拿到了,也需印证。虽说机器在代替人搜集、处理情报,但这种代替不可能是彻底的。而且今天的情报量巨大,更需要人的参与使之准确、针对性强。过去接触重要机密的都是特殊人员,如今则有大量“普通雇员”牵涉其中。斯诺登这个案例算是美国的“千虑一失”吧。

  我们很多人都处在相对于国家安全利益的近距离上。一个操作员可以毁掉一家大银行,一个匿名的网上信息有可能掀起一场轩然大波,一个丧心病狂的暴恐分子能够改变一座城市的治安氛围,这一切在过去都不可思议,它们一点点积累了国家安全形势的新面貌。

  实事求是说,在这个谣言和传言分不太清界限的时代,对于“保密”,很多人都存有困惑。什么是该保的密,什么是可以“在小范围”议论的,不仅大量普通人分不太清,恐怕有些公务员也没把它们中间的边界看得神圣。中国“保密”大体有法可依,“解密”的规定就要模糊多了。而后者模糊,实际导致前者的松弛。

  保密的能力如果滞后于强大中国的成形速度,就会导致中国与世界其他主要力量的特殊战略失衡。我们强大了,却是对外单向透明的,我们就可能处在自己尚评估不了的潜在危险中。

  在保密的方向上,中国需大量“补课”,而提高全民的保密意识,应当是这当中的一项关键性工作。

  支持保密、配合保密应是每一个开放社会的稳固社会准则,否则国家安全将毫无质量。每个人的境遇不同,涉及国家安全的机会的确差别很大,但爱国永远是一道可靠的保险。我们有可能分辨不清机密,有可能误判别人向我们套取信息的动机,但爱国会帮助我们保持最后一分直觉,使我们最终看清自己是不是站在一道悬崖边。

  高瑜案以及其他近日公布案件的涉案主角,最后都有了出卖情报的主观故意,在纷乱的信息和利益场上,他们最终都是被不正确的利益观引导着,接受了境外机构的策反。并非“世相乱”,而是心乱断送了他们。

  境外机构需要在中国大陆有很多“信息源”,后者与它们的关系有些处在合法及非法的边缘地带。一些“线人”和“特工”就是从这些“信息源”中发展出来的。当中国已是全球情报界高度瞩目的地方时,让社会上多飘动一份警惕,每个人能在接近危险点时自动激活一份警觉,这既是国家利益所在,也是个人安全之所在。

(编辑:SN094)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环球时报:“死磕派”律师不可政治上自我高估
  • 钱江晚报:复旦学子求情为何触犯众怒
  • 人民日报:中国道路,给世界以启示
  • 人民日报:走出“养老金困境”还得靠改革
  • 环球时报:阿里巴巴赴美IPO,祝贺与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