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刘雪松
如果不出意外,昨天下午绵阳市人民医院职代会的表决,已经注定了“走廊医生”兰越峰最后的去向。与会88名职工代表一致表决通过了医院关于解聘兰越峰的处理意见。
然而程序合法的最后表决,并没有让争议的舆论达到尘埃落定的平息效果。相反,更加剧了新一轮的“构陷”猜想,走廊医生在很多人心目中,更具备了“悲剧英雄”的剧情特征,从而越发显得高大上起来了。
央视《新闻调查》3月29日长达40多分钟的报道,既是对此前南方周末等有关兰越峰人物形象的否定,也是央视对自己早先关于兰越峰“悲剧”形象的颠覆性报道。关注事件进展、并且完整看过这档节目的观众一般认为,报道还原了这个走廊医生的本来面目——有些偏执、有些想象,有些孤傲、有些激烈,但这个拍案而起的“反叛英雄”,所述的举报内容与被迫害状况,基本属于与事实不符的想当然。
当初舆论把兰越峰当英雄看,显然与现有医疗制度弊病所积累的社会情绪有关。人们觉得医院动了自己的奶酪,而兰越峰这个“体制内”反叛人物的出现,以一个人与一个群体对抗的形态,正好符合并满足了媒体和受众的心理期待,人们似乎一夜之间找到了揭穿黑幕的代言人,从而先入为主,给这个人打上了悲剧英雄的标签。
在这些“抗争”的日子里,兰越峰以为她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她的身后,是强大的舆论支撑。不幸的是,兰越峰却不知,这种支撑的力量,与她自己一样,基于想象中的正义感支撑,要多于事实真相的托底。
你很难说是舆论绑架了兰越峰,还是兰越峰绑架了舆论。在这对复杂的关系中,暗合的是一种集体的情绪,是当下医疗体制的弊病,被社会情绪所拿捏在七寸之处的尴尬。
兰越峰所述的过度医疗等问题,正是社会深恶痛绝的医疗行业丑恶现象。人们希望她成就英雄形象,正是期待越来越多的“体制内”代表正义、代表良心的人物,从医的一方,站到恨得咬牙切齿、却又无从下手监督的患的一方队伍中来。这时候,正义感变得比事实真相更重要。人们已经不愿耐心看完报道,不愿相信真相,不愿分辨青红皂白,只相信黑幕的必然存在,相信一个人的战斗肯定就是迫害,相信真理总是掌握在少数人身上。人们将医疗制度的愤懑情绪,寄托在这个走廊医生身上,共同沉浸在受迫害的幻觉之中,将医与患的关系,涂抹出一层整体悲剧的色彩。
走廊医生一个人“战斗”时,人们不相信她的领导;职工代表按照合法程序举手时,人们不相信程序;有人质疑兰越峰情绪偏执时,人们相信先前的媒体报道;当你相信央视新闻调查的时候,人们又说“你竟然连央视也相信”……这种近乎病态的集体偏执,无不烙着时代的特征。
一个医生的想当然,一批媒体的想当然,与一个群体的想当然,共同以偏执的情绪,酿造着一杯悲情之酒。所有的人最后都会抽身而去,真正喝这杯酒的,只有兰越峰一个。但是,付出代价的,却是围绕与医患关系相关联的整个社会信任体系。
偏执是一种病态,得治。个体的偏执,可以通过生理与心理医疗的方式进行,对象是个体。但是集体的偏执,医治的对象,却恰恰应该是整个医疗体制和管理监督体制。监督的体制与力度,如果不能照到医疗体制的角角落落,人们就会打着灯笼寻找这个体制里的反叛英雄,就会有罔顾事实真相而推波逐澜的舆论监督。
兰越峰只是一个被舆论寄予英雄幻想的悲剧人物,一个被掌声震晕了的偏执斗士。但是,兰越峰查无实证的举报能够牵动社会的情绪,正是在于绵阳市人民医院不一定有,但这种事,在别的医院肯定存在。
(原标题:比走廊医生更偏执的是舆论情绪)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