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接盘亚运会,中国城市别操心了

2014年05月09日02:50  新京报 收藏本文

  ■ 社论

  国民对盛会的新鲜感已经大幅降低,借体育盛会以“提升国际地位”的边际效应也在大幅递减。为政者应该跟上这种“民心流变”,自己要多问一下,有些会是不是非办不可?

  前些天越南因“缺钱”、国内不支持等因素放弃举办2019年亚运会,之后就不断有人问中国是否会接手。5月8日,在青奥会倒计时100天发布会上,南京市委书记杨卫泽说:“既然能够办青奥会,就能够办亚运会,如果需要的话,我们是愿意承担亚运会的。”

  市委书记的身份加上发布会这一正式场合,让很多人“误”以为南京有正式“接盘”的考虑。在引发很多网民争议之后,南京方面随即“辟谣”,称杨卫泽的原意是南京“有条件办”,而并非是说“要申办或接办”,并表态“近期是不会申办亚运会等大型综合性赛事的”。

  不过国家体育总局宣传司副司长温文倒是持“力挺”态度,称支持中国城市申办。所以不排除今后国内还会有别的城市出面“接盘”。但从南京字斟句酌的“辟谣”来看,当地政府可能也感受到了,民众对花大钱办大会的怀疑态度。

  国内很多城市办会的热情和能力已无人怀疑,但人们对一些城市“花钱不眨眼”的办会风格也印象深刻、心怀忧虑。

  以2010年广州亚运会为例,官方审计报告称,截至2011年4月30日,为举办亚运会和亚残运会共投入资金174.78亿元,其中绝大部分(140.29亿元)来自各级财政。这还仅仅是直接投入的资金,加上配合亚运会进行的城市改造、基础设施建设,总费用超千亿。虽然舆论多番呼吁,广州亚运会资金的具体使用明细至今尚未公开。

  如果说几年前国人对“盛会”尚有不少期待,现在则多了很多审慎。人们关心的不仅是为了办会地方政府花钱大手大脚、不明不白,更怀疑举办这些盛会的真实意义何在,性价比几何?因为,随着一系列盛会的举办,国民的新鲜感已经大幅降低。而随着中国国际地位日益提升,借体育盛会以“提升国际地位”的边际效应也在大幅递减。公众对盛会的举办也越来越挑剔,除非是冬奥会、世界杯这样的盛会,或许才能获得广泛的民意支持。

  在这样的背景下,为政者应该跟上这种“民心流变”,自己也要多问一下,有些会是不是非办不可?信心满满是因手握重金,但任何时候切不可忘,自己终究不过是“管家”而已,花钱尤其是花大钱,还是要问主人的意见。

  一个城市要不要办亚运会(或其他任何会),究竟谁有决定权?越南放弃亚运会主办权时,许多人点赞,重要的一点就在于,越南遵循了“民主纠错”程序,将多数国民的反对意见通过国会听证会等方式集纳上来,最终民意形成决策。这一机制当为国内的一些城市借鉴。

  相关报道见A10版

(原标题:接盘亚运会,中国城市别操心了)

(编辑:SN090)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环球时报:“死磕派”律师不可政治上自我高估
  • 钱江晚报:复旦学子求情为何触犯众怒
  • 环球时报:复旦学子有权表达对“死立决”的态度
  • 人民日报:中国道路,给世界以启示
  • 人民日报:走出“养老金困境”还得靠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