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方:
四川省5-12汶川地震灾害应对研究与培训中心
新华社瞭望东方周刊
深圳壹基金公益基金会
独家赞助:湖南长丰猎豹汽车有限公司
联合发起: 新浪网、猎豹专业全能爱心联盟
学术支持: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战略媒体合作:瞭望新闻周刊、财经国家周刊、环球杂志、中国新闻出版报、中国记者杂志、华西都市报
合作机构:西南科大、建川博物馆
我说的是大数据时代的灾难报道,现在并不意味着我们已经进入大数据时代,我可以用第二个标题来讲《做自己的资料主任》,好的记者一定是自己好的新闻主任、资料主任。
中国的国家形成是跟救灾有关系的,大家知道大禹治水,所以建立了中国国家的形态,大禹的儿子之所以能够建立夏朝,能够成为家天下是因为大禹治水有功。
灾难报道其实由三个部分组成或者说它要承担三个功能,三种社会担当,第一个就是信息的知情权,第二个是监督,还有一个就是反思。
灾难报道当中牵扯的是伦理问题还是道德问题,我觉得凡是引起公众谴责和同行批评的一般都是道德问题。
大地震,人受到的伤害特别重,特别深,所以采访的时候要尊重对方的感受,不然的话我们的采访是害人的。
我们在人民大学讨论灾害报道的时候我们就说要建立灾害救助体系,在东京、台湾、四川、邢台、唐山不同区域的人对灾害的反应有差异。
原来传统媒体进入灾区报道的基本上是政治权利话语模式,微博基本上是大众日常化话语方式,微博对中国五千年的话语方式有巨大的改变,重要的是它改变了话语方式。
灾难报道需要怎么样的切入点?归纳为几个关键词,关键词一“温度”,关键词二“深度”,关键词三“信度”,关键词四“宽度”。
媒体做灾难报道,第一就是抢占先机,引导舆论,第二就是尊重生命,在新闻中体现对生命的尊重,体现以人为本。
第一个要加强媒体之间的协作。第二个媒体都要培养专业型的队伍,同时还要提升技术报道的能力,舆情引导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