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从“痛苦”到“减压”,小红书的年轻人为何都爱上了夜跑?

从“痛苦”到“减压”,小红书的年轻人为何都爱上了夜跑?
2022年11月30日 15:24

  “最初是一个人跑,路人会觉得我很奇怪。后来是三两跑者,解压的同时一起去解锁更多地方。现在是一群人跑,能给生活带来很多鼓舞和分享。”

  坚持夜跑多年,小红书运动潮流博主二郎觉得,这条以城市为跑道、夜幕为背景的赛道上,有越来越多的年轻面孔正在加入。

  这一感受并非个例。2021年公布的《中国跑者运动大数据报告》显示,早、晚已成为了跑者跑步的高峰。其中,“晨跑族”以70后为主,“夜跑族”以90后为主,选择在18时至24时跑步的人约占比4成。

  而夜跑这一运动被年轻跑者们所诠释的空间还在沿伸,逐步演变为都市年轻人的一种新生活方式。

  今年夏天以来,小红书上的夜跑趋势增速明显,截至11月底,发布夜跑笔记的用户数已超过8万人,与夜跑有关的笔记数达10万篇,环比增长超16%;以“夜跑”为关键词进行搜索的总人数近50万。

  “以往提到跑步,大家想到的词或许都是‘痛苦’,现在夜跑反而成为了大家的‘降压’方式,而且,大家不止关注运动本身,运动器械、路线选择、友好社交、打卡城市都在成为新的话题。”小红书社区部潮流运动组负责人钱德说。

  一张由跑者、品牌、平台共同绘制的“城市夜跑地图”,已初见雏形,成为“夜间体育经济”中的一股新力量。

  半径不断延展的“夜跑圈”

  如今,每次打开小红书页面,二郎都能看到形形色色的夜跑者,他们奔跑在各个城市的街道,连接不同图案的夜跑路线;晒出夏秋夜跑的装备穿搭,总结各类安全注意事项;或是记录下跑步多少天后的身材变化,纯粹分享自己完成某一目标的快乐……

  二郎记得,自己刚开始进行夜跑时,这项运动还未受到如此关注。

  2014年前后,因为”买到一双好看的球鞋,希望能在外面去展示它,且夜跑者身上反光的标志,在路灯下有种科技感,很酷。”二郎开始在上海的街道进行夜跑。跑到陆家嘴,很多人看着他议论,“怎么大晚上会有个人穿着奇怪的紧身衣,在马路上也不知道干什么,从东跑到西……”

  二郎在小红书上分享自己的运动、夜跑日常。  二郎在小红书上分享自己的运动、夜跑日常。

  90后男孩阿赛一开始也是一个人跑。

  他喜欢夜跑带来的更具体的感官体验。 “跑时可以看下路边的风景,更生动、更丰富,比如有时有风,有时会下雨,这些是在健身房跑步是感受不到的”。

  直到今年,二人都有一种很明显的感觉,更多年轻人在加入夜跑队伍。在路上常会偶遇其他跑者的加入,小红书账号上经常收到“询问路线和装备”的私信,刷到关于夜跑的社群活动、比赛也越来越多,“每次去参加社群比赛,都是些95后、00后的面孔。”

  悦跑圈发布的《2021中国跑步白皮书》显示, 90后、00后跑者目前已成为绝对的跑步主力。00后人群同比增长速度更是达到62.3%,

  运动品牌On昂跑在近年来,围绕线下店铺运营和搭建社群效果明显, 尝试在不同的时间段组织城市跑步活动,夜晚的参与率最高。“On的第一家品牌快闪店就开在上海静安嘉里中心,在楼上就是写字楼,很多年轻人下班后就在办公室换了衣服和鞋子,有些没有带运动鞋的就在我们店里借一双跑鞋,跟着我们一起出去跑。”昂跑中国市场营销主管李佳说。

  据统计,如今上海的“夜跑者”已超80万人。

  昂跑与小红书一起,在成都、上海分别发起了一场“AFTERWORK夜跑计划”的活动。

  今年10月28日、11月15日,昂跑与小红书一起,在成都、上海分别发起了一场“AFTERWORK夜跑计划”的活动,来自两地的五十多名小红书运动潮流博主组成跑团,解锁城市的坐标点。

  春熙路IFS、郎御小吃街、大慈寺、均隆滨河路......

  新天地、太平桥公园、御苑、一大会址.......

  参与上海夜跑活动的95后女孩宋燕,是一名运动健身达人,热衷在小红书上分享各类潮流运动,每周有3-4天左右的时间,她和男友都会穿梭在城市街道当中尝试不同路线。

  谈及喜欢上夜跑的原因,宋燕觉得,“会让自己有一种探索这座城市的感觉。而且,现在大家都是在一个相对较小的空间里上班,难免有些枯燥,夜跑其实也是一种很好的解压方式,不开心的时候去跑步运动,感受户外,运动完心情无比顺畅,可以睡个好觉,同时保持身体健康。”

  她还邀请了身边朋友一起加入,宋燕说,身边一位情绪低落的朋友跟着她跑了一个多月,”跑步分泌的多巴胺仅此与恋爱,夜景很美,风也很温柔,她开始慢慢找回一些兴奋感与轻松感。“

  随着初冬的到来,天气渐冷,但夜跑热仍在小红书上持续蔓延。从北京、上海,到成都、武汉、南京、海南等地,可以经常看到成群结队的“夜跑团”,成为城市中的一道文化新景观。

  阿赛认为,跟社群或朋友一起跑,更多的是一个分享的过程,“跑了几公里后,大家停下来在路边的小店里坐着聊聊天,再继续跑,这是个互相分享生活的过程”,从日常生活中抽离出来,找到一种热血感。“。

  品牌、平台布局“夜跑”赛道

  夜跑,成为年轻人中不断蔓延开来的潮流趋势,形成”夜跑文化“。在李佳看来,这是一个由消费者、品牌、平台三方共促的结果。

  与小红书合作”AFTERWORK夜跑计划“,某种程度上,是将社群价值、品牌文化、产品升级、生活方式新趋势进行整合。

  “作为专注于跑步赛道的品牌,我们希望通过一些平台,不同的事件、活动与更多年轻人产生链接,让他们更加了解品牌,从种子用户成为消费者。品牌也能和消费者、平台一起组成一股力量去推动趋势的长远发展。“李佳说。

  今年11月,运动品牌On昂跑在上海的第七家门店落地新天地。  今年11月,运动品牌On昂跑在上海的第七家门店落地新天地。

  成立于2010年的品牌On昂跑,自2018年进入中国市场以来,在消费者体验和渠道选择上做了很多尝试。

  和很多像阿赛、宋燕等年轻消费者接触后,李佳说,昂跑发现,当下年轻人对身边的事物的好奇心很强,更加注重故事感和故事感。“在我们的社群中,他们除了交换彼此的夜跑体验外,还会很直接的分享产品测评,这会让品牌在产品、服务、渠道上做很多新尝试。“

  在这个过程中,昂跑根据跑步距离、场地、脚感的不同,推出了针对5公里、5-10公里、半程马拉松、全程马拉松的跑步鞋,以及针对夜跑等特定跑步场景,推出具有反光、保暖等性能的跑步服等,均收获不错反馈。

  体验方面,线下零售店铺会设立水站、补给站、储物箱、洗澡室等服务。每次推出新品,也会邀请消费者前来试穿,给予具体的体验反馈。

  谈起此次与小红书一起在夜跑趋势上达成合作,李佳希望,可以彰显双方的商业向善的理念。

  “现在夜间的运动趋势变得越来越流行,大家通过夜跑活动去认识不同的人,去与一座城市破冰,探索平时并未注意到的小细节,小美好。从不跑到跑,从陌生人跑到同路人,消费者也能从中见证和陪伴On在中国的成长。”

  不止于昂跑,今年在小红书上,许多运动体育品牌都相继组织起了夜跑社群活动,共同与消费者一起定义和引领趋势。

  小红书潮流运动博主宋燕。ID:叫我洋泡泡就好。

  宋燕第一次参与夜跑,便是因为耐克发起的一项品牌活动:完成3公里夜跑,即可获得一双新发售跑鞋的购买权。“这会让我们对品牌的亲近感更强,每款新产品都不是只属于品牌的,而更多是属于消费者的。用夜跑的方式去解码一款产品,也会觉得自己参与了品牌建设的一个环节。”宋燕说。

  在小红书可以看到,今年夏天以来,耐克、彪马、阿迪达斯、昂跑等品牌,均组织了夜跑跑团社区活动,解锁上海、广州、成都、重庆等地城市地标,形成现象级分享。此外,众多品牌的产品在小红书上被关注、成为爆款。比如,Nike Flash Pack夜光系列中全反光的鞋子、背包、夜跑羽绒服,阿迪达斯的4DFWD跑鞋,昂跑Cloud monster怪兽鞋在小红书的博主笔记中被频繁提及,成为爆款。

  “我们在夜跑这一趋势中,看到了年轻人的活力,以及品牌新的想象力。”小红书社区部潮流时尚组负责人钱德说,在小红书的站内笔记中,同时也捕捉到了“AFTERWORK,下班后可即刻出发的轻运动。”这一大的运动潮流趋势。

  afterwork后,宋燕进行着夜跑、飞盘、棒垒球、腰旗橄榄球等多项运动。  afterwork后,宋燕进行着夜跑、飞盘、棒垒球、腰旗橄榄球等多项运动。

  据小红书数据统计, 截至今年11月,酒吧棒球搜索年同比增长近100%,夜骑搜索年同比增长超6倍,飞盘搜索年同比增近500倍。

  今年下半年起,小红书推出“潮流俱乐部RED-CORE CLUB”的IP项目,希望可以将夜跑、夜骑、飞盘、腰旗橄榄球等以“AFTERWORK计划”为主线概念的潮流运动向更多年轻人推广,并定期招募参与者体验,发布小红书R-SPACE数字徽章,形成向好的生活方式。

  “很多都市人在快节奏、压力大的状态下,比较难抽出固定时间去运动,我们也希望能够和更多年轻人一起解锁一种新体验——白天为生活奔波,夜幕降临后为自己生活。”钱德说。

  夜跑跑出“体育夜经济”新景观

  的确,对于城市人群,白天被学业或工作占据,只有晚上时间相对宽松,可以从容安排休闲活动。尤其随着全民健身理念不断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人走出家门去锻炼身体、释放压力、增进社交。

  除夜跑外,飞盘、腰旗橄榄球、路冲、酒吧棒球等夜间运动的流行和增多,使得体育运动与餐饮、文化、娱乐等消费场景深度融合,也助推了“夜经济”的发展。

  阿赛提及,日常他所在的夜跑社群,会经常与一些城市里特色的咖啡店、餐饮店进行合作。设计类似“打卡上海10家小众咖啡馆”“跑步解锁10道上海美味菜色”的跑步路线,并在店铺内增加互动内容。“我们把这些路线分享在小红书上,对于线下实体店铺的客流带动也能有所帮助。”

  阿赛所在的夜跑社群,会经常去解锁一些城市特色路线。  阿赛所在的夜跑社群,会经常去解锁一些城市特色路线。

  商务部数据显示,我国六成消费发生在夜间,大型商场夜间时段的销售额占比超过全天的一半,截至2020年底,中国夜间经济规模突破30万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了5.0%,预计2022年将突破40万亿元。其中,00后Z世代消费群体逐步成为中国夜间消费的主体,他们在夜间外出进行运动健身的消费额,已占比近35%。

  “无疑,夜跑等新生活方式的形成,让夜经济的组成部分更加生动多样,也更为多元丰富。”中央财经大学体育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王裕雄认为,夜间体育消费带动了夜间运动用品产业的发展,例如荧光运动衣、反光运动腰包等;另外一方面,体育夜经济与夜间美食购物、文化娱乐和旅游等融合发展,发挥了带动作用。

  王裕雄说:“当前体育消费已经成为蓬勃发展的夜间经济中的亮点,夜间体育消费既是夜间经济中重要内容和增长点,同时也改变了夜间消费方式及生活方式,使得夜间消费更加健康、时尚。”

  二郎说:一群人跑,能给生活带来很多鼓舞和分享。  二郎说:一群人跑,能给生活带来很多鼓舞和分享。

  在他看来,夜间体育消费之所以能够快速发展,有深层次的原因,是需求和供给两端共同作用的结果。在需求端,在人们生活方式不断转变过程中,人们通过夜间体育消费来满足不同层级的需求,包括健康需求、释放压力的诉求、社交和自我价值实现的需求。同时,夜间体育消费能够有效破解时间约束,后者是当前制约我国居民体育参与和体育消费的显著因素之一。

  在供给侧,夜间体育消费快速发展的背后,各类体育设施、体育赛事和参与式体育服务供给的高发展、小红书等内容社区平台引领趋势的能力,以及风险管理和城市夜间治理水平的不断提高,都为夜间体育消费提供了有力支撑和重要保障。

  钱德认为,现在追随潮流的年轻人,生活方式已经从智能化,逐步转变为移动化、多元化。工作、生活、娱乐互为平衡,动态与静态生活节奏互补,个人需求及意识结合,也能滋养成更多特色化、圈层化的生活方式、趋势形成,给予社群、品牌、平台更多的空间及可能。

  (来源:新视线)

责任编辑:孙青扬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3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