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为:50万博士与钱学森之问

2013年11月11日04:10  扬子晚报

  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副司长黄宝印在论坛上介绍,实施研究生教育35年以来,已培养50多万名博士人才。黄宝印同时强调,我国博士培养面临着规模和数量较大但质量严重不足的问题,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较大差距。(11月10日《扬子晚报》)

  35年来培养50多万名博士,这样的培养速度与数量,放之世界范围内,也让人为之惊叹。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现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博士学位授予国家。在博士数量“赶英超美”的同时,其质量也参差不齐,这也是学界公认的事实。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50多万名博士的庞大数量,却无法直面回答钱学森之问,这本身也是一种尴尬与困惑。其实,钱学森之问和“博士数量较大但质量严重不足”的问题答案,是相似和一致的。换句话说,释疑50万名博士质量严重不足的现实,与解惑钱学森之问,都是我们教育界和科学界必须直面回答的问题。

  当然,关于钱学森之问的答案,许多学界人士和社会公众也有诸多解释,诸如学术自由度不够、学术环境不够宽松、学术失范事件追究不严等。一千个人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关于钱学森之问的答案,虽然各有不同,但总不外乎对于学术尊严的体认与践行之类。而实现这一点,不外乎两方面要求,一是学界中人,要有孜孜以求的学术精神,二是外部环境,要有利于学术自由的良好氛围。

  让人堪忧的是,在目前的学术界,浮躁之风盛行,学术失范事件层出不穷,学术权力市场化,甚至出现如中国人民大学前校长纪宝成提出的“中国最大的博士群体不在学校,在官场”的触目惊心。

  钱学森之问的答案或许并不难解,但真正消除隐匿在钱学森之问背后的问题,却绝非易事。这正是我们今天面对泱泱50多万名博士却质量不足时的苍凉与无奈。各行各业需要大量的人才,但并不意味着代表学术最高水平的博士学位就可以如此宽松出炉,甚至“批量发售,量大从优”。说到底,损害学术尊严和博士形象的,恰恰是这个群体本身,以及背后的诸多体制问题。

  我们必须认清“50多万名博士质量不足”的事实,认真梳理和纠偏体制中的种种弊端与不足,避免博士学位成为一种镀金经历。只有源源不断地产生高水平的博士人才,钱学森之问的答案才不会如今天这般变得冷峻与无奈,我们也不至于在数量第一的博士人群面前,缺乏有足够底气的喜悦与欣慰。(河南 邓为)

(原标题:50万博士与钱学森之问)

(编辑:SN090)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 环球时报:恒大经验是否国足化,这无关政治
  • 新京报:称不文明者为“蝗虫”失了分寸
  • 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国吹响全面改革集结号
  • 北青报:热议看病变便宜背后有更多期待
  • 蒋丰:日本中产阶级的底气到底在哪里?